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萍,陳艷芝
(1.重鋼總醫院血透室,重慶400081;2.潼南縣人民醫院,重慶402660)
定人健康教育模式在血液透析中的應用
廖 萍1,陳艷芝2
(1.重鋼總醫院血透室,重慶400081;2.潼南縣人民醫院,重慶402660)
目的 觀察在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應用定人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 將重鋼總醫院血透室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0例分為七組,每組10例。由7名護士各分管一組,每名護士對分管患者進行系統化、個體化健康教育。觀察比較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滿意率、健康教育內容知曉率等的差異。結果 通過固定護士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患者滿意率、健康教育內容知曉率均明顯高于健康教育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使護士和患者之間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系,通過二者及時、有效的溝通,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結論 定人健康教育模式是患者獲取有關血液透析知識的有效途徑,使患者能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尿毒癥相關并發癥發生率。
健康教育/方法; 腎透析/護理; 對比研究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療尿毒癥的主要手段,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隨著透析時間延長,透析各種并發癥也相繼出現,影響患者透析效果和生活質量。在很多情況下血液
透析患者生活質量下降與其缺乏相關知識具有很大關系。針對這種情況,護士需對透析患者及家屬進行系統、動態的健康教育,將健康教育貫穿整個透析治療中,從而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延長透析患者生存時間。有研究表明,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對提高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至關重要[1]。因此,如何提高健康教育質量、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定人健康教育的優點在于長期接觸可使護士對所管理患者的疾病特點、心理、家庭及家屬的需求有所了解,從而可為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重鋼總醫院血透室采取定人健康教育模式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重鋼總醫院血透室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男性患者年齡30~82歲,平均(57.62±1.24)歲;女性患者年齡46~84歲,平均(66.64±1.01)歲。原發病:高血壓腎病21例,糖尿病腎病26例,腎性貧血2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7例,痛風3例,多囊腎1例。
1.2 方法
1.2.1 定人健康教育模式 護士長將70例患者分為七組,每組10例。由7名護士各分管一組,每名護士均有一本用于記錄健康教育內容的筆記本。主管護士根據自己所管患者性別、病情、性格、文化程度、年齡、職業等不同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同時,針對自己所管理患者出現的個別問題隨時進行健康教育,并做好記錄。宣教方式采取書面指導、發放小冊子、口頭指導、演示指導、定時請專家講課和每周專家病房查房、開展腎友會、鼓勵患者間交流透析經驗等。其中口頭指導是采用最多的宣傳方式。健康教育對象為患者及家屬。具體健康教育內容如下。
1.2.1.1 透析前宣教內容 (1)心理指導:尿毒癥患者長期受疾病折磨,透析期間出現食欲下降、睡眠差等,容易產生消極心理,護士應做好解釋工作;(2)內瘺的評估:評估內容包括皮膚情況、內瘺震顫情況、有無血管瘤或狹窄形成等,若有異常禁止穿刺,并給予相應處理;(3)出血的觀察:詢問患者有無出血,如皮膚有無瘀青、牙齦有無出血、大便顏色、有無跌倒等。
1.2.1.2 透析中宣教內容 (1)飲食宣教:作為主管護士要了解患者飲食習慣和自身家庭環境,宣教每天蛋白質、熱量補充的重要性,有針對性地進行宣教。(2)干體質量控制:要患者了解控制干體質量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隨季節變化增減衣物、進食情況等自己的干體質量也要隨之調整,最好家里備體質量計,每天在固定時間、用同一個體質量計監測體質量1~2次,以透析期間體質量增加不超過原體質量的5%為宜,以免增加透析并發癥發生率。(3)內瘺宣教:向患者介紹內瘺的重要性并熟悉內瘺管的用途,保持瘺管暢通。告知不要在建瘺側肢體采血、測血壓、靜脈滴注、提重物等,不穿袖口過緊的衣服,不要用力抓撓內瘺口,注意睡眠姿勢,避免瘺側肢體長時間受壓。防止外力摩擦損傷,可戴護腕保護內瘺。(4)深靜脈置管宣教:深靜脈置管作為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一般不宜作為他用,如靜脈滴注、采血進行化驗檢查等。若在緊急搶救時使用,使用后必須按血液透析后導管處理要求封管,以防阻塞。
1.2.1.3 透析后宣教內容 (1)拔針后內瘺的護理:壓迫穿刺點力度適度,以穿刺點不出血且能捫及內瘺口處有震顫音為宜。壓迫時間因人而異,一般壓迫15~20min,不超過30 min,針對個別容易出血的患者壓迫時間可適當延長。教會患者監測內瘺是否通暢的方法。每天2次對內瘺側肢體進行濕熱敷有助于活血化瘀和延長瘺管壽命。指導患者根據穿刺處情況擦喜療妥藥膏,促進局部血液循環。(2)深靜脈置管宣教:主管護士要教會患者及家屬在家中對管道的自我護理。洗臉或洗澡時不要沾濕導管周圍皮膚及敷料,保持局部干燥、清潔。一旦潮濕應立即更換。患者活動和睡眠時避免壓迫導管以防血栓形成和血管壁損傷,穿、脫衣服時要保護好導管,以免將導管拉出引起出血。一旦發生導管脫落應立即壓迫止血,并立即就診。(3)體質量監測:透析結束后再次監測體質量,告知患者本次透析的脫水量,在家控制好水、鈉的攝入。每天體質量增長以不超過1 kg為宜。(4)提高患者依從性:告知患者下次血液透析的具體時間,如患者臨時有事耽擱,不能來院透析,提前打電話通知,同時,告知患者科室的電話號碼。
1.2.2 評價方式
1.2.2.1 自查 科室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每月調查1次,由主管護士根據自己所管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掌握程度不定時以口頭提問方式評價患者及家屬健康教育內容掌握情況,并做好記錄。對患者容易淡忘的內容進行強化、補充,以確保健康教育效果。
1.2.2.2 問卷調查 護士長固定指派2名護士分別負責每月滿意調查表(包括滿意、較滿意、不滿意3項指標)的測評和每季度健康教育內容知曉情況(包括知曉、基本知曉、不知曉3項指標),采取問卷式調查,從而判斷患者對血液透析有關知識掌握程度和宣教內容落實情況。患者滿意率=(滿意例數+較滿意例數)/可評價病例數×100%。健康教育內容知曉率=(知曉例數+基本知曉例數)/可評價病例數×100%。
