鐘燕妮
英語墓志銘的文體特征分析
鐘燕妮
墓志銘,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本文將以文體學理論為基礎,從語言這個客觀層面入手,探討英語墓志銘的主觀的心理和美學效果,加強讀者對墓志銘作品的理解、解釋和評價,引起讀者對英語墓志銘的情感共鳴。
墓志銘 文體學 語言特征 心理美學效果
墓志銘,為紀念逝者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是一種悼念性文體。語言特征明顯,包括語音、詞匯、句法等層面;篇幅可長可短,但一般短小精悍,表達對于逝者的某種情感態度。
韓禮德(1964:5,6)指出對文學作品的分析離不開對語言學的應用,而文體學就是通過普通語言學的方法,對文學文本的描寫和對比,體現了文體學的客觀性。后來有學者指出,雖然文體學是建立在文學基礎上的語言研究,但是它不僅僅是描述性的,更應該是解釋性的,必須服務于對文學作品的內容和技巧的研究,力圖指出作品是如何通過語言來加強表達效果和獲得其他各種藝術效果的。本文中,作者試圖主客觀結合,以語言特征為切入點,分析英語墓志銘的心理和美學效果,加強讀者對作品的理解、解釋和評價。
由于墓志銘的體裁大多為詩歌和散文,所以語言層面主要圍繞語音、詞匯、句法三個客觀層面展開,逐漸深入到作品主觀的心理和美學層次。
語音特點主要體現在押韻和格律上,比如諧音、頭韻和尾韻,以及重音和音步。首先以美國律師Jereboam BeauchamP的墓志銘為例分析其語音特點,
He heard her tale of matchless woe,
And burning for revenge he rose,
And laid her base seducer low,
And struck dismay to virtue's foes.
BeauchamP始終認為他的妻子Anna cooke遭到當時司法部長Kentucky colonel Solomon SharP的誘奸并有私生子,于是計劃并謀殺了SharP,該篇字里行間透露著逝者的憤怒和悲傷。從韻律分析,其中包含兩組諧音,即“tale”,“laid”,“base”,“dismay”和“woe”,“rose”,“low”,“foes”,分別是元音/ei/和/?u/。因其發音低沉,營造給了一種悲傷和憤怒的氛圍;第一、三行尾音,第二、四行尾音分別隔行押韻,置于句末又能加強該情感。從格律分析,其運用四步抑揚格,每行由輕讀-重讀重現四次組成,抑揚頓挫,氣勢恢宏,使讀者領略到逝者復仇的決心。
英語墓志銘的詞匯特點主要體現在代詞的使用、古語、委婉語以及詞匯層面的修辭上。仍然以BeauchamP的墓志銘為例,該作者運用第三人稱代詞he代替逝者,she代替逝者妻子,客觀描述了逝者生前的重要經歷。
下面一篇墓志銘中委婉語和修辭的使用減輕了讀者的悲痛感。
He passed from our sight Like a dream or a story From a bosom of love To a mansion of glory.
以委婉的“Pass from”代替直接的“die”,表達出對逝者的尊敬;將逝者一生比作美夢和故事,把逝者的死幻化成到達榮耀的殿堂,其中修辭和委婉的使用,既安慰了逝者及其家人,也緩和了讀者的沉重心情。另一方面,第二行的“story”和第四行的“glory”尾音押韻,增強了墓志銘語言的美感。
英國最杰出的文人莎士比亞的墓碑上刻著:
GOOD FREND FOR JESUS SAKE FORBEARE TO DIGG THE DVST ENCLOASED HEARE. BLESE BE YE MAN YT SPARES THES STONES AND CVRST BE HE YT MOVES MY BONES
其中的古語的使用較多,每個字母均大寫,第一、三行和第二、四行結構整齊,一來為了增強其莊重效果,二來為了引起讀者注意。
詞匯方面,英語墓志銘中常見倒裝、省略、重復、排比等形式。
An amiable father here lies at rest As ever God with his image blest.The friend of man, the friend of truth,The friend of age, the guide of youth.
- The ePitaPh of George Reynolds
George Reynolds的墓志銘中,第一行運用倒裝結構,將an amiable father置于句首,向讀者強調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父親。第三、四行使用了省略、重復和排比三種手法:省略了句子的主謂語,形成了句子結構的對仗;“friend”的三次重復,向讀者表明他不僅是一位父親,更是一位朋友;而排比的運用,加強了語言的氣勢,增強了語言的美感,并再次說明Reynolds是一位好父親。與此同時,該墓志銘通篇未使用任何含有悲傷色彩的詞匯,能給予逝者以安慰。
本文從文體學角度,對英語墓志銘的語言特點進行了舉例分析,剖析了客觀語言層面下所表達出來的主觀心理效果和美學效果。當然,英語墓志銘的形式多樣,不僅僅限于詩歌和散文類,還有如數字、符號類。所以對于英語墓志銘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1]Lackington, Allen & Co. A Collection of Epitaphs and Monumental Inscriptions,1806.
[2]錢媛.實用英語文體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3]王守元.英語文體學教程[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單位:廣東科技學院)
鐘燕妮(1989-),女,湖北咸寧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