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浩宇 劉海紅
(河北美術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美麗鄉村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規劃設計探究
范浩宇 劉海紅
(河北美術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時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具體要求。美麗鄉村建設旨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鄉村景觀規劃,以鄉村生態環境、生態農業為載體從而創造良好的鄉村人居環境,本文通過對鄉村景觀的分析和研究,探索鄉村景觀設計的新思路。
鄉村背景;社會主義
中國是一個農業歷史悠久的大國,農村地域廣大,人口眾多,農村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當今農村正面臨著傳統鄉村景觀向現代化鄉村景觀轉變的重要時期。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使農業景觀和自然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及不斷改變著區域內的景觀格局,加劇了農業資源與環境問題。因此,運用景觀生態學原理,對我國鄉村景觀進行合理的規劃和設計,可以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及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1 “美麗鄉村”的概念和發展方向
“美麗鄉村”的概念源于2005年10月當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大歷史任務。我國的美麗鄉村建設發軔于浙江省安吉縣,2007年該縣提出建設“美麗鄉村”的概念,并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美麗鄉村建設的整個過程,創建中國第一個“生態縣”。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重要建設“美麗鄉村”的奮斗目標,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工作。從2013—2015年,在全國選擇產生1000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單位。美麗鄉村是按照“規劃科學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素質美”的要求,來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新型鄉村。
1.2 美麗鄉村建設的現實意義
美麗鄉村是一個全面統領新農村建設工作全局的新提法。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從全國范圍來講,美麗鄉村就好比是美麗中國的一個細胞工程,只有做好這一個個細胞工程,美麗中國才會建設得更好。
2.1 鄉村景觀
鄉村景觀是指在鄉村地域范圍內多種土地單元組成的具有特定景觀行為、形態和內涵的景觀類型,是人類以農業特征為主、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自然生態結構和人為特征的綜合環境。
2.2 鄉村景觀規劃
鄉村景觀規劃是應用多學科的理論,對鄉村各種景觀要素進行整體規劃與設計,保護鄉村景觀完整性和文化特色,挖掘鄉村景觀的經濟價值,保護鄉村的生態環境,推動鄉村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持續協調發展的一種綜合規劃。
2.3 鄉村景觀規劃的意義
中國未來鄉村景觀的發展勢必同歐洲一樣,都是明著工業化、被開發、具有傳統印記、自然遺存和逐漸消失這五種趨勢發展的。資源需求的不斷擴張和在更大規模上的開發利用,是景觀破壞的重要原因之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迅速變革,使傳統的景觀不斷遭受沖擊。鄉村景觀規劃不僅突出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而且突出對環境的創造性保護。
2.4 現階段我國鄉村景觀規劃的核心
在古代社會,受生產力水平的限制,村落的發展緩慢,大多數村落自然生長形成,傳統鄉村生活景觀是中國古代耕讀文化的一個特殊載體。如今的鄉村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現代的機械化生產方式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幾百上千年形成的傳統村落在新農村背景下改造的面目全非,“人化自然”的力量改善和提高了鄉村居民的生活質量。
2.5 鄉村景觀現狀存在的問題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大部分鄉村地區正逐步經歷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鄉村景觀建設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呈現出無序性、低品位、低質量、審美倒退等共性的問題,曾經以南方水鄉、中原村落和塞外游牧生活為代表的風格各異的中國鄉村,現在幾乎被清一色缺乏個性的水泥建筑所覆蓋。
2.6 鄉村景觀生態規劃原則
鄉村景觀生態規劃應以生態學理論為主導,通過合理的功能空間劃分,使景觀系統結構和功能達到整體最優。此外,鄉村規劃還必須具有整體性原則、重要的生態資源首要保護原則、保護與發展協調原則以及景觀生態學原則。景觀生態規劃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如何保證人口承載力并且又維護生存環境。鄉村景觀規劃和設計要尊重自然、尊重村民、尊重地方精神。
生態規劃必須滿足經濟和生態兩方面的需求。建設景觀新農村不僅是在視覺和精神上改善群眾的生活,還可以適當給群眾創造經濟效益。景觀規劃中因地制宜開拓“生態旅游”、“特色農業”“漁家樂”等模式提高經濟效益,由農民提供場所和農田,讓城市人體驗施肥澆水的田園之樂,體驗采摘瓜果蔬菜的鄉村生活,此舉不僅帶動當地經濟也將帶動當地相關聯動產業。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大背景下,鄉村景觀建設需要以新的姿態去適應,但鄉村景觀不能完全妥協于大規模的的城市化,屬于鄉村的那種特有的自然與人文氣息應予以重點關注和保護。生態環保、富裕文明并富有地域特色風貌的鄉村景觀才更能適應現代農村的發展需要。充分認識到鄉村文化保護、生態保護與因地制宜原則的重要性,在注重維護村莊本土景觀特色的基礎上,提升鄉村景觀規劃建設的質量。
[1] 周再知,蔡滿堂.鄉村景觀規劃研究.林業科學研究,2000,13(2):160~166
[2] 郭晉平,周志翔.鄉村景觀生態規劃.景觀生態學,2006:251~255
[3] 謝花木,劉黎明,李蕾.開發鄉村生態旅游探析.綠色經濟,2002,12:69~71
[4] 肖光明.觀光農業的復合型開發模式初探――以肇慶廣新農業生態園為例.經濟地理,2004,24(5):679~682
[5] 熊娟.新農村景觀建設.現代農業科學,2009,16(7):254~255
[6] 王衛星,美麗鄉村建設:現狀與對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4,01:1~6
范浩宇(1988.11-),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觀設計。劉海紅(1984.8-),女,河北省承德市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規劃與設計。
F292
A
1672-5832(2016)01-01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