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永珍
(貴州省赫章縣雙坪彝族苗族鄉聯豐小學 貴州 赫章 55320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我見
賀永珍
(貴州省赫章縣雙坪彝族苗族鄉聯豐小學 貴州 赫章 553203)
數學課堂教學要有“新、奇、趣”,只有吸引得住學生,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談得上落實新課程精神。學生參與的熱情、動力皆源于興趣,源于課堂教學的“新、奇、趣”。教師要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聯系學生實際,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動手實踐解決問題,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學生情感,使數學課堂教學充滿情趣和活力。
數學概念教學是教會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基礎,是有效掌握數學知識的必要手段,它包括概念、定律、法則、公式的教學。在教學活動中,要看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的多少,首先得看他對相關概念理解,掌握了多少,如果對基本的概念都理解不透徹,從何談起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對數學技能的應用。例如,對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掌握不夠,就不能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不僅如此,數學公式的教學還是培養學生基本能力的必要前提,無論是計算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都是以數學概念教學為前提的。通過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等知識的學習,同學們都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了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在數學中的應用價值,從而形成熱愛學習數學的情感。
為強化學生的數學基本能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要注重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要引導學生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共同的特征,讓學生通過直觀觀察認識到:“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4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它們都有4條邊,4個角,并且4個角都是直角。”然后在周長計算方法的課堂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理解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都是求4條邊的總長度,不同的是長方形是對邊相等,而正方形是4條邊都相等,所以在周長的計算方法有所不同,還要有效地利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去探討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幫助學生事半功倍地掌握計算正方形周長的方法。因此,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掌握概念、公式等,要加強學生基本能力的訓練,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系,突出知識教學的整體性,加強操作和直觀的演示,加深對概念、公式、法則等的理解和運用。
數學計算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效果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關系到學生觀察、記憶、注意、思維與能力的發展,還關系到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比如在教學“整百數乘一位數”時,教師首先板書簡圖(松果),通過松果圖這個表象,幫助學生直觀地認識4個300是1200,但是在計算方法的討論中,就省去了連加這種思路,直接思考3個百乘4得12個百,這也是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并通過“我這樣算”的提示,體現出算法的多樣化,也加深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同時也有利于教學的及時反饋,又能使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
常言道:學數學能使人精明。的確不錯,通過口算、筆算、特別是簡便方法,利用加減法的運算規律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能力,是學生在計算過程中更合理、靈活,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細心、專心的學習態度,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既是小學數學的重點內容,也是教師教學數學中的難點。解決問題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它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的學習內容,它是在強化算式,式題運算的基礎上對數學知識的一個新的要求,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當然,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的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機,學生只要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熱情,才能積極地思考,主動認真地探究。在解決問題教學中,由于涉及的量多,等量關系隱含較深,學生一時難以理解其中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千方百計地抓住本課時(三年級上冊)出現的解決問題具有的這樣幾個特點:①是學習內容是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讓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有機結合。②所出現的問題都是學生學過的知識,然后用知識的內在解決問題,通過解決問題來強化學生所學知識的理解,加深記憶。③每個問題都要注重給學生思考的機會,有較大的思維空間,通過解決問題,切實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④是教師在數學解決問題,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充滿趣味性,直觀形象的插圖吸引學生,誘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興趣,把現實性、量力性、思考性和趣味性融合在解決問題教學活動中,構成樂教樂學的課堂特征。
要提高學生數學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不難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堅持溝通學生,是否把握了“教學”的度,即各種解決問題的解答技巧。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少多少?”的解題方法(一年級下冊),教師就要教會學生理解“少多少”,還要讓學生懂得用減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掌握關鍵,才能解決實際問題。特別要關注后進生掌握解決問題的關鍵,使其后進生形成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應打破常規,改變“填鴨式”地進行課堂活動教學的方法,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現代教育思想,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解決問題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學會應用所學知識。同時,在課改中要不斷加強《課標》學習,轉變舊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應變能力和課堂教學藝術,這樣才能捕捉學生靈感的火花,激發學生潛能的發揮,才能真正體現出學生在數學課堂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G62
A
1672-5832(2016)01-0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