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婭婷
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研究
朱婭婷
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為高校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新建本科院校逐年增多,為培養人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傳統教學型本科院校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使新建本科院校朝著應用型的方向而發展,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其科研創新能力仍然相對較低,不能提高其競爭力和發揮應用型的優勢,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進程。對此,本文主要對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科研創新中的問題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的意義和具體對策。
新建本科院校 應用型 科研創新能力 提升對策
科研創新是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和社會生產力的必然選擇,高校作為培養科研創新人才的教育搖籃,有必要構建產學研一體化體系。對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其科研創新能力不足,在高校競爭角逐間處于明顯的劣勢地位。對此,我國新建本科院校相關負責人必須就自身科研創新不足問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以明確發展阻礙,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合理的發展對策,以期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創新能力,為新建本科院校發展提供充足動力,確保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一批批合格的人才。
(一)問題
隨著我國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發展,其科研創新能力明顯不足,其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院校內部缺乏有效的科研交流平臺,使科研人才之間的學術交流相對較少,不能實現知識與技能的互補,阻礙院校科研發展進程。其次,院校教務工作者的科研意識相對較為薄弱,且院校內部未能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再次,新建院校不能正確認識教學和科研之間的關系,二者之間聯系較少,未能發揮院校科研優勢。第四,新建本科院校對應用性科研的經濟支持力度相對較小,其經費不能滿足科研所需。第五,本科院校內部關于科研管理的各項制度相對不夠完善,不能為科研工作發揮著推動性作用。最后,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科研創新隊伍建設水平相對較低,且缺少科研團隊,部分院校雖然組建科研團隊,但團隊凝聚力不強[1]。
(二)影響因素
近年來,我國新建本科院校雖然不斷增多,但絕大多數院校的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相對較弱。導致該問題的制約性因素主要表現在歷史因素、制度因素、社會因素、人為因素等方面。首先,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缺少科研經驗在所難免。科研能力是院校歷經時間的洗禮,逐漸培養和積累而形成的,因而其發展時間短,是造成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其次,政府制度和學校本身制度對新建本科院校的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有制約性影響。例如,院校未能針對教師而制定完善的考評制度、獎懲機制等,難以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科研的熱情。再次,社會因素對新建本科院校的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有影響。通常,老牌本課院校的社會聲譽度相對較高,其科研成果可以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認可,但對新建院校的認可度較低。最后,院校管理人員管理能力影響院校科研創新能力。
對于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其自身的應用型科研具有重要意義。首先,能夠更好地培養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環境中,人才競爭是決定性因素。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發揮人才競爭優勢。其次,通過提高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能夠推動新建本科院校的學科建設與發展進程,為院校提升自身社會地位發揮著重要作用。再次,有利于加快院校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專業教師的能力素質水平,使其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教師能力素質在教育活動中發揮重要影響,只有高素質教師,才能優化課程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能力,以全面提升院校教育質量。最后,新建本科院校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創新能力,能夠提高院校社會知名度和樹立良好形成,為其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2]。
(一)搭建科研平臺
對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要提升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有必要搭建科研平臺,為科研人員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構建科研交流平臺,能夠為學校科研項目和人才提供主陣地,因而高校應給予大力支持,以推進平臺建設發展進程。如研究所、實驗室等,具有強烈的本科院校獨特性色彩。其次,新建本科院校應加強與學校之間的合作,在發揮實踐與理論結合優勢的基礎上,推動科研發展進程,實現校企雙贏。一是企業科研人員的參與,能夠為高校帶來資金,緩解高校經費短缺現狀;二是高校科研人員的參與,能夠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基于此,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創新能力得以增強。最后,搭建科研平臺之后,要提升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必須借助科研平臺而開展交流活動,為科研人員提供交流機會,如學術報告、專家講座等,在提升人員科研創新能力的基礎上,激發其參與科研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推進院校應用型科研工作深入開展[3]。
(二)增強科研意識
