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影,酈珍芳
(鎮江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江蘇212001)
·護理探討·
預見性護理在急診高危孕產婦院內轉運中的應用*
張劍影,酈珍芳△
(鎮江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江蘇212001)
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在急診高危孕產婦院內轉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該院2015年1~6月需院內轉運的急診高危孕產婦94例設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轉運;2015年7~12月需院內轉運的急診高危孕產婦102設為觀察組,采用預見性護理進行轉運。比較兩組孕產婦院內轉運時間,并對轉運中不良事件發生率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等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觀察組孕產婦院內轉運時間、轉運中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急診高危孕產婦院內轉運中應用預見性護理可有效縮短轉運時間、降低轉運途中不良事件發生率,且提高了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優化了醫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護理工作; 護理方法學研究; 急救; 妊娠,高危; 病人轉送
妊娠分娩是一個生理過程,但病情變化迅速,對技術要求高,轉運風險大,交接過程多[1],急救護理稍有疏忽,就可能危及孕產婦及胎兒生命安全。院內轉運是急診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高危孕產婦經急診科早期搶救和相應處理后需轉運至其他科室完成診斷性檢查、分娩、手術和住院等進一步治療。在轉運途中往往會因病情變化、儀器設備故障及與相關科室溝通不良等增加了高危孕產婦轉運風險[2]。預見性護理又稱為超前護理,是護士在實施護理前和護理過程中根據疾病發展規律、變化特點預測可能發生的或潛在問題,確定護理重點,并給予提前干預,以此提高護理質量[3]。院內轉運成功與否取決于醫護人員的綜合能力,轉運時間雖不長,但對孕產婦的進一步救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院急診科2015年7月以來開展預見性護理,為急診高危孕產婦的轉運贏取了救治時間,確保了急救工作安全、高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2015年1~6月需院內轉運的急診高危孕產婦94例設為對照組,2015年7~12月需院內轉運的急診高危孕產婦102設為觀察組。對照組孕產婦年齡19~38歲,平均(25.83±4.23)歲;孕周34+3~41+2周。觀察組孕產婦年齡20~42歲,平均(27.90±4.82)歲;孕周35+1~41+3周。兩組孕產婦年齡、孕周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轉運。觀察組采用預見性護理進行轉運,具體方法如下。
1.2.1.1 轉運前預見性評估 轉運前對孕產婦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包括呼吸、循環、神經系統等,監測各項生命體征及產科相關情況,如胎心、宮縮、宮口、陰道流血等,預見性考慮轉運途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做好充分準備及必要的預處理,以確保轉運途中母嬰安全。本院護理部在傳統危重癥護理交接單基礎上設計制定了急診孕產婦護理交接單,詳細記錄轉運前后孕產婦生命體征、管道及專科情況等,使多科醫護人員能動態、全程地掌握孕產婦病情變化[4]。
1.2.1.2 轉運前準備 (1)護送人員準備:根據孕產婦病情合理安排醫生、護士、擔架員負責高危孕產婦的轉運,負責轉運的醫生、護士必須具有一定的搶救危重患者臨床經驗和應急處理問題的能力。(2)急救藥品、儀器準備:根據孕產婦病情準備轉運必需的藥品和儀器。確保急救藥品數量、質量完好,儀器設備性能良好,均處于備用狀態。(3)患者及家屬準備:轉運前向患者及家屬交代病情,解釋轉運目的、轉運途中存在的風險及應急處理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字[3]。(4)轉運前通知相關科室準備:轉運前與接收科室電話溝通,告知病情,通知其做好充分準備,確認接收方已做好接收準備后方可轉運。(5)電梯準備:提前聯系轉運用電梯,選好正確路線與工具,確保轉運通道通暢,避免不必要的等待,而增加轉運風險。
1.2.1.3 轉運中監護 轉運途中護士始終站在孕產婦頭側,嚴密觀察其生命體征、面色、意識、瞳孔變化、宮縮及陰道流血、胎心變化等,并做好相關記錄。在轉運過程中盡可能保持監測、治療的連續性[5],如保持各種管道通暢,防止其折疊、受壓。運送中護士應給予孕產婦安慰、鼓勵、指導等心理護理可減輕其緊張、恐懼和不適,提高醫患配合。若病情突變應立即就地搶救,必要時暫停轉運,并通知附近科室和急診科醫護人員前來協助搶救,以此取得配合和爭取救治時間。
1.2.1.4 轉運后交接 到達接收科室將孕產婦安置妥當后與該科室醫護人員進行詳細交接以保持治療、護理的連續性[6]。交班護士應詳細介紹孕產婦目前的主要問
