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蘭
綜合睡眠護理干預對腦梗死伴睡眠障礙患者的影響
葉 蘭
目的 探討綜合睡眠護理干預對腦梗死伴睡眠障礙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遼寧省遼陽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88例腦梗死伴睡眠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睡眠護理干預,比較兩組不同護理方式對患者的影響。結果 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睡眠障礙、催眠藥物、睡眠效率、入睡時間、睡眠時間、日間功能、睡眠質量評分及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總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觀察組患者睡眠障礙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腦梗死伴睡眠障礙患者實施綜合睡眠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促進腦卒中康復,且可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合睡眠護理干預;腦梗死;睡眠障礙;護理滿意度
睡眠障礙是腦梗死的常見并發癥,出現睡眠障礙患者生命質量會顯著下降,并且嚴重的睡眠障礙會影響患者病情康復,雖然采用藥物治療可以緩解癥狀,但易出現不良反應[1]。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質量,也可提升其生命質量[2]。但是,常規護理無法顧及患者睡眠,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治療護理所需。而綜合睡眠護理干預是一種針對睡眠的先進護理方法,較常規護理更具優勢,本研究就綜合睡眠護理干預對腦梗死伴睡眠障礙患者的影響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腦梗死伴睡眠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符合第4屆全國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3];意識清醒,語言交流正常;首次發病;生命體征平穩;均符合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智能障礙;精神疾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3例,女11例,年齡56~72歲,平均(62.2±2.1)歲;對照組患者中,男34例,女10例,年齡55~70歲,平均(61.8±2.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定時巡視病房,保持病房安靜,確保其睡眠充足,嚴格遵照醫囑用藥,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綜合睡眠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不良情緒的起源,以及出現睡眠障礙的原因,為患者行心理疏導,指導患者放松心情,保持良好心態。可以通過聽輕音樂、看娛樂雜志等方式放松心情,同時可以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鼓勵家屬協助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給予其更多的關心和安慰。②環境護理:保持病房安靜,減少噪聲侵襲,同時調整病房內溫度和濕度,避免光源侵擾,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③針對性護理:為每例患者制訂針對性睡眠計劃,可通過白天適量運動,增加自身疲憊感,定時就餐及作息,以確保夜間更易入睡。對于夜間易失眠的患者,則指導患者睡眠前保持良好心情,放松身體,可以在睡前采取飲熱牛奶、洗熱水澡、泡腳等安眠方式,促使患者較快入睡。熱牛奶要切忌超過半杯,洗熱水澡及泡腳應注意熱水溫度,避免水溫過低或過高。
1.3 觀察指標 ①護理3個月后,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對兩組患者睡眠質量進行評估,包括19條自我評定問題(0~3分7個因子)、5條由睡眠同伴進行評定問題,總分為0~21分,分值越低,睡眠質量越好[4]。②睡眠障礙改善評定標準:明顯改善:白天睡眠時間在2 h以內,晚上睡眠時間在6 h以上;改善:白天睡眠時間在6 h以內,晚上睡眠時間為4~6 h;未改善:與上述不符。總改善率(%)=(明顯改善例數+改善例數)/總例數×100%。③護理滿意度評定標準: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調查,非常滿意:8~10分;滿意:4~7分;不滿意:0~3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
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PSQI各項評分比較 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睡眠障礙、催眠藥物、睡眠效率、入睡時間、睡眠時間、日間功能、睡眠質量評分及PSQI總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3個月后PSQI各項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3個月后PSQI各項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睡眠障礙 催眠藥物 睡眠效率入睡時間對照組 44 2.7±0.5 2.82±0.39 2.6±0.72.9±0.7觀察組 44 2.3±0.9 1.54±0.23 2.1±0.62.4±0.6 t值 3.1702 8.6336 3.77723.3725 P值 <0.05 <0.05 <0.05<0.05組別 例數 睡眠時間 日間功能 睡眠質量PSQI總分對照組 44 2.6±0.7 2.8±0.5 2.8±0.618.8±1.6觀察組 44 2.2±0.7 2.4±0.6 2.3±0.815.1±3.0 t值 2.9678 2.4282 3.7098 25.4961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睡眠障礙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睡眠障礙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睡眠障礙改善情況比較[例(%)]
2.3 護理總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腦梗死作為一種常見而危險的疾病,已成為臨床研究熱點,而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也同樣重要,適宜而精心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質量[5]。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綜合睡眠護理是一種較為先進的護理方法,也是非藥物干預患者睡眠障礙的一種[6],可有效緩解睡眠癥狀。其主要根據患者的不良睡眠習慣或不良情緒,給出有建設性的睡眠計劃調整方案,旨在針對患者睡眠出現的問題,制訂規律的睡眠時間,并給予嚴格的限制,將生物鐘恢復至正常,恢復有節律的睡眠,改善睡眠障礙。其中心理護理主要針給患者焦慮以及抑郁心情,緩解不良情緒給患者睡眠帶來的干擾。而環境護理旨在為患者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減少外界干擾對患者睡眠質量造成的影響。對于規定時間無法入眠的患者,應鼓勵其進行適當運動,以疲勞感促進入眠。同時,配合飲食護理、作息時間表等方式改善患者睡眠時間。對于夜間失眠患者,可以通過熱水澡、飲用牛奶等幫助患者入眠。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睡眠障礙、催眠藥物、睡眠效率、入睡時間、睡眠時間、日間功能、睡眠質量評分及PSQI總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者睡眠障礙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綜合睡眠護理對患者睡眠障礙有著明顯的改善作用。而綜合睡眠護理的研究也有相關報道,丁淑萍[7]的研究獲得了與本研究相似的結果,雖然該研究中并未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直接觀察,但通過患者住院時間等數據也獲得了綜合睡眠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睡眠恢復有效的結論。需注意的是,綜合睡眠護理實施較為簡單,幾乎對所有患者均適用,并且尚具有發展空間,結合其他護理方法如有氧運動、食療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
綜上所述,對腦梗死伴睡眠障礙患者實施綜合睡眠護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促進腦卒中康復,且可提高護理滿意度。
[1] 鐘球.心理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住院病人睡眠質量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2,29(6)∶1115-1116.
[2] 薛衛紅.心理護理干預對40例急性腦梗塞病人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3,23(7)∶3865-3865.
[3] K Kario,Y Yano,T Matsuo,et al.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morning platelet aggregation,and 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lder Japanese hypertensive patients[J].Journal of hypertension,2011,29(12)∶2433-2439.
[4] 岑曉婷,陳曉君,吳美芳,等.腦梗塞患者睡眠障礙分級護理管理與病情康復[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4)∶169-170.
[5] 陸燕敏,薛華承.腦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睡眠障礙的護理[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2(10)∶202.
[6] E Sunami,K Usuda,Y Nishiyama,et al.A preliminary study of fluvoxamine maleate on depressive state and serum melatonin levels in patients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J].Internal Medicine,2012,51(10)∶1187-1193.
[7] 丁淑萍.睡眠障礙腦梗塞患者實施睡眠分級護理的臨床康復效果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16)∶142-143.
R473.74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1.066
遼寧省遼陽第四人民醫院,遼寧遼陽 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