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慧媛 丁 軍
高等院校“互聯網+”背景下教師績效考核改革的初步探究
段慧媛 丁 軍
隨著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互聯網+”模式正逐步推動著高等院校教學方式的深度變革。在新一輪創新創業大背景的推動之下,各院校在建設數字校園的同時,對教師績效考核方式的革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高等院校教師授課模式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教室和實驗室的兩點一線。在互聯網和信息時代的推動之下,各移動終端和數字設備的普及和應用,開拓了高等院校教學過程的第三課堂——“互聯網+”教學課堂。第三課堂的出現,對教師在數字設備的應用和計算機課堂教學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在這個背景之下,對傳統績效考核方式的反思和革新顯得尤為重要。
長期以來,我國對教師的績效考核工作遵循尊重規律、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總體來講,具有以下特點:
(1)教師績效考核以描述性數據為主,以量化數據為輔。由教師職業本身的特殊性所決定,我們很難使用具體的量化措施來對教師的教學成果實施較為精確的績效考核。因此,長期以來,對教師的績效考核以經驗性和描述性數據為主。表現在集中在以三維評價為主體的描述性評價。即教師同事聽課互評、學生評價、上級評價三個不同主體的描述性評價。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對教師績效考核的過程中,比較缺乏一個較為量化、客觀的數據作為實際有效的支撐。因此,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之下,我們可以靈活有效地運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民主、公開、便捷的特點,對教師的教學成果實行有效的量化評價。比如建立在三維評價基礎上的網上投票,再比如通過數字校園平臺,查看學院內部各教師微課群的點擊率和點擊量等,都可以作為教師績效考核過程的量化依據。
(2)教師績效考核的評價環節過分重視外部評價,缺失自我評價環節,人性化不足從而導致激勵不足。考核的真正目的是為了通過績效考核實現對教職工的有效激勵,因此提高績效考核和有效激勵之間的轉化率,是績效考核的焦點所在。對自身工作更了解的是自己,而不是外人。長期以來,我們對教師的評價主要集中在外部的三維評價,而很少讓教師自評。從而很難根據自身特殊情況對自身教學環節進行深度的反省和審視,并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制定比較實事求是的合理改進方案,也進而很難從內心深處調動教職工的自主積極性,導致績效考核向激勵轉化的效率低下。教學更多的是一門藝術,而不是技術或規范。因此,我們在重視外部評價的同時,根據實際需要適當地給員工放權,在自身考核方面真正地賦予其一定的自主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度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賦予教學以魅力,讓教學成為一門藝術。
(3)教師績效考核環節過分強調教科研的重要性,而對教學環節的重視不足。績效考核是激勵的第一步。在績效考核環節,考核項目的權重決定了激勵的實際效果。一個過分重視教科研考核環節的績效考核系統,必將導致大學整個教學環節的目標置換。大學不是科研機構,本學的本職使命是教書育人和培養人才,大學辦學的方向應當是面向學生,面向社會,而不是面向科研。因此,重新審視評價項目的合理性,對教學環節賦予真正有效的權重,合理搭配各項績效考核指標,是當前教師績效考核改革的當務之急。在互聯網時代,由于數字媒體和互聯網的存在,學生和社會對大學辦學質量的評價進一步公開化和透明化,提高大學生人才培養質量的呼聲日漸升高,這也將形成促進教師績效考核機制改革的倒逼機制,進一步深化和推動著教師績效考核的改革。
(1)搭建數字校園管理教學一體化平臺,建設校園網絡教育和網絡管理平臺。一個完整的數字化校園管理教學平臺是有機的生態系統。在這個過程中,教學和行政管理的所有環節都被納入其中,這在一方面有利于教學信息化的構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將學院行政管理的所有環節透明化、高效化和科學化。學院行政管理自然包括教師績效考核的環節,也包括各種民意評價的窗口。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教師績效考核的信息量,并且建立在網絡數據統計基礎上的量化指標評價,提高了教師績效考核的客觀性。
(2)搭建數字校園民意評價一體化系統。這個系統當是三維的:包括管理層各層級、教師層級和學生層級的網絡信息反饋的三個不同層面。例如,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留言和投訴,反應某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也可以民意投票,選拔學校內優秀的,受學生和老師們歡迎的優秀教師。
(3)有效利用網絡等信息資源,在師生互評、同事互評的同時,增加教師自評環節,并允許教師根據自身情況自己制定適合自己的教學改進方案。評價和改進、反饋、總結的環節可以引進諸如“戴明循環”等科學方法,讓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每位教師開通自己的微博和博客,以及網絡精品課程、微課等課堂資源。通過這些網絡交流窗口,在增進公眾對教師個體和課堂了解的同時,也讓學生、公眾等不同層面的信息反饋到教師這里,從而形成有效激勵。
(4)重新定義教師績效考核指標和權重,給教師課堂教學成果賦予更大的比重,弱化科研和論文,弱化學歷,以課堂實踐論成敗。長期以來,國內高校片面追求教學科研成果和論文等指標,忽視了教師教學育人這一天賦本職的重要性,從而導致目標置換。因此,提高教學質量、回歸培育人才的第一使命顯得尤為重要。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各種先進網絡媒體和課堂教學資源的迸發式發展給我們提供了機遇。各高校當充分利用數字化校園和網絡媒體等先進技術,提倡翻轉課堂等先進教學理念,對課堂教學重新賦予更重要的權重。而教師績效考核作為高校內部改革的指揮棒,必當發揮首要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濰坊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