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桂英
無縫隙護理在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時桂英
目的 探討無縫隙護理在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HD)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遼寧省普蘭店市中心醫院收治的66例老年CH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護理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無縫護理組,各3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無縫護理組患者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心絞痛改善情況、生命質量及心血管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無縫護理組患者心絞痛穩定狀態、發作情況、疾病認知度、軀體活動受限程度、治療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護理后,無縫護理組患者生理功能、生命活力、社會功能、總體健康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無縫護理組患者心血管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CHD患者實施無縫隙護理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心絞痛癥狀,提高患者生命質量,降低心血管不良反應發生率。
老年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無縫隙護理;生命質量;預后效果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CHD)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現階段,臨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以控制和預防為主,而護理干預在老年CHD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隨著護理模式轉變,新型無縫隙護理模式已逐漸受到護理人員和患者的喜愛。無縫隙護理是指對患者從入院至康復出院期間實施一體化護理干預措施,提供完整、細致的護理服務,從而提高護理效果。本研究就無縫隙護理在老年CHD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CH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心臟病學會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2],按護理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無縫護理組,各3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17例,女16例,年齡61~78歲,平均(70±6)歲,病程3~13年,平均(9.8±2.6)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3例,Ⅲ級10例,Ⅳ級10例。無縫護理組患者中,男18例,女15例,年齡60~77歲,平均(70±5)歲,病程2~12年,平均(9.8±2.3)年;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12例,Ⅲ級11例,Ⅳ級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實施心電監護、高流量氧療、溶栓等常規治療。同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基礎護理、用藥指導、健康宣教、飲食護理等。無縫護理組患者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如下。
1.2.1 建立無縫隙護理小組 護理小組根據護理人員年紀老、中、青進行合理分配,每組由1名護士長負責,并配備高級護理人員1名、責任護士3名。由臨床醫師和護理人員共同管理,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和護理人員具體工作能力,對患者進行專人護理。所有護理人員信息公開,便于患者及時提出建議。
1.2.2 護理安排 應保持24 h實時監護,以保證護理的安全性和不間斷性。
1.2.3 護理內容 對患者基本情況、生活習慣、病情、心理狀況以及對疾病的認知度等進行綜合評估,由護理小組共同制訂個性化護理方案。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積極做好并發癥預防工作;根據患者病情,制訂護理監督計劃,每小時巡視1次并簽到,防止護理人員因疏忽而忘記巡視。重視各
護理班次交接及其配合,保證護理信息同步,病情資料準確,同時夜班護理人員應做到勤問、勤聽、勤觀察,并做好夜間細節護理;重視健康宣教,宣教過程中應采用普通話,語氣溫和并反復多次進行,以指導患者健康飲食、合理運動,及時疏導不良心理情緒,提高患者自信心,待情緒良好恢復后可進行進一步宣教;重視病房消毒工作,注意開窗通風;重視常規干預細節護理,合理調節飲食,保證維生素、蛋白質每日攝入量,注重飲食多樣化;護理人員指導家屬為患者按摩腹部,以促進胃腸蠕動和排便,減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絞痛發生概率。
1.3 觀察指標 采用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AQ)和健康調查簡表(SF-36)對患者心絞痛情況和生命質量進行評估,并記錄心血管不良反應發生情況。SAQ主要包括心絞痛穩定狀態、發作情況、疾病認知度、軀體活動受限程度、治療滿意度[3],評分越高表明患者心絞痛癥狀改善越明顯。SF-36包括生理功能、生命活力、社會功能、總體健康,評分越高患者生命質量越好[4]。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SAQ評分比較 無縫護理組患者心絞痛穩定狀態、發作情況、疾病認知度、軀體活動受限程度、治療滿意度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Q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SAQ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心絞痛穩定狀態發作情況疾病認知度軀體活動受限程度治療滿意度對照組 33 76±4 78±4 58.1±2.0 62±3 70.3±2.5無縫護理組 33 88±6 92±6 73.2±2.9 80±4 86.3±4.5 t值 9.763 11.231 24.657 20.924 17.76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護理前后SF-36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生理功能、生命活力、社會功能、總體健康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護理后,無縫護理組患者生理功能、生命活力、社會功能、總體健康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F-36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F-36評分比較(分,s)
組別 例數護理前護理后 護理前護理后生理功能 生命活力對照組 3360±3 74±4 61±576±4無縫護理組3360±4 87±5 62±488±4 t值 0.178 13.018 1.01511.665 P值 >0.05 <0.05 >0.05<0.05組別 例數護理前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社會功能 總體健康對照組 3354±367±3 42.0±2.962±4無縫護理組3352±380±4 41.2±2.078±4 t值 1.92813.702 1.372 17.938 P值 >0.05<0.05 >0.05 <0.05
2.3 心血管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無縫護理組患者心血管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血管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CHD是指因冠狀動脈血管病變出現粥樣硬化從而致使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而壞死[5],其可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為現階段導致我國老年患者殘疾甚至病死的重要原因之一[6-7]。目前,臨床治療尚無法治愈,主要以控制預防為主。給予CHD患者細致的臨床護理是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對改善其生命質量和預后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無縫護理模式是一種以現代護理為基礎的新型護理模式,主要是以患者滿意度和服務需求為護理出發點,從根本上排查護理中的縫隙、問題,給予患者全方位細致完整的護理服務[8-9]。
本研究結果顯示,無縫護理組患者SAQ各項評分、心血管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與對照組相比,優勢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無縫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CHD患者病情,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10]。通過無縫護理中的健康教育、自我護理教導、用藥指導能有效提高患者對疾病和基礎護理知識的認知,便于自我護理,且有助于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消除不良情緒,進而改善其預后和生命質量[11-12]。本研究采用SF-36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命質量進行評估發現,護理后無縫護理組SF-36各項評分與護理前相比均有明顯提高,且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實施無縫隙護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命質量,臨床價值顯著。
綜上所述,對老年CHD患者實施無縫隙護理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心絞痛癥狀,提高患者生命質量,降低心血管不良反應發生率。
[1] 袁小榮.綜合護理干預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12)∶149-150.
[2] 王學會.整體護理及健康教育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3)∶71-72.
[3] 劉靜.優質護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2)∶131-132.
[4] 劉云.分期健康教育小卡片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9)∶160-161.
[5] 李文華.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施行無縫隙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0)∶280-281.
[6] 顧娟.無縫隙護理在老年冠心病病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護理,2015,13(36)∶3682-3684.
[7] 喬翔.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2)∶248.
[8] 蔡津津.無縫隙護理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控制及預后的效果[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5,24(2)∶204-206.
[9] KD László,I Janszky,S Ahnve.Anger expression and prognosis after a coronary event in wome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0,140(1)∶60-65.
[10] MS Player,VA Diaz,CJ Everett.Moderate alcohol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risk of insulin resistance among individuals with vitamin D insufficiency[J].Nutrition,2010,26(1)∶100-105.
[11] G Nucifora,JV Schuijf,M Bertini,et al.Incremental value of subclinical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erican Heart Journal,2010,159(1)∶148-157.
[12] 張長芝.探討冠心病危險因素的評估在臨床診斷中的價值[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2)∶106-107.
R473.54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1.067
遼寧省普蘭店市中心醫院,遼寧大連 116200
時桂英(1978.12-),本科學歷,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老年病學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