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月
(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中文系 遼寧 錦州 121000)
中國網絡文學現狀淺析
曹 月
(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中文系 遼寧 錦州 121000)
隨著互聯網熱潮的洶涌澎湃,網絡正在使文學發生深刻的變化。本文介紹了網絡文學的定義、闡述了網絡文學的基本特征與網絡文學的價值所在,并對網絡文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對網絡文學與語文教學提出了建議。
網絡文學;特征;價值;現狀;發展
網絡文學是指“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性和Web交互等信息技術創作出來的,以互聯網為傳播媒介的文學作品”。網絡文學是一種新近出現的文學樣式,它是指以互聯網為發表平臺和傳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連接和多媒體演繹的手段來表現主題,在網上創作發表,供網民閱讀的文學作品、類文學文本及含有一部分文學成分的網絡藝術品,其中以網絡文學原創作品為主。(引自百度百科)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網絡文學其實就是通過網絡進行創作和傳播的文學作品。這種類型的文學樣式由于深受網絡傳播的自身特性影響而改變了普通讀者的閱讀習慣,逐漸成為有著廣大受眾群體的一種文學閱讀模式。通過對其發展過程和現狀的分析,可以有助于我們從更深層次體會折射其中的社會心理,并對其的價值和意義有著較為客觀的考量。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是畸形的,不成熟的。它像是一個剛剛長出的幼苗,還需要他人的呵護。近些年來,中國作協組織眾多知名作家,聯合起點中文網等眾多網絡文學門戶網站,開展了許多評選交流文學作品的活動。體現了傳統作家對網絡文學的支持和鼓勵。
網絡文學是漢語語言文學的一種文學形態,它是基于網絡技術而產生,與傳統文學相比,它擁有與傳統文學相區別的一些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創作主體的平民化。傳統文學的作者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文學素養和較高的寫作水平,深諳文字表達的技巧,其中有不少是職業作家,具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寫作經驗。而網絡文學的創作主體大都是文學愛好者,他們大多未接受過語言方面的專業訓練,是一群地道的大眾網民,其寫作水平保持著真實的原生狀態。
(2)自由化和個性化。由于網絡的虛擬化,人們在網絡中寫作,完全是處在一個沒有任何限制的自由的開創性創作狀態中。寫手們自由地創作,自由地傳播,沒有人要求他寫什么、怎樣寫,也沒有嚴格的選稿標準,在電腦上敲擊鍵盤,然后貼到各大BBS、文學論壇,作品就發表了。與傳統文學相比,網絡文學的寫作,在極大程度上是一種非功利性的寫作,它的流傳是真正個性化的流傳。
(3)符號載體的多樣化與接受方式的多媒體化。文學以語言文字為媒介來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表現心靈世界。但是,網絡文學的語言與傳統文學有著明顯區別。很多網絡文學由于沒有經過正規編輯和審閱制度,一般都是非主流和非規范的文本,主要體現言語的簡短性、文字的符號化和數字化、詞匯的自創性,語言敘述的白話性。同時,網絡由于整合了印刷、廣播、電視等媒介的優勢,實現了文字、圖片、聲音、圖像等傳播符號和手段的有機結合,從而以多媒體方式制作的一些網絡文學作品,在文本中嵌入聲音、圖片和音像資料,刺激和震撼著閱讀者的感官,使閱讀者的感受與印刷類作品的閱讀感受大異其趣。
網絡文學的興盛有著必然性,90年代的商業化浪潮稀釋了傳統文學,新興的力量及精英寫作也由此進入了重新整合和調整。依靠著強大互聯網,依托高科技的支持,網絡文學社已經顯示出了以紙張為載體、印刷技術為依托的傳統文學社無可比擬的巨大的媒體優勢,其價值不可忽視,以下從書寫、閱讀和批評三個方面系統評估網絡文學的價值所在。
(1)新書寫方式的誕生。網絡文學以全民書寫的方式,模糊了文學原有的邊界,這種境況的出現,沖破了傳統文學的樊籬,有助于形成一種大文學觀,不僅使各個社會層面的精神思緒和文化含量得到全方位的表現,而且拓開了文學自身內部的容量和限度,擴大了文學的影響力。不僅如此,以網絡為媒介的文學書寫,還往往以自足自我為基礎,將觸角伸延到影視、話劇、漫畫、音樂、游戲等藝術門類,在彼此融合的過程中,形成新的產業鏈和消費點。
(2)新閱讀形態的形成。網絡媒介改變了人們觀看和閱讀世界的方式,在這里,傳統文學文本中純粹精神性所寄寓的精英化傾向被消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文學作為一種審美愉悅與精神消費并沒有被摧毀,而只是以新的形態出現。這也昭示出了網絡文學在自身展開過程中所彰顯出來的新元素。
(3)新批評空間的開拓。網絡時代的文學寫作還有一個新的特質,那就是批評的即時性、多樣性和交流反饋的互動性的加強。時代的變動以及文學內部的調整和文學自身的位移,給予了當下的網絡文學豐厚的生長土壤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不僅對傳統的文學樣式和文學生產機制構成了沖擊,更為重要的是,網絡文學為整個當代文學的發展進程,提供了諸多的可能性。對于傳統的文學圖書出版機制而言,網絡上的寫作和發表其實更多的是瞬時的、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網絡文學批評亦然,這也是網絡文學區別于以往的文學評論范疇所在。也就是說,文學論壇、文學網站和電子期刊等新媒介的生成,不僅能夠通過特殊的機制化管理和集約型的作品生產、消費途徑,使得網絡文學的傳播和閱讀過程更為順暢,閱讀和觀看的“快感”在這里得到了更大的滿足;而且為文學批評開拓出了新的空間,可以容納更為大眾化和平民性的話語,接受平實、樸素和直接的評論方式,建構多贏和互補的局面,甚至還形成了一種互動式的創作模式,即讀者通過點擊閱讀和論壇式的即時批評,對開放性的作品提出修改建議,進而參與到新文本的再生成過程中。毫無疑問,依托于網絡的文學創作,逐漸從邊緣地位向中心聚攏,成為當代文學寫作和閱讀的重心。隨著歷史的推進,網絡文學的新質還在不斷地涌現,其價值也將得到進一步的發掘。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網絡文學正日益走進人們的閱讀視界,這是一種以網絡為媒介和載體,進行創作、傳播、存儲和閱讀的文學樣式。網絡文學閱讀大軍中中學生占據主力,尤其是使用手機等多媒體便攜設備閱讀網絡文學,更是成為了當前中學生中的時尚。作為一名語文教育者,面對洶涌而至的網絡文學,逃避回絕不是辦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當思考如何充分發揮網絡文學的優勢,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其中的思想,借助網絡文學拓寬語文教學的道路,培養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曹月,女,畢業于渤海大學中文系,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教師。
I200
A
1672-5832(2016)01-02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