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玲
(貴州省威寧縣小海鎮第二小學 貴州 威寧 553100)
音樂教育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張 玲
(貴州省威寧縣小海鎮第二小學 貴州 威寧 553100)
什么是素質?素質是人在先天生理條件的基礎上受后天環境和教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習得所養成的一系列基本品質的綜合,包括思維品德、文化業務、創新、審美和意志品質五個方面。
美國心理學家特曼認為:“智商同成就永遠不是相關的,也就是說,智商高者未必成就大。成就杰出、貢獻大,被社會承認為天才者,依然是素質較高的那些人。”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把素質教育提
到了重要位置,提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而美育教育,特別是音樂教育,在整個素質教育過程中對培養人的自信心、想象力,克服困難的毅力以及塑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沒人才,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曾讀過一篇題為《不可忽視音樂這一科》的文章,有這樣一段話:“自50年代末期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以后,美國的有識之士便開始尋找本國發展科技的薄弱環節,他們發現美國首先在音樂教育
方面落后于蘇聯。……造就一個科學家,不能光靠實驗室,還需要發展像藝術家那樣豐富的聯想能力。緊接著,他們集中了人力、物力、財力,向著薄弱環節展開了強攻勢。”的確,世界上眾多的科學家、文學家,如愛迪生、泰戈爾等都具有較高的音樂造詣。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欠缺了音樂教育這一科,是難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得到平衡發展的。我國著名音樂家李煥之在給第二屆國民音樂教育改革研討會的信中指出:“音樂教育的普及是一項關系中華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而基本的戰略性措施。”科學實踐、歷史事實證明了音樂教育在學生整個素質教育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對于所有的孩子來說,成才的秘密在于勤奮、磨練,在于奮斗不息。這一切必須從小學生教育抓起,必須盡早地培養學生的良好素質。在我們國家里,開展學生早期音樂教育,對提高民族素質,推進社會進步的觀念已深人人心。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素質教育,要從低齡學生開始抓起。科學實踐證實了音樂是學生早期教育的重要內容,音樂教育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教育,是開啟智力的金鑰匙,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我現在從事的是小學音樂教育工作,有關資料表明從三歲到十歲都可以說是學生學習音樂的最佳年齡,是聽力思維的敏感期。許多幼兒過早地呈現出音樂條件好的現象,抓住這些現象,對學生因材施
教,確實是一件好事,課堂教學固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我認為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鋼琴教學,是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具體如下:
彈琴要用雙手,手的動作,特別是手指的動作越復雜,就能與大腦建立更多的神經聯系。如果在幼年時期多進行手與手指的有規律、系統化的運動,就能有效地鍛煉大腦的功能,使之更加靈敏和聰慧。
同時,除了雙手動作外,還要求眼、耳、嘴、腳以至全身的多種器官配合運動,從識譜到熟練演奏,可以充分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聽辨力、記憶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這些智力素質的提高,將為他們接受基礎教育提供良好的條件。
2.1 以興趣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每個學生對音樂都有一定的興趣,有的學生非常愿意學習這門樂器,我認真備好每節課并做好教學后記,家長也可以隨時聽課,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的學生興趣一直很高,然而對有一些低齡學生來說,開始是有興趣的,但隨著一天天、一月月的過去,似乎已沒有那么強烈的興趣了。當他們上課精力不集中時,我會主動邀請他們來跟我玩游戲,內容可以由學生
來定。漸漸地,這些學生非常喜歡我,甚至超過了他們的父母。我成了他們的朋友,他們有什么話都愿意跟我說,這是教學中最成功的一點。在此基礎上,我給學生降低要求,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攻克
難關,感到自己還行,一旦感受到這種“成功”的喜悅,他們會由衷地興奮,自信心也由此建立起來了,這一切將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我們不能盲目地給學生施加壓力,在他們有興趣時培養其自
覺性,在他們沒興趣的時候千萬不能責罵,而要想辦法建立其自信心,再從興趣開始建立其學習的自覺性。如果違反了這一規律,那我們強調的素質教育將無從談起。
2.2 音樂中的鋼琴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我時常教育學生:“做什么事情都要認真,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把它做得更好,只有這樣你才是最棒的!”我培養學生從小要懂得知識、技能的獲得必須要有
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和日積月累的艱苦勞動。在學生上課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啟發、培養孩子刻苦認真的精神,講一些《龜兔賽跑》、《愚公移山》等有意義的小故事。在他們遇到困難、缺乏信心的時
候,我都在一旁熱情地鼓勵:“不怕難,別人十分鐘能學會,咱們再加十分鐘,準行!”這樣,又會增長孩子的學習勁頭。堅持“天天練”“天天唱”也是磨練意志的關鍵,如果中斷學習,既影響了學習進度,也影響了對孩子意志力的培養。學習貴在“堅持”,而堅持下來就會使孩子在意志力上得到很好的鍛煉。
實施素質教育,關鍵還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有高素質的老師,才能出高質量的學生,教師的師德、師能、創新精神、敬業態度,無不直接影響著學生。要求學生具有綜合素質,教師應先有綜合素質,因此,建立一支素質高、精于教書育人、能適應教育現代化的需要、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師資隊伍是確保音樂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和條件,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重要一環。
總而言之,音樂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的獲得主要在于勤奮,即使我們的孩子不可能個個成為音樂家、鋼琴家,但如果在教育過程中注重音樂教育,他們學習的自覺性、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精神會得到較好的培養,長大后,就可能開拓出施展他們才華的廣闊天地,就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他們的智力潛能,在不同的崗位上創造屬于他們燦爛的未來。
J60
A
1672-5832(2016)01-0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