1.2.2.3 抽查 護士長不定時與患者及家屬交流,從而了解健康教育效果,發現教育中的不足,及時彌補。制定整改措施。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固定護士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后患者滿意率、健康教育內容知曉率明顯高于健康教育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并使護士和患者之間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系,通過二者及時、有效的溝通,提高了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

表1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滿意率、健康教育內容知曉率比較(n=70)
3.1實施定人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患者滿意度的提高 健康教育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有評價的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覺采納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改善、維持和促進人體健康[2]。血液透析是一個長期、甚至終身的治療過程,在這過程中患者存在各種心理問題和經濟壓力,對醫護期望值較高。針對這種情況,科室護士及時的健康宣教滿足了患者及家屬對有關疾病知識的需求,同時,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加了患者及家屬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也促進了護士與透析患者之間的交流,增強了團隊協作精神,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而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3]。同時,護理工作不單是指祛除患者生理上的疾病,還包括給予患者精神上的呵護、心理上的寬慰和行為方式上的指導,人道地滿足其身體、心理、社會、精神方面的需求[4]。從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工作水平和患者滿意度。
3.2 實施定人健康教育模式可促使醫護人員綜合素質的提升 隨著社會進步和醫療保健制度的改革,患者對健康教育需求也不斷增加,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對透析后相關信息的需求程度更高[5]。因此,在健康教育過程中醫務人員必須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新技術、積累社會和心理等知識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只有掌握了更多有關血液透析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為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同時,有利于護理隊伍專業素質的不斷提高。
3.3 實施定人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血液透析有關知識的認知水平 有研究表明,大多數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迫切需要醫護人員對其實施健康教育[6]。可使患者及家屬掌握更多的健康信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信心,積極配合各種治療,同時,避免了許多影響血液透析的不利因素。有研究顯示,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疾病康復、預后[7]。
3.4 實施定人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治療和護理的開展 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實施合理、準確的健康教育,不僅可達到或維持患者良好營養狀態、防止或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目的,還可改善透析效果,增強患者適應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能力[8]。讓每例患者擁有自己的責任護士,使患者具有強烈的歸屬感[9]。從而大大提高了患者遵醫行為,調動了患者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護理、治療過程,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能正確面對透析治療[10]。
總之,透析患者接受透析年限越長越容易產生麻痹大意思想,放松飲食、液體與藥物攝入的嚴格控制[11]。定人健康教育模式克服了這一缺點,對患者實行個體化宣教,使患者認識到自己所患疾病的特點及血液透析的重要性,從而提高患者依從性和滿意度。
[1] 王琴,李紅,鄧麗容,等.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院外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J].全科護理:中旬版,2011,9(12):3296-3297.
[2] 王慧賢.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護患關系的重要環節[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3):54-55.
[3] 嵇紅芳.臨床護理路徑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下旬版,2010,26(5):74-75.
[4] 唐榮珍.人文關懷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上半月版,2009,6(7):23-25.
[5] 石元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調查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18):2792-2793.
[6] 曹瑞顏,劉玉清.個體化健康教育對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8):39-41.
[7] 蔡煒,丁雪青,黎靜紅.健康教育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0,21(9):151-152.
[8] 王敬娟.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實施健康指導的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3):340-341.
[9] 符霞,葉錫蘭,陳新紅,等.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對血液透析病人營養管理的促進作用[J].護理研究:上旬版,2012,26(12):3207-3209.
[10]周麗娟,蔡雷,包秀芹.分層次健康教育在不同透析年限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1):3782-3784.
[11]莫家榮.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依從性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中旬刊:學術版,2010(8):9-11.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2.046
B
1009-5519(2016)22-3528-03
2016-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