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衣先木古麗·木天力甫
淺談維漢翻譯的現狀及對策
阿衣先木古麗·木天力甫
隨著我國各民族交流頻率的進一步增加,維吾爾族與漢族之間的交流范圍也越來越廣泛,維漢翻譯也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但我們應當意識到,現階段維吾爾族語言和漢語的翻譯現狀并不樂觀,存在很多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解決,從而實現各民族之間的交流頻率的進一步增加。
維漢翻譯 翻譯現狀 民族交流
對于翻譯家來說,翻譯是一種文化交流的途徑,它能夠實現不同民族,甚至是不同國家之間價值觀念和宗教信仰之間的相互交流,實現對區域文化或是人民生活方式的深入了解。筆者認為,一個優秀的翻譯者,必須具備對文化的透徹理解,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實現文化的有效表達。正因如此,在維漢語言翻譯過程中,相關翻譯者必須注重文化差異,具體來說,現階段維漢翻譯主要面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
(一)習俗文化差異影響翻譯
通常情況下,習俗文化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和交際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體現在人們打招呼、道謝等方面,漢族人在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會應用你吃飯了嗎?這一見面語,而這一見面語在維吾爾族當中就很少應用,主要原因在于如果應用的這樣的語言很容易導致不必要的誤會,不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2]我國各民族的文化,是我國社會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共性,但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以漢族文化為例,漢族人中存在著紅白喜事這一說法,而對那些不了解漢族文化的人來說,將喪事設定為喜事會使其產生疑慮,所以翻譯的時候應當注意用語,避免出現由于習俗文化的差異,而導致翻譯效果不理想現象的發生。
(二)地域文化差異影響翻譯
眾所周知,地域文化主要是指由于人類居住地點不同而逐步形成的文化,因地域不同,其文化表現也不完全相同。例如:“南”在漢語當中,通常指尊貴的意思,例如我們常說的南面為王,北面為朝等等。也就是說,男子通常放在句子的首位,而在維語當中,就沒有這一說法,所以翻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并不需要注重這一點。由于區域的不同,受區域文化影響的民族在對待同一事件的時候,往往存在著較大的分歧,而語言則是表現這一分歧的最好途徑。例如在同一地點適合的語言到了另一個民族文化中,就會顯得平淡無奇,甚至還會引發爭議。
(三)宗教文化差異影響翻譯
我國有三大宗教,這三大宗教分別是儒教、道教以及佛教,在漢文化體系中,這些宗教的文化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漢文化中常出現的玉帝和閻王等形象語言,在維吾爾族語言中就不常出現,甚至是沒有這些詞語的。維吾爾族人民信仰伊斯蘭教,他們崇尚真主,認為人們的命運并不是由自己安排的,而是由真主安排的。這要求翻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注重不同族群的宗教文化差異。例如,漢族人民對龍情有獨鐘,他們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是龍的子孫,而賦予了龍這一詞語神圣和高貴的意義,但是在維吾爾族語言當中,龍這一詞語就沒有什么特殊的含義,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不能直接將龍翻譯為維吾爾族語言中的龍,而應當根據具體翻譯內容進行調整。
(一)翻譯者要樹立文化意識。
翻譯人員在翻譯之前,要了解翻譯對于兩個民族文化深入理解的重要性,從而在了解不同民族文化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實現對語言的翻譯。值得注意的是,在翻譯過程中,僅僅理解語言的表層含義是不夠的,還需要深入地將兩個民族的文化進行對比,從而實現將源語言文化的個性表現出來,還要結合讀者的思維與理解能力,從而實現翻譯作品的廣泛傳播。
(二)翻譯者要尊重民族的宗教文化
對于一個民族來說,宗教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代表著整個民族的最高信仰,因此翻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當尊重翻譯地區人們的信仰,這種做法有利于實現翻譯的有效開展。翻譯的時候作者應當深入了解維吾爾族民族的信仰,并充分地體現在作品當中。
(三)要對翻譯作品進行反復修改[3]
翻譯作品一經形成后,作者應當試著發行部分作品,并在作品前言或書本背面發布糾正信息,使廣大讀者在閱讀書目之后,遇到書本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地向作者反映,作者在接收到讀者反饋的信息之后,應當迅速了解作品的實際情況并進行更改,從而達到進一步完善作品的目的。
(四)切實提高翻譯者自身素質
翻譯者應當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當中不斷積累維吾爾族語以及漢族的文化知識,并將二者語言進行有效的對比,了解不同語言在不同區域的深刻內涵。除此之外,還應當與當地的民眾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了解語言文字的歷史和淵源,從而達到實現自身能力進一步提升的目的。
總而言之,維漢翻譯受來自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在日常的翻譯過程中,采取多種方式,多措并舉、多管齊下,切實提高翻譯水平,為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溝通奠定基礎。
[1]楊帆.新疆維吾爾族大學生手機短信交際語言文字使用現狀調查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2.
[2]李文濤.維漢雙語教學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廳農業科技編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