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振強 尹海軍 彭 勇 彭曉婕
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重癥胸外傷患者的臨床效果
江振強 尹海軍 彭 勇 彭曉婕
目的 探討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重癥胸外傷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源市人民醫院胸心外科收治的90例重癥胸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46例)和對照組(44例)。觀察組患者采用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行保守療法,比較兩組患者疼痛程度、住院時間、止痛藥物使用次數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術后2 h、24 h、48 h觀察組患者的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止痛藥物使用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重癥胸外傷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減輕機體疼痛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重癥胸外傷;臨床效果
胸外傷是一種以多發性肋骨骨折為主的多發疾病,嚴重者可損傷肺部組織,具有治療難度大、手術風險高、預后差的特點[1]。以往,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吸氧、補液等基礎處理,待病情穩定后,再實施胸帶固定、鎮痛治療,雖可減輕疼痛,但總體效果并不理想[2]。本研究就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重癥
胸外傷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源市人民醫院胸心外科收治的90例重癥胸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46例)和對照組(44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6例,女20例,年齡26~78歲,平均(45.2±2.2)歲;合并癥:顱腦損傷2例,開放性腹部損傷4例,肩胛骨骨折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齡25~77歲,平均(45.1±2.1)歲;合并癥:顱腦損傷2例,開放性腹部損傷3例,肩胛骨骨折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合并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3]納入標準:均經胸部X線、CT檢查確診,以多發肋骨骨折為主;排除標準:手術禁忌、肺部嚴重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腫瘤疾病。
1.3 治療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進行治療,行胸部X線、CT檢查明確病情后,及時行開胸、開腹探查處理。術中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行肋骨骨折內固定,無急診手術指征患者可于入院2~3 d內手術。麻醉方式:均在氣管插管下行全身麻醉處理,除前肋骨折、輕度肺挫傷患者外,均實施雙腔插管,尤其是側臥位手術患者,以預防分泌物進入健康一側氣道。切口選擇:根據胸部X線檢查結果確定骨折部位,以損傷小、視野清晰為原則選擇手術切口。手術體位:前肋骨骨折患者以平臥位為主,并適當墊高側背部;側胸壁、后胸壁骨折患者則采用側臥位。內固定方法:根據患者情況采用不同切口,依次切開相應組織,避免切斷肌肉至胸壁的組織,游離肋骨骨折端,解剖復位;隨后根據患者骨折情況選擇適宜接骨板,固定骨折肋骨,恢復胸壁的完整性;完成胸膜外操作,切勿損傷肋骨間血管組織,以減少副損傷。若臨床操作中出現相對嚴重的血氣胸現象,需先行胸腔探查處理,然后再處理損傷的胸腔組織。手術結束后行常規胸腔閉式引流。若存在復合傷,則需充分考慮患者情況,行聯合術式操作。術后治療:根據患者手術情況確定拔管時間,待患者清醒后,幫助其取半臥位,并鼓勵其盡早下床活動,指導患者咳嗽、排痰,鍛煉肺活量,預防肺部并發癥。術后予以抗生素治療,用藥時間為1周。
對照組患者行保守療法,具體如下:患者入院后,立即給予吸氧、補液等處理,并行胸部X線、CT檢查,明確病情后,行胸帶固定、止痛和霧化吸入處理,并協助患者翻身、拍打背部,引導其行肺活量訓練,以促進損傷肺恢復張力。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疼痛程度、住院時間、
止痛藥物使用次數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對患者入院時2 h、4 h、24 h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總分為10分,0分表示不疼痛,1~4分表示輕微疼痛,5~8分表示中度疼痛,9~10分表示重度疼痛[4]。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疼痛程度比較 入院時,兩組患者的V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 h、24 h、48 h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入院時 2 h 24 h 48 h術后對照組44 7.6±1.26.9±0.9 5.8±1.25.9±1.3觀察組46 7.6±1.25.3±1.0 4.5±1.03.8±0.8 t值 0.040 7.648 6.070 8.977 P值 0.968 0.000 0.000 0.000
2.2 住院時間及止痛藥物使用次數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止痛藥物使用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止痛藥物使用次數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止痛藥物使用次數比較(±s)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d) 止痛藥物使用次數(次)對照組44 18.2±8.3 1.2±0.9觀察組46 11.0±1.7 0.4±0.5 t值 5.525 5.098 P值 0.000 0.000
