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代飛 王英琴
(廣東海大集團檢測中心,廣東 廣州511400)
改進國標法測定動植物油脂碘值的探討
邱代飛 王英琴
(廣東海大集團檢測中心,廣東 廣州511400)
本文對GB/T5532-2008動植物油脂碘值的測定方法進行了改進,通過減少試劑用量,對改進法及其反應時間進行驗證,并和國標法比對試驗,其測定結果與國標法吻合,得出改進方法能夠大大地降低檢測成本,檢測結果準確可靠,適合日常檢測。
改進國標法;碘值;測定
油脂是動物必需脂肪酸如亞油酸(18︰2,n-6)和α-亞麻酸(18︰3,n-3)的來源,還能提供能量給動物,增進飼料的適口性,攜帶脂溶性維生素等。油脂的碘值就是在油脂上加成的鹵素的質量(以碘計),又作碘價,即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質量(以克計)。由于油脂內均含有一定量的不飽和脂肪酸,無論是游離狀還是甘油酯,都能在每1個雙鍵上加成1個鹵素分子。這個反應對檢驗油脂的不飽和程度非常重要。碘值越高,說明油脂的不飽和度越大,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越高,越容易被氧化而引起油脂的酸敗變質;碘值越低,則油脂熔點越高,常溫下就越接近固體。
由于組成每種油脂的各種脂肪酸的含量都有一定的范圍,因此,油脂吸收鹵素的能力就成為它的特征常數之一。各種油脂的碘價大小和變化范圍是一定的,因此,通過測定油脂的碘價,有助于了解它們的組成是否正常、有無摻雜使假等。所以碘價的測定在油脂日常檢測中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測定碘值的方法很多,如氯化碘-乙醇法、氯化碘-乙酸法、碘酊法、溴化法、溴化碘法等。各方法不同點在于加成反應時鹵素的結合狀態和對鹵素采用的溶劑不同。其中氯化碘加成法又稱為韋氏加成法,是動植物碘值測定最常用的方法,最新有效的國家標準GB/T5532-2008動植物油脂碘值的測定便是采用此法,其測定原理是:將試樣溶解在溶劑中并加入韋氏試劑,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與氯化碘起加成反應,在規定的時間后加入碘化鉀和水,用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析出的碘。計算出以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所消耗的氯化碘相當的硫代硫酸鈉溶液的體積,再計算出碘值。由于完全按國標法操作滴定體積大且成本較高,本文通過改進國標方法即減少試劑用量檢測多個油脂樣品的碘值,對改進法及其反應時間進行驗證實驗,并和國標法進行比對試驗。
1.1試樣
市場抽取的不同的動植物油脂樣品:雞油、豬油、魚油、魷魚油、大豆磷脂油、豆油各1份。
1.2試劑
碘化鉀(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硫代硫酸鈉(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韋氏試劑(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
1.3主要儀器
分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d=0.1mg)、碘量瓶、量筒、酸堿兩用滴定管等。
1.4試驗方法
1.4.1國標法
GB/T5532-2008動植物油脂碘值的測定

表1 國標法測定數據及結果

表2 改進國標法測定數據及結果
1.4.2改進國標法
根據樣品預估的碘值,稱取適量樣品(一般0.1 g~0.2g,精確至0.0001)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20mL溶劑溶解試樣。準確移入15mL韋氏試劑,蓋好塞子,搖勻后將碘量瓶置于暗處放置1小時(碘值低于150,如果碘值高于150和強氧化已聚合的樣品,應置于暗處2小時)。然后加入12mL碘化鉀和100mL水,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到碘的黃色接近消失,加幾滴淀粉溶液繼續滴定,一邊滴定,一邊用力搖動碘量瓶,直到藍色剛好消失。同時除不加試樣外,其余步驟按前面的規定操作,作空白溶液的測定。結果計算:

式中:X―試樣的碘值,用每100g樣品吸收碘的克數表示(g/100g);
c―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濃度,單位為摩爾每升(mol/L);
V1―空白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
V2―樣品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的體積,單位為毫升(mL);
m―試樣的質量,單位為克(g)。

表3 改進國標法精密度試驗結果

表4 改進國標法反應時間與碘值的變化
將6份不同的油脂樣品分別按國標法和上述改進法測定其碘值,并對改進法進行精密度試驗和反應時間與碘值關系的驗證實驗,具體數據及結果見下表: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減少試劑用量的改進法和國標法的檢測結果兩者誤差在GB/T5532-2008規定的重復性限值范圍內,說明兩方法的結果是一致的;由表3可知,改進國標法得到的變異系數均小于1%,該方法精密度高;由表4可看出,雞油、豬油、魚油、大豆磷脂油、豆油在反應時間為30min的檢測結果與國標法一致,說明加成反應在30min內已基本反應完全。但魷魚油反應時間在90min的檢測結果才與國標法一致,經鑒定此魷魚油為高度氧化的油脂,這與國標法提及的高氧化和高聚合的油脂樣品反應時間要延長的說法相吻合。
在運用韋氏加成法測定碘值時,其關鍵控制點有:首先在取樣時要留意油脂的分層現象,特別是溫度較低時,碘價低的部分會先結晶而下沉,剩余的部分碘價就會比較高而處于上層,此情況可將油脂稍預熱后混勻再取樣稱量檢測;該加成反應是要在韋氏試劑絕對過量時才能進行完全,稱量時要控制好樣品量;韋氏試劑穩定性較差,需要每次做空白測定;碘化鉀必須用新配制的,以避免有黃色游離碘的影響;碘量瓶必須洗凈干燥,近滴定終點時用力振蕩,使碘進入水層;淀粉溶液不宜加得過早,碘會被淀粉包裹,使滴定終點提前;加成反應時瓶口要密閉,忌光照,防止發生副反應;硫代硫酸鈉溶液有絮狀物時則不能再用等。
碘值作為油脂的一個特征參數,可作為判斷油脂品質指標之一,有重要的檢測意義。在考慮韋氏試劑價格較貴且滴定體積較大的情況下,本文在國標方法基礎上通過減少試劑用量,并對改進法進行驗證實驗,結果表明改進法的檢測數據具有一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具有降低檢測成本和適合飼料企業實際分析工作等優點。
1.程玉亨油脂質量檢測新技術與新標準務實全書
2.GB/T5532-2008動植物油脂 碘值的測定
S816.17
A
1005-8613(2016)10-0039-03
201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