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蒙蒙
(蘇州工業園區青劍湖學校 江蘇 蘇州 215000)
中小學體育課田徑運動興趣培養的研究
楊蒙蒙
(蘇州工業園區青劍湖學校 江蘇 蘇州 215000)
中小學體育課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興趣,直接影響著田徑教學的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是當前田徑教學的主要難題。本文針對目前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學生對田徑興趣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對如何培養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提出對策與建議。
中小學;田徑教學;興趣;培養
田徑教學是學校體育教學中的基礎項目之一,是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近年來中小學田徑教學的狀況不甚理想,校園開展田徑鍛煉氣氛不濃,學生對田徑練習的興趣不高,這不僅有礙于田徑運動在中小學的廣泛開展,而且也直接影響中小學生體能的增強和身體全面發展,其教學現狀日趨邊緣化,應當引起廣大教育者和家長們的高度重視,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對培養中小學生田徑興趣的重視程度。
2.1 田徑課程項目本身特點制約,普及程度差
田徑項目與其他球類項目相比,有它的弱點,主要表現在內容單調、枯燥乏味,尤其是傳統的田徑技術教學內容,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從多方面進行研究,以提高中小學生對田徑課的興趣[1]。田徑教學雖然在體育課程中占有較大的比例,但是大多數中小學生只能在早操時間和田徑課上得到鍛煉,加上有些家長不支持參加體育訓練,或培養其他技能的學習沒有時間讓中小學生參加田徑鍛煉。
2.2 學校教育者、家長和學生尚未充分認識到田徑運動的價值
大多數中小學生對體育課中田徑運動價值的認識程度和對田徑項目技術理論的理解程度沒有產生本質的變化,自覺參與健身鍛煉的意識薄弱。中小學生對田徑的價值缺乏切身的實際感受,對田徑活動缺乏愉快的情感體驗,沒有培養起田徑的興趣和特長。另外家長對子女的萬般呵護,班主任對學習尖子的偏愛等,進一步滋長了學生怕苦、怕累的思想。學校教育者和家長的重視是教師工作的動力,沒有學校教育者和家長的重視,體育教師教學就沒有積極性。長期如此,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小學生就會對田徑運動產生討厭和反感的心態。
2.3 教師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
多年來田徑教學改革一直在進行中,但是大都沒有走出過去的傳統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更新慢,缺乏時代感。以往我們的田徑課是以完成教學大綱為目標,教學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乏味,多以簡單的講解、示范、練習為主,沒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教學內容。田徑單元教學計劃也以掌握某個項目的完整技術為目標,教學過程強調學生適應田徑競技運動的需要,教學內容強調技術動作的完整性、系統性,使田徑教學內容狹隘,教學活動枯燥單調,教學方法技術化,組織形式單一化。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學生感到枯燥,甚至產生厭惡情緒[2]。
3.1 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對培養中小學生田徑興趣的重視程度
加強宣傳教育,使學生都清楚田徑運動是各項運動的基礎,是最有效的全面發展身體素質的項目。經常從事田徑鍛煉,可以塑造良好的體型,以滿足青少年追求體態美的愿望[3]。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如采用廣播、圖片、電視、錄像等形式,使學生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田徑運動,從而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通過體育名人效應,或帶領學生觀看大型田徑比賽的實況、錄像,讓學生感受到田徑名人在田徑運動中力與美,速度與美的完美結合,激起學生心目中運動的欲望,從而走向田徑課堂。
3.2 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田徑運動競賽活動
為了豐富中小學生的課余活動,激發他們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學校應引導中小學生積極參加田徑競賽。應當在每學期組織1-2次全校性的適合中小學生的田徑運動競賽。通過競賽,提高他們對田徑運動的認識,同時使他們在展現自我之中,增強田徑鍛煉的信心和恒心,從而達到終身鍛煉的目的。在體育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娛樂性手段,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角色情境”中,即我們常說的情境教學,創設一種寬松、活潑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4]。如果讓參與者受到競爭氣氛的影響,從而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3.3 正確對待中小學生的表現欲,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的表現欲往往直接關系到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參與意識,教師如果不能對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反映出來的表現欲望給予正確對待和引導,反而有意無意地加以扼殺,就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喪失學生的自信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生個性的發展[5]。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發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身才是成長的主人、發展的主體,體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自愿地參加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讓他們通過自身參加體育運動的實踐,去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意義,培養起體育運動的愛好和興趣。
田徑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和認識,鼓勵他們終身積極參與健身活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提高學生活動能力的前提下,還應滿足所有學生的心理需要。在體育課田徑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對田徑技術教學的興趣,是多方面的,采用的方法、手段也是各種各樣的,只要我們能根據學生的各自特點,研究和掌握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障礙,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1] 余敬平,麥全安.以人為本改革中小學田徑教學內容[J].肇慶學院體育學院學報,2002,22(3):99-100.
[2] 郝琪.中小學開展田徑教學的意義及現狀分析[J].內江科技,2008,(11):169.
[3] 林新利,徐現峰.淺談田徑課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3,16(1):71-72.
[4] 王洪.青島市中學生參與課余體育活動現狀的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師范大學,2005,9:130.
[5] 莫艷.以興趣培養入手提高中小學田徑教學質量[J].中外合資,2011,4(199):272.
G807.2
A
1672-5832(2016)05-0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