就我國絕大多數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意識整體現狀來看,普遍較為薄弱,導致科研創新能力相對較低。本科院校對科研創新工作給予高度重視,有助于推進應用型科研創新工作的深入開展和提高科研人員的科研創新能力。首先,端正態度。新建本科院校相關負責人,必須堅持科學嚴謹的態度,培養自身的科研習慣。在開展科研工作時,切勿急功近利,從整體利益角度而思考問題。基于此,端正科研態度,可以為科研創新提供必要的基礎條件。其次,新建本科院校應不斷增強教育工作者的科研意識,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科研觀念,理解和認識科研創新對個人能力素質水平提升和院校發展的促進性作用,使教師積極參與應用型科研創新工作中。最后,新建本科院校在發展中,有必要創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如為教師提供學術交流機會、鼓勵教師參與政府組織的科研講座活動、院校內部為教師提供科研交流平臺等,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4]。
(三)正確對待科研和教學
長期以來,本科院校關于科研與教學關系問題比較含混,尤其對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亦如此。正確認識科研和教學的區別,有助于院校科研活動深入開展和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首先,科研和教學互補,科研為教學提供科學基礎;教學為科研而服務。只有有效處理二者關系,才能為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工作指明可持續發展方向。其次,本科院校中科研活動以教學活動為中心而深入開展,且教學活動能夠推動科研活動的快速發展。對此,院校應構建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的發展模式,以充分發揮教學的作用,提高院校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5]。
(四)加大科研創新的經濟支持力度
新建本科院校在提高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過程中,有必要加大經濟支持力度,為科研創新奠定堅實的資金保障。對此,可采取以下三方面策略。首先,開辟籌資新渠道。科研經費是院校提高科研創新能力的基本保障,但國家及其政府部門給予院校的科研經費仍然較少,不能滿足院校科研發展需求。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應拓展資金籌措渠道,如加強與企業合作等,為企業發展提供充足資金。其次,建立和完善科研經費專管制度。新建本科院校發展中,應針對經費管理而建立專門的機構和完善管理制度,確保科研資金及時補充和合理利用。最后,新建本科院校應針對科研經費管理而完善責任制度,針對管理人員而合理分配其職責,使其在經費管理中可以各司其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經費管理效率,為科研工作深入開展和科研創新能力提升提供經費保障[6]。
(五)完善院校科研管理制度
新建本科院校要不斷提升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有必要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以加強對科研的管理,全面提高院校科研創新能力。建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院校科研管理制度,為新建本科院校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對此,應采取科學合理的對策。院校加強體制建設與完善,針對管理而制定系列合理的文件,為管理工作有效開展提供依據。例如,完善創新機制、科研成果評價機制、激勵機制、管理機制等。首先,完善創新機制,能夠帶動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其次,完善科研成果評價機制,有助于對院校的科研成果進行正確評價,為院校應用型科研創新指明發展方向;再次,完善激勵機制,以帶動教師參與科研創新的熱情和積極性;最后,完善管理機制,為院校科研創新提供合理的管理依據[7]。
(六)加強科研團隊建設
科研是一項較為復雜的項目,亟需得到團隊成員之間的密切配合。對此,加強科研團隊建設具有必要性,能夠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科研創新能力。首先,引進或選拔優秀科研人才,以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隊伍水平。例如,在聘用環節中,選擇高素質、對科研創新有著深刻認知和獨到見解的人才;從已有教師隊伍中,選擇能力素質水平較高、有科研創新意識的教師等,對提升院校競爭實力發揮重要作用。其次,從教師科研隊伍中選拔人才而組建科研團隊,并加強團隊成員間的相互溝通和交流,有利于增強其團隊意識。另外,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加強校企合作,使科研團隊由院校教師人員和企業專業技能型人才共同組成,可增強科研團隊整體實力。最后,組建科研團隊之后,應注重充分發揮團隊凝聚力的優勢,積極開發和利用科研資源,形成社會高度認可的科研成果,更好為高等教育而服務[8]。
隨著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發展,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完善發揮著重要的推動性作用。就我國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其科研能力不足,受其歷史性、制度性、社會性、人等因素的影響較大,阻礙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進程。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對此,相關人員有必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對策,如搭建科研平臺、增強科研意識、正確對待科研和教學、加大科研創新的經濟支持力度、完善院校科研管理制度、加強科研團隊建設等,有利于提高本科院校的科研創新能力,使新建本科院校獲得競爭優勢和實現可持續發展。
[1]劉松竹.協同創新背景下新建財經類本科院校大學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與實踐[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5(01):121~124.
[2]黃玲.應用型科研創新推進實踐教學路徑探討——以新建本科院校為例[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03):16~19.
[3]謝凌凌.新建本科院校”生態位戰略”的構建、運行與評價[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4]張堂云.在服務地方經濟中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科研能力的對策研究——以梧州學院為例[J].梧州學院學報,2010(01):96~99.
[5]劉曉峰.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探索——以太原師范學院為例[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107~110.
[6]李世春,朱賢華,何仁琪,等.新建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3(02):199~201.
[7]楊欣玥.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與科研能力提升的徑探索[J].知識經濟,2016(02):176,178.
[8]吳潔.淺析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師實踐能力提升研究——以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為例[J].高教學刊,2016(10):195~196,198.
(作者單位:廣東金融學院)
朱婭婷(1983-),女,漢族,湖南益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教研究、應用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