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濤 閆曉楊
(云南農業大學 云南 昆明 650201)
中國醫藥行業的機遇與挑戰
——對中國老齡化的思考
袁 濤 閆曉楊
(云南農業大學 云南 昆明 650201)
中國老齡化加速所帶來的變化將給醫療產品消費帶來巨大內生性成長空間,從外需來看,全球化生產轉移大浪潮也為中國醫療行業提供了更廣闊空間。本文針對當前中國老齡化的現狀,對中國醫藥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進行深入分析,并對當前老齡化下醫療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困境提出解決方案,并就未來中國醫藥產業的發展前景做出展望。
人口老齡化; 二級市場 ;醫療產業
截止2012年末,中國已經擁有60歲以上人口超過1.6億,并且每年以接近750萬的速度增長,根據國務院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尤其是80歲以上的超高齡老人數量快速增加,以每年以接近100萬左右的速度增長,養老問題日趨嚴峻。但同時,老齡化將為醫藥行業帶來萬億市場。
中國老年人口數量迅速增加,給相關產業帶來了巨大商機,尤其是醫藥行業。30年來,中國的醫療產業以每年16%左右的速度增長,成為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增速位居世界前列。截止2012年底,中國已建立超過一萬家以上的醫院,5000多家醫療流通企業,兩千多家制藥企業,產值每年超過了6000億元。預計到2016年,我國藥品營業收入將達到500億美元,將成為世界第二大醫藥市場,預計2020年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大醫藥市場。
老齡化給中國醫藥行業帶來的挑戰:
人口老齡化給中國醫療產業帶來了巨大紅利,但是由于起步晚,技術不成熟,研發能力跟不上,導致在高端藥品上仍以進口為主,而老齡化帶來了大量需求與供給不足形成了鮮明對比,老齡化也給中國醫療市場帶來了巨大挑戰。
2.1 高端醫藥產品供給不足
中國的醫藥企業面對老齡化的巨大商機,并沒有準備充分。由于老年人患病的時間提前化,患病的病種多樣化復雜化,使得對高端醫藥的需求急速增長,尤其是針對癌癥,心腦血管,糖尿病等大病種的藥品供給嚴重不足,而公司是否擁有強大的產品將決定著公司高端藥品的供給能力,而中國的企業的產品線往往還停留在抗生素等低端階段,制約著盈利能力與核心競爭力。
2.2 企業盈利能力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雖然醫藥行業在我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產業機遇,但是這些產業鏈上的企業依然面臨著巨大的盈利壓力,由下面幾個因素共同決定的:
(1)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正在變革導致醫保政策不穩定
醫保政策的招標對醫藥企業的盈利影響非常大,一個品種一旦進入地方醫保或者是全國醫保,業績將產生放量增長。而中國正在進行的醫療體制改革,加大了醫保招標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主要品種的盈利不確定性增加。
(2)普遍存在管理層混亂指令執行不暢
公司管理層是否有好的長遠規劃,員工是否能強有力的貫徹執公司的指令計劃,公司能否獲得與公司價值相符的市場空間,這些都是影響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中國的醫藥企業普遍存在著管理混亂,政策執行不順暢等問題,導致當年盈利目標很難完成。
2.3 行業混亂,民族企業面臨被外資兼并風險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涉足醫療的注冊企業達到兩千多家,產品同質化、端化現象嚴重,國外的醫藥巨頭往往利用手中的專利資源形成價格聯盟,打壓中國的本土企業,甚至組成財團直接兼并民族品牌。這種現狀是因為:
(1)中國醫療行業集中度太低
中國醫療行業集中度非常低,中國前50強醫療企業的市值約占行業的規模的40%,在國際上前20強企業占比高達66%,中國醫療行業的集中度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鄰國越南,這大大削弱了中國企業的國際話語權,削弱了中國企業出口產品的議價能力。
(2)金融政策扶植力度不夠
中國醫療企業本身起步較晚,水平較低,需要政策扶植,去給予金融政策支持,但是醫療企業本身特征就是,研發支出大,回報周期長,不確定風險大,在國內銀行對貸款審批速度慢,在二級市場上,上市的條件也過于苛刻。
3.1 改善外部環境
國家要給予最大政策支持和稅收優惠,去支持本土企業的兼并重組,尤其是并購外資企業中科技含量高的產品線。并且要降低就醫的設備檢測費用,提高醫生的勞務費用。最后要破除以藥養醫的制度,把醫院的藥品采購經營權剝離,提高醫務人員的報酬。同時要加強對醫院的牌照監管,定期進行醫院服務質量抽查,強制醫療機構的價格公開、費用公開。
3.2 內部環境的改善
沒有一個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就會導致公司內部治理混亂,權責不分明,指令下達執行不順暢,最終將傳導到公司產品上,最終影響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與盈利能力。要制定一個符合自己企業治理結構,加強公司決策到執行的平臺整合,實行公司考勤環節責任制度,使公司的政策在內部執行順暢,權責分明,運行有序。
世界醫療產業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從2000年開始以歐美為主導的醫療產業開始向東亞轉移,尤其是轉向有著龐大人口的中國市場。我們面對著外資前追后堵,同時也面對著巨大產業機遇。我們只有奮發圖強努力追趕,抓住這個歷史性的機遇,腳踏實地,加強研發,依靠科技進步,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大力拓展市場,才能提升醫療產業的綜合競爭力,才能從醫療產業大國向醫療產業強國邁進,我相信未來十年中國醫療企業中也會產生如輝瑞GE一樣的巨頭。
[1] 羅仲偉.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制中的主要問題[J].中國衛生產業,2004(11):14-15
[2] 宋志華,李凱.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財政策略研究[J].財政研究,2007(26):28-30
[3] 江作增.新形勢下醫院藥劑科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福建醫藥雜志,2002年(03):05-08
袁濤(1992—),男,漢族,河南鄭州,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少數民族科學技史。閆曉楊(1993—),女,汗族,河南南陽,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F426.72
A
1672-5832(2016)05-01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