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勁松
經濟法視野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研究
盛勁松
我國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農民工人口數量占就業總人口的比重較大,但當前我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法律體系不健全,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未受到有效保護。如何完善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制度成為當前中國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從經濟法的角度出發,對完善我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促進和諧的社會主義發展,提出相應的建議。
經濟法 農民工 社會保障制度
農民工作為我國從業人員中的重要人群,改革農民工的社會保障體系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改革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的農民工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主要存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勞動合同法律等方面的缺失。因此,需要從立法的角度出發,降低農民工的社會保險風險,提升農民工的社會地位,營造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提高農民工的幸福感。在經濟法的視野下,通過公平競爭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有序競爭理念促進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有效實施。遵循公平的原則進行社會保障制度的制定,保障農民工的切實利益,通過二次分配資源等手段強化社會主義經濟文化建設。
在經濟法的視野下,建設農民工社會福利立法體系有利于建立完善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當前,我國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覆蓋面較小,僅針對老弱病殘等群體,農民工這一特殊群體未包含在內。為此,我國需要加強戶籍制度的改革,有效將戶籍制度落實深化。由于農民工的流動性強,現有的入戶和入學制度難以對農民工實施社會保障,需要強化我國戶籍制度的良好改革,減輕城鎮戶口居民和農民工的差別待遇現象。通過加強立法措施,在企業中,增加對農民工的使用,并且使農民工有權成為企業工會組織的成員,促使農民工發表個人的意見,增加話語權,有效的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通過簽署合同加強保護,促進農民工維護自身在企業中的權利,從而強化在社會福利制度中的作用,促進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全面落實。
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問題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道路上亟待解決的問題,社會應該加強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當前,農民工作為社會發展中的弱勢群體,其合法權益極易受到不良的損害,并且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從經濟法的角度出發,建立完整的農民工社會保障法律體系,加強社會各界對社會保險制度的關注,科學的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我國現階段的農民工社會失業保險制度不健全,對此,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將農民工的失業保險納入社會保險的范疇中,改善除養老保險制度的其他社會保險制度。由于農民工與社會上具有穩定工作的人員不同,應該得到特殊的社會權益保護。還應該全面降低社會保險制度的繳費率,企業和政府對農民工的社會保險費用進行分擔,減輕農民工的經濟壓力,建立政府、企業及個人三者一體的社會保險制度繳費模式,緩解農民工的經濟負擔。還需完善農民工醫療保險,依照各地區已建立的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再根據各省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政策,實現縣級統籌。根據農民工流動性強的特點,需要改革繳費模式,建立類別管理、分別參保等繳費方式,與企業簽訂了固定合同的農民工可享有和城鎮職工同等的保險待遇。對于失業的農民工,政府需要出臺相關的保險制度,使其享有最低的醫療保障,以此保證農民工享有基本的人權,也真正實現公平分配社會資源。
從經濟法的角度出發,完善農民工的勞動合同法是建立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需要企業嚴格執行《勞動合同法》,政府部門加強監督,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保證企業與農民工之間的勞動關系,最大程度上保護農民工的社會權益。為保證企業按時支付農民工工資,需要建立工資支付保障及監控制度,對于拖欠和克扣農民工工資行為的企業實行處罰。根據農民工的工作時長,減低最低小時工資標準,保障其能獲得工作時間內的合法勞動報仇,增強低于企業盤剝工資的風險能力。企業應該平等的對待農民工就業者,杜絕歧視,政府加強審核及監督企業是否存在限制農民工就業的情況,保障農民工享有平等的就業環境。針對農民工發生工傷等維權程序,盡量簡化程序步驟,縮短審理期限,保證農民工獲得醫療賠償,自身的權益得到合法的維護。
強化農民工社會保障執法體制是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有效舉措。因此,政府需要加強建設社會保障監督體制,各省市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健全監管和執法機構,及時通報和處罰侵害農民工權益的現象,跟蹤企業是否將農民工的賠償舉措落實到實處,加強監管機制的運行。由于農民工屬于社會的弱勢群體,缺乏法律意識且經濟基礎薄弱,當遇到合法權益受損時不知所措,因此可以建立農民工法律援助制度,通過法律援助機構加強對農民工權益的保護,提高其法律維權意識。
為加強建設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在經濟法視野下,加強法制宣傳力度,提高農民工的社會保障法律意識,政府強化對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的監督監管工作,通過建設農民工社會福利立法體系、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險制度、完善農民工勞動合同法保障制度、強化農民工社會保障執法體制等措施減輕農民工的就業壓力,營造公平有序的經濟環境,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李高芬.構建面向進城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制度[J].農業經濟,2014(5):83~84.
[2]王珂瑾.法制化:構建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路徑選擇[J].農業經濟,2012(6):46~48.
(作者單位:新余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