2.3 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肋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胸部外科疾病,約占總數的90.0%[5]。報道顯示,肋骨骨折可由直接性暴力(如外力撞擊、暴力)所致,骨折部位多于受擊打部位,骨折斷端向內,可損傷胸內臟器;間接性暴力(如胸部受到嚴重擠壓),造成的肋骨向外,易損傷胸壁軟組織,造成血腫;另外,當肋骨發生骨質
疏松、骨質軟化等病理性變化后,可出現病理性骨折[6]。因重癥胸外傷患者常伴有多根肋骨骨折,且常合并肺挫傷、血氣胸等,因此治療難度較大[7]。其肋骨前端、后端均出現不同程度的骨性連接現象,可嚴重破壞胸廓穩定性、完整性,產生反常性呼吸運動,使骨折端來回移動,刺激肋間神經,明顯降低潮氣量[8-9]。以往,臨床針對該病癥多采用胸帶加壓固定、氣管內加壓固定等保守療法,但并發癥多、治療時間長、預后差,還可增加患者疼痛程度,骨折錯位性愈合可導致患者出現畸形,影響機體美觀。因此探究有效的療法非常必要[10]。
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可盡快恢復胸廓完整性、穩定性,減少骨折端對肋間神經的壓迫,改善呼吸疼痛癥狀,幫助患者自行排痰,改善呼吸功能,預防并發癥,提高療效[11-12]。余龍海等[13]報道顯示,以往臨床借助鋼絲、鋼板等固定器械治療肋骨骨折患者,可誘發骨髓炎等病癥。本研究所使用的全肽接骨板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抗腐蝕性,操作簡便、醫療費用低,適用于基層醫院。在胸膜外固定處理中使用全肽接骨板更加安全、可靠,不會影響肋間血管、神經,可縮短手術時間,無需再次手術取出,不會干擾CT、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即使需要取出,簡單的偏口鉗即可完整取出[14]。
本研究結果表明,術后2 h、24 h、48 h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可能與術中使用接骨板、手術時間短有關;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手術時間和止痛藥物使用次數均優于對照組,提示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預防并發癥發生。
綜上所述,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重癥胸外傷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減輕機體疼痛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 楊紅坡,師蘋,李哲恒,等.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在重癥胸外傷治療中的研究與應用[J].河北醫學,2014,20(6)∶928-931.
[2] 張子騰,艾仕文,胡志亮,等.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與保守治療在重癥胸外傷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比較[J].醫學綜述,2016,22(6)∶1198-1200.
[3] 畢克毅,王志強,王俊杰,等.重癥胸外傷93例救治體會[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3)∶56-58.
[4] 麻鵬凌,王先榮,田忠,等.重癥胸外傷38例臨床治療體會[J].包頭醫學,2010,34(4)∶208-208.
[5] 岳凱濤.重癥胸外傷患者87例臨床診斷與治療研究[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13)∶50-51.
[6] SM Hakim,FS Latif,SG Anis.Comparison between lumbar and thoracic epidural morphine for severe isolated blunt chest wall trauma∶a randomized open-label trial[J].Journal of anesthesia,2012,26(6)∶836-844.
[7] 陳超,倪志林.52例重癥胸外傷的治療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 2012,9(8)∶207-208.
[8] 隋鐵泉,張志偉,楊洋,等.同期肋骨內固定手術治療胸外傷合并多發肋骨骨折[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4,30(1)∶14-16.
[9] 李少民,周斌,姜建濤,等.早期手術治療重癥胸外傷的臨床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1,40(6)∶688-690.
[10] 張強,張文剛.急重癥胸外傷的早期診斷和救治方法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11)∶56-56.
[11] 李陽.淺談急性重癥胸外傷68例的救治體會[J].醫學信息,2012, 25(2)∶477-478.
[12] 李秋澤,孫立東,寇衛軍.高齡重癥胸外傷救治1例[J].實用醫藥雜志,2014,31(12)∶1118-1118.
[13] 余龍海,秦營,楊玉,等.急性期重癥胸外傷32例治療體會[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2,5(4)∶341-342.
[14] 楊紅坡,師蘋,張海紅,等.肋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重癥胸外傷的效果評價[J].河北醫學,2015,21(4)∶612-615.
R683.1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1.060
河源市人民醫院,廣東河源 5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