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瑩慧
(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68)
淺析校園環境與大學生行為的互動關系
池瑩慧
(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68)
當今社會,每一個人都處于某一場域或者說某一環境,每個人的行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環境的不同程度的影響。個人行為與環境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從小到大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生活在校園中。因此,校園環境對他們行為的影響最為深遠,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校園環境;大學生
校園環境不僅指生活環境、學習環境,也指工作環境和精神環境。每一環境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生活環境主要指寢室環境、食堂環境,寢室是大學生最常居住的地方,是小團體最容易集中的地方,同時也是同輩群體影響較廣的地方。學習環境主要包括課堂氛圍、自習室環境、圖書館環境、班級的學習氛圍,以及學校的學術氛圍。工作環境主要是指同學們的班委工作,團總支、學生會工作,社團,及行政助理、科研助理、助教等工作環境。精神環境主要指學校的整個思想動態和思想工作,同時也包括學生的個人心理環境和精神富足感。
2.1 校園環境對大學生行為的正面影響
為了尋找最適合的學習環境,古有“孟母三遷”的故事,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是學校環境優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一個好的大學就意味著“一人一樹一大師”。但當我們進入校園之時,發現不是這個樣子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校園環境的好壞用這樣的評判標準是否對于每個學校都合理呢?特別是現在的大學擴招后,以前的標準是否現今的事實呢?這是需要我們去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這時候,我們抱持什么樣的心態去看待這個問題尤其重要。良好的校是要老師、學生共同去營造的。
良性的校園環境還代表著我們每一個片區及校園的文化建設,學生干部的培養模式,以及學生能力培養的各個層面。我們需要培養怎樣的學生就需要給學生營造一個怎樣的氛圍,形成正確的引導,讓學生的行為符合我們的校園文化和校風建設。校園文化的塑造需要著眼于細節,也要帶動所有同學去參與、去認可我們的校園文化。除了需要老師的授課之外,也需要做好宣傳工作,讓校訓深入每一個同學心中。學校的主流思想主導著學生的思想方向,也讓大學生的行為跟著思想導向走。
2.2 校園環境對大學生行為的負面影響
惡性的校園環境也對大學生有著不良的影響,校園風氣的惡劣會導致大量的學生出現社會越軌行為。隨著國家和社會日益進步,社會問題不斷出現,特別是近幾年來出現的大學生因為情感問題而自殺或傷人事件日益增多,這些無不與他們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
對于大學生而言,朋輩群體的影響遠大于家人對他們的影響。因此,室風、班風的塑造對于大學生個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優秀的班級可以帶動班上所有的同學同心共事,一起為班級服務,班級凝聚力較強。相對較差的班級就會表現為紀律性差,組織渙散,缺少生機與活力。由于大學生社會經驗較少,心智還不完全成熟,主見性不強,極易受到他人的誘惑。因此,他們在朋輩群體的影響下,往往會犯很多錯誤而不自知。對于一個團隊而言,團隊的氛圍和環境太差,不僅會影響做事的效率,也會讓學生們的拖延癥和惰性增強。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來改變,創造良性的校園環境。
大學生活對于學生來說,更重要的是學習。因此,校園的文化底蘊和學術氛圍對大學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校園文化底蘊依托于校園的歷史、校園的文化基調以及校園文化的倡導方向。校園的歷史我們是無法改變的,文化基調和方向我們可以進行引導,文化底蘊的形成需要所有師生的共同努力。這樣大學生也會在無形之中提升自我的修養和素質,能夠沉著、冷靜地做人和做事。學術氛圍不僅僅依靠學生去聽學術報告,還應該鼓勵大家去多看、多學TED或者其他名校的網上公開課。同時,我們也要營造一個科研的氛圍,讓學生自己申請一些學生科研課題來做,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增強他們的學術能力。
現在每一個大學都有很多學生組織、社團和學生企業,大學生加入這些組織,他們除了能夠積累經驗、獲得成長,也能讓他們在忙碌的過程中忘卻很多煩惱。只要有真心的付出和投入,我相信學生們都能或多或少的有所收獲。因此,不論是經驗的積累,還是精神的富足,都不是依靠他人來給予的,而是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去獲得的。
總之,校園環境更多的是教會大學生如何去做人做事,怎樣處理人際關系,怎樣高效的工作和學習?校園環境也會讓大學生學會培養自我的能力,學會團隊合作,學會與他人共處,具備通用能力,最終成長為自學、自強、自信的優秀青年。
[1] 文曉斐.基于行為心理的大學校園開放空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
[2] 丁笑生.大學生公寓文化建設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3] 徐以師.基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
[4] 羅曉軻.論校園心理環境對大學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08.
[5] 付曉娜.當代大學生校園不良行為及防治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池瑩慧(1989.8-),女,漢,四川內江,學生,在讀研究生,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研究方向:教育原理。
G642
A
1672-5832(2016)01-02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