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詩文
(西北民族大學 甘肅 蘭州 730124)
西北民族大學新生入學適應情況調查報告
——以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為例
胡詩文
(西北民族大學 甘肅 蘭州 730124)
大學新生在入校后難免遇到適應性問題,因此研究大學新生適應情況有利于揭示大學新生適應現狀,發現影響適應性的因素,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計劃。
大學新生;適應性
1.1 選題原因
經過激烈的高考競爭,高三應屆畢業生終于步入了大學的神圣殿堂,期待著在大學中大展宏圖。然而,在告別中學時緊張的學習生活后,突然間面對這么多寬松的時間,加之外界的監督力量大大減弱,許多大學生開始茫然,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因此出現了不適應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利用本次實習的機會對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的大一新生進行了一次調查,以便于了解他們在大學里適應狀況,并提出一些建議。
1.2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本次調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我校新生的適應情況,并以此提高相關部門的重視,促進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成功實現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
本次調查的意義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理論意義。有利于豐富和完善有關大學生入學適應能力的研究;第二,實際意義。有利于幫助新生適應大學生活,解決角色轉變帶來的困難與問題,促進大學新生的全面發展,為提高大學生適應力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議。
1.3 創新點
以往的相關調查與研究主要局限于大學生的生活適應、學習適應或心理適應等,沒有做到對大學新生入學適應的全面研究。另外,以往的調查沒有考慮的民族的因素,本次調查處于民族高校的背景下,根據陶沙博士對于大學新生入學適應的五方面分類,進行了全面調查。
1.4 可行性分析
第一,由于大一新生軍訓,因此人員比較集中,交易進行抽樣;
第二,入學適應問題關乎大一新生自身的切身利益,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問卷的填答率和填答質量;
本調查與2015年7月20日至8月7日進行,主要地點為西本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學生所在軍訓地點。本次調查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的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利用SPSS等軟件進行了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的樣本為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被抽查學生,樣本容量為45人,屬于大樣本。具體調查方法為:運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根據我院學生軍訓方陣分布,從中隨機抽取樣本,構成一個樣本容量為45人的隨機大樣本。其中包括男生24人,約占樣本總數的53.3%;女生21人,約占樣本總數的46.7%。來自甘肅省的同學只有3人,約占樣本總數的6.67%,來自非甘肅省(即外省學生)約占調查總體的93.33%。
本次調查共調查45人,共分析了如下三道題目:“您認為加入學生組織是否有利于幫助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生活?”、“您與其他民族同學交往是否有困難?”以及“您的班級歸屬感如何?”,有效問卷45份,無效問卷0份。
對于第一道問題“您認為加入學生組織是否有利于幫助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生活?”,有53.3%認為比較有用,6.67%認為非常有用,26.67%認為有但用處不大,13.33%認為毫無用處。因此,可以推斷,參加學生組織有利于促進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生活。
對于第二道問題“您與其他民族同學交往是否有困難?”有53.33%的同學認為基本無問題,20.00%認為很容易,20.00%認為一般,只有6.67%認為比較有困難。由此推斷,民族成分對于大學新生人際關系建立于適應沒有很大的影響。通過對于選擇比較有困難同學的追問,得知這些同學只是認為自己與某些特定少數民族的交往有困難,因此不具有代表性與普遍性,不能說明民族成分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生活。
對于第三道問題“您的班級歸屬感如何?”,有6.67%的同學分別選擇了非常強和比較弱,有20.00%的同學選擇了比較強,有66.67%選擇了一般。由此可見,大部分同學的班級歸屬感不強,這不利于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生活。因此,班級應當努力營造班級文化,增強班級凝聚力和班級認同感,以幫助新生更好地適應大學新環境。
4.1 調查發現
通過本次調查共有如下發現:
第一,來自甘肅省的同學比來自非甘肅省的同學更容易適應大學環境。因為來自甘肅省的同學首先在對環境和氣候的熟悉程度上就比來自我外省的同學更具有優勢;另外,來自甘肅省的同學由于從小處于這一熟悉的文化氛圍中,也在文化適應上更具有優勢。
第二,女生的適應情況略優于男生。這一結果出乎我的預期。通過對小樣本的問卷分析,總結出了以下原因:首先,女生雖然在對環境的適應上不及男生,但是女生的宿舍關系普遍優于男生,為她們適應大學環境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其次,女生的班級榮譽感和班級歸屬感都較強,有利于形成較強的心理認同,從而促進適應大學環境;最后,女生對于參加學校社團組織和學生組織的積極性比男生高,這也有利于她們更深層的了解、熟悉和適應大學環境。
第三,被調查者絕大部分對于校園的格局以及校園周邊的環境都比較熟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對于大學生活的適應。
4.2 調查經驗
第一,在進行抽樣時要注意群體的特征,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樣本,以便于數據分析、處理,以及相關分析的進行;
第二,在實施調查時,由于問卷中設有較強評價性的問題,如:“您的班級歸屬感如何?”、“您與舍友的關系如何”等,因此應注意不要一直盯著被調查者填答問卷,而是要在一旁耐心等待,以避免給被調查者造成不必要的心里壓力,從而影響問卷的填答質量。
胡詩文(1995-),女,漢族,江蘇省徐州市人,大學本科(在讀),西北民族大學,研究方向:社會學。
I206
A
1672-5832(2016)01-02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