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貴州省威寧縣東風中學 貴州 威寧 553100)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楊麗娟
(貴州省威寧縣東風中學 貴州 威寧 553100)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是學習的催化劑,它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神奇的內驅動作用,能變無效為有效,化低效為高效。學生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和思維,深入和刻苦的學習。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學面臨著巨大的危機:生物課程設置遭到排擠和冷落,學生不愿意學,生物老師難當。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激發、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成為能否取得教學成效的關鍵。就生物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和體會。
在第一節課上,就讓學生明白,學習生物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了解自己和自己所生存的環境,解釋和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聯系我們周圍存在的問題,如:農業生產,衛生保健,生老病死,環境污染等,告訴學生生物學與醫學的關系,學好了生物就是“半個”醫生。介紹當前生物學領域的前沿技術和進展,如:基因工程,器官移植等,讓學生知道學習生物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從而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
例如:結合致同學——《走進生命科學》,介紹仿生學的知識,讓學生了解生物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生存基礎,而且在生產和生活中,給我們很多的啟迪。如螢火蟲的冷光與熒光燈,魚鰾與潛水艇等。結合目前世界上面臨的幾大社會問題——環境、能源、糧食及人口問題與生物學的密切關系,了解生物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沙塵暴到水體的富營養化,從艾滋病到“非典”,從克隆羊到轉基因生物。自然能使學生產生關心周圍的生物,激發關注生物學的興趣。結合課本上列舉的生物科學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的例子。如人類基因組計劃,讓學生了解此項計劃的重要意義——揭開人類自身生、老、病、死的奧秘。了解生物科學的最新熱點、焦點和進展,感知生物科學發展的突飛猛進,促使他們帶著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去。
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在上課前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起來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傳統課堂上僅僅靠簡單的掛圖,色彩變幻等手段來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顯然是很不夠的,有了現代信息技術,課前通過多媒體播放與本節課有關的動畫、錄像、圖片、聲音等,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在《生態系統》這節課中,學生對森林、草原、海洋生態系統的認識多是局部而非全面,個別的而非整體的;對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理解也因缺乏對生態系統的認識而帶來困難,可以通過剪輯整理錄象片段,加入聲音或文字解說詞。錄象中生動的畫面和逼真的聲音讓學生身臨其境加上簡潔的說明,不但可以加強其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會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同學們對各種生態系統就有了全面、整體的認識。在此基礎上總結生態系統的結構,再用動畫展現和分析生態系統的動能。具體情景的設置,使學生興趣大增,對所學知識理解深刻、透徹,掌握牢固。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分析能力、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許多學生正是因為愛實驗才愛生物學的。實驗除了真實、直觀、形象、生動之外,還是一項目的性十分明確的操作活動。它對培養學生認識和理解生物學概念都起著其他任何教學方法均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要盡可能讓學生多做實驗,并力求使學生實驗成功。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不僅滿足他們的操作愿望,更重要的是,在操作過程中動手動腦,克服種種困難獲得實驗成功之后,此時學習成功的喜悅而產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能夠轉化為一種熱愛科學的素質和志向,從而刺激學生更深入地探求。
如講光合作用的產物有氧氣時,我們經常演示的是金魚藻的放氧實驗。這個實驗雖不復雜,但常因季節的關系不能成功的演示,如因季節不合適,這部分內容可提前講或用適宜強度的燈光代替陽光實驗。當學生看到成串的氣泡從葉片表面冒出時,興奮得不得了,當收集在試管中的氣體使余燼木條復燃時,這些接觸實驗甚少的初一學生中有的竟吃驚的“啊!”了出來。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也被充分調動和激發。
我們國家在生物科學領域從古到今涌現出不少的杰出人物,他們在生物科學領域做出了重要的成就。生物教師在課堂中應該多方面介紹這些名人大家以及他們的事跡,如:李時珍、華佗、針刺麻醉、中醫中藥養生等方面的小故事,學生覺得有意思,愿意聽,自然而然的就會培養起對生物的興趣。21世紀被稱為生物科技的時代,生物技術飛速發展,世界上領先的生物名家,生物教師還可以給學生介紹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生物學家和他們的發現及成就,如青霉素的發現、保護樹木的波爾多液的發明等等。
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好多學生都是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愉快的心情去面對生物課堂。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教師。教師尊重和理解學生,寬容、不傷害學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說話辦事公道、有耐心、不輕易發脾氣等。即教師首先要有良好的素質,高尚的師德,淵博的知識,良好的親和力。這樣學生才能喜歡你,從而因為喜歡你而喜歡上這門學科。生物教師也理應如此。師生關系融洽的課堂是培養學生生物興趣的基礎。
總之,要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勇于實踐,敢于創新,找到最佳的切入點,找到最好的學習方法,要在備課中充分地準備好能調動學習興趣的資料、練習等,要在遵循教學規律、把握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才能使生物教學達到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和諧統一。
g633
A
1672-5832(2016)01-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