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鑫
(遼寧財貿學院體育系 遼寧 興城 125105)
遼河油田實驗中學排球課程教學實踐報告
譚 鑫
(遼寧財貿學院體育系 遼寧 興城 125105)
實踐者:譚鑫
實踐單位:遼河油田實驗中學
實踐內容:中學排球課程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進行排球基本技術以及比賽規則的訓練。
實踐時間:2016年3月7日——2016年4月29日
該學校始建于1990年,是一所省重點中學,全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魏書生曾任該校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其校風是“真誠、善良、創新”。學校以“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為特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我的工作是擔任學校的排球教師,進行為期8周的排球教學工作實踐。
參與一項體育運動主要來源于興趣,其次才是訓練方法和反復練習。所以我的工作開始于怎樣讓學生們對排球運動產生興趣。了解了排球運動之后,就是各種技術的練習了。排球技術包括擊球技術和無球技術。擊球技術包括傳球、墊球、扣球、發球和攔網;無球技術包括準備姿勢、移動、起跳和倒地等動作。
排排球運動由兩隊各六名選手組成,其目的在于使擊出的球落入對方的半場而得分。每隊的球員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三名網前選手和三名靠近底線的選手。每一方擊球過網不得超過三次,原則上一名攻擊手將和一名隊友在網前攔截,阻止球落入本方半場并可以通過攔截直接得分。簡單來說,運動員不得持球,不得連續擊球兩次。他們可以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擊球,但是如果球從球員身上的某一部位彈到另一部位時,將被認作是兩次擊球,按違例計算。如果球員在界外擊球或擊球時身體的某一部位觸網將被判失分。正式比賽采取5局3勝制,前四局比賽采用25分制,并同時超過對方2分時才算勝,最后一局采取15分制,同樣領先對方2分為勝。
排球運動是一項競技與娛樂并存的體育活動,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技術水平的人都能參與。經常參加排球會使人們愉悅身心、增進健康、強健體魄。
排球運動也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促進的作用:首先,排球運動具有調節個體緊張情緒的作用,能夠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恢復體力和精力。其次,排球運動能增進個體身體健康,使腦力疲勞得到積極的恢復,使學生們精力充沛的投入學習中。再次,排球運動還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自主性,從而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使學生們在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最后,排球運動屬于集體項目,通過組織競賽活動,可以培養同學們的團隊協作以及集體主義精神。
同學們有了興趣之后,就到了正式授課的階段。排球的各項基本技術是排球運動的關鍵,以下是我實踐工作的各種教學方法:
4.1 教學項目:排球準備姿勢和移動的練習
教學目的:準備姿勢是為了便于完成各種技術動作而采取的合理的身體姿勢。移動的目的主要是及時接近球,保持好人與球的位置關系,以便接球,快速移動可以為擊球爭取時間和空間。
教學方法:我先根據不同的準備姿勢來講解和示范正確動作,然后讓學生們模仿學習,一個個的去糾正學生們的動作。同樣的,移動的練習我也讓同學們根據不同的步法來進行模仿。之后我組織同學們在場內的進攻線、中線和底線之間做各種移動步法的練習,移動時手要觸摸到線。采取循環式反復練習,達到熟練為止。
4.2 教學項目:墊球與傳球
教學目的:墊球主要用于接發球、接扣球、接攔回球,有時也用于組織進攻。墊球是排球的一項基本技術,在比賽中墊球也是爭取多得分,穩定隊員情緒,提高士氣的重要手段。傳球技術主要用于二傳,為進攻創造條件,起著組織進攻的作用。
教學方法:我首先示范動作讓同學們進行模仿,我讓同學們先徒手進行墊、傳球的練習,動作熟練以后一人一球自墊自傳或兩人一球互墊互傳,達到可以穩定的墊、傳球為止。
4.3 教學項目:發球
教學方法:我演示動作并讓同學們進行模仿,首先徒手練習做引臂拋球和擺臂擊球動作的練習。同學們的動作達到標準之后再進行自拋球和擊固定球的練習,最后隔網發球,達到過網即可。
4.4 教學項目:扣球和攔網
教學方法:示范扣球和攔網的技術動作,我讓同學們徒手進行助跑起跳擺臂練習以及在網前原地起跳攔網的練習。熟練后,一人拋球,一人助跑扣球,另一人在對面網下進行攔網。一輪練習結束后,同學們調換位置直到找到正確的起跳時間以及擊打球的位置。
5.1 結論
排球運動已獲得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它不僅能強身健體,也促進了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排球運動的競爭性、娛樂性、文明行、不斷進取性集中的體現在現代排球比賽之中。排球作為體育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之一,與足球、籃球并成為世界“三大球”,作為三大球類項目中唯一一個隔網競爭的項目,比起足球、籃球的激烈對抗和激情四射,排球相對要寧靜、柔和許多,這也正是許多人喜愛排球運動的理由。
排球運動是一項對人體素質要求比較全面的項目,要求練習者不僅要具有爆發力和柔韌性,還要具有一定的靈敏性和耐力,以保證正確、順利的完成技術動作。參加排球運動不僅能提高個體力量、速度、靈活、耐力、反應等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改善身體各器官、系統的技能狀況,還能培養個體機智、果斷、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同時也是一種建設精神文明的良好手段。通過排球比賽和訓練,可以培養隊員團結找都的集體主義精神以及勝不驕、敗不餒,勇敢頑強,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是非常適合學生們的一項體育運動。排球運動的隔網相爭也有效的避免了身體接觸,以及青少年因年輕氣盛引起的不必要的沖突,大大降低了危險的隱患。所需的場地設備也比較簡單,可設在室內,也可設在室外。參加人數可多可少,運動負荷可大可小,非常適合學生們娛樂。
5.2 建議
(1)在排球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影響他們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只有對排球訓練做出必要的創新,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2)現代社會對學校體育的基本要求是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提高身體素質和抗挫折能力,提高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處理人際關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各個教學環節都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在教學過程中,當學生們掌握了基本的傳球和墊球,甚至拋接球之后,本身就具備了一定的比賽能力,而并不是必須掌握三五項技術,再學習戰術,繼而才能進行比賽。可以采取“微型比賽”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種以多種多樣模擬的競賽形式為核心進行教學訓練,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g40
A
1672-5832(2016)04-02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