題、輔助檢查陽性指征、用藥情況等。在床邊交接時應注意應用保護性語言,避免交接內容對孕產婦情緒和心理造成不良影響。接收護士檢查核實孕產婦當前情況后記錄在交接單上并雙方書面簽名確認[4],以此加強轉運交接環節管理,提高護理質量。
1.2.2 評價指標 觀察比較實施預見性護理前后高危孕產婦院內轉運時間、轉運中不良事件(包括管道阻塞或脫落、供氧中斷、轉運途中分娩等)發生率及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等。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產婦院內轉運時間比較 觀察組孕產婦院內轉運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產婦院內轉運時間比較[n(%)]
2.2 兩組孕產婦院內轉運中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孕產婦院內轉運中管道阻塞或脫落、氧供中斷、轉運途中分娩等不良事件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產婦院內轉運中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n(%)]
隨著“二胎”政策的執行,高危孕產婦數量逐年上升,其病情復雜、變化迅速,且并發癥多,轉運中存在風險,要求醫護人員具備風險意識,轉運中做到嚴密觀察、有效搶救和采取預見性護理措施[7],以防治高危孕產婦轉運途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有效提高急救護理質量。
由表1可見,觀察組高危孕產婦中轉運時間低于10min者明顯多于對照組,而轉運時間大于20 min者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預見性護理可有效縮短高危孕產婦院內轉運時間,為高危孕產婦進一步診治贏得了時間。由表2可見,觀察組孕產婦院內轉運中管道阻塞或脫落、氧供中斷、轉運途中分娩等不良事件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應用預見性護理,提出急診高危孕產婦院內轉運中現存的或潛在的護理安全問題,確定護理重點,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保證護理安全。預見性護理還能提升高危孕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由表2可見,對照組孕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87.2%,觀察組為96.1%,同比增長了8.9%,提示預見性護理實施充分調動了護士的主觀能動性,改變了被動工作方式,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急診護士工作水平,讓孕產婦及家屬感受到安全感,從而提高了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危重患者轉運是搶救危重患者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監護、治療、護理過程[8]。預見性護理的核心是轉運前全面評估、充分準備;轉運中監護,有效應對;轉運后全面交接。在急診高危孕產婦院內轉運中實施預見性護理可有效縮短轉運時間,提高急救效率;有效降低轉運途中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治療質量;有效改善孕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優化醫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周月建.標準化溝通方式在產科分娩孕婦轉交接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25):3091-3093.
[2] 錢麗珍.急診危重患者院內轉運的安全隱患和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2(9):94-95.
[3] 彭習蘭.循證護理與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71-273.
[4] 酈珍芳,王芝,馮薇.急診孕產婦護理交接單的設計與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12):169-171.
[5] 孫遲,吳潔華.院內轉運風險及其規避措施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1):981-983.
[6] 劉玉群,伍慧紅.急診患者院內轉運護理交接班完整性分析[J].廣州醫藥,201l,42(4):78-79.
[7] 榮再香,李雪英,李艷華.預見性護理程序在顱骨缺損伴腦積水同期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8):42-44.
[8] 張靜,周海萍,黃麗麗.急診危重患者院內安全轉運的護理探討[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2):619-620.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2.041
B
1009-5519(2016)22-3519-02
2016-07-30)
江蘇省鎮江市科技支撐計劃指導性項目(FZ2014039)。
△通訊作者,E-mail:24810196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