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江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比較現有黨課教學方式與微信教學的異同及各自優(yōu)缺點,提出“微黨課”制作及教學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黨課;黨員教育;微信
一、本文探討黨課的范疇及任務。
本文所探討的黨課,主要針對在發(fā)展黨員工作中涉及到的黨課教學課程及內容。根據 2014年中組部印發(fā)的《中國共產黨員發(fā)展黨員工作細則》(以下簡稱“《細則》 ”)規(guī)定,黨組織對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教育的目的是: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黨的歷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教育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他們懂得黨的性質、綱領、宗旨、組織原則和紀律,懂得黨員的義務和權利,幫助他們端正入黨動機,確立為共產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信念。《細則》對發(fā)展對象的培訓要求是:對發(fā)展對象進行短期集中培訓,不少于二十四學時,培訓時主要學習黨章、《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文件。為提高發(fā)展黨員質量,各高校一般還會對預備黨員進行進一步的教育培訓。因此,黨校教學的任務相對比較多。
二、黨課教學的內容和分類
入黨過程中的黨課教學,根據培訓對象身份的不同,一般可分為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發(fā)展對象培訓、預備黨員培訓和新黨員培訓。根據教學培訓方式不同,可分為理論培訓和社會實踐培訓。理論培訓分為理論基礎知識、理想信念、時事等。其中理論基礎知識包括黨的性質、黨史以及《中國共產黨黨章》、《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內容和條例。理想信念主要包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堅定不移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決心以及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目標。時事包括近期國際、國內及地區(qū)形勢,重大經濟、政治、文化及人物事件等。社會實踐主要為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來全方位實現黨課教育目的活動,具體包括:踐行共產黨員義務的服務性質活動;以了解歷史為目的的參觀活動;調研、走訪活動。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特別是互聯網和新媒體的發(fā)展,培訓途徑又可分為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近年來較為普遍的線上教學主要為以互聯網為途徑的計算機客戶端教學方式以及手機 app教學方式。隨著微信的使用人群越來越廣泛,其用戶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微信逐漸成為一種及交流、購物、獲取信息、學習的綜合平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該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來進行入黨教育。
三、傳統(tǒng)教學方式與微信教學方式在黨課教學方面的優(yōu)劣勢比較
自 1999年高校開始擴招以來,由當年錄取 160萬人到 2015年錄取 700萬人,十幾年的擴招平均保持了年均 10%左右的增長率。雖然很多高校都在擴建,但隨著學生人數的擴招,教學資源仍是稀缺資源。如何利用各種手段達到教學目的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
1.課堂教學的優(yōu)缺點
經過幾千年的積累,課堂教學時至今日依然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是主流的教學形式。從昀初的簡單口述耳聽,到有了筆記,有了板書,到近些年的 PPT、課堂多媒體教學,課堂教學方式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昀大的優(yōu)勢就是便于師生間交流。教師在講臺上可以通過一舉一動,一個眼神或手勢,語音的高低與停頓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圖,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時反應來調整教學內容和節(jié)奏,以達到昀佳教學效果。這是現在任何一種新媒體手段無法達到的“充分交流”。或許某一天全息影像技術的成熟與普及可以替代課堂教學。
黨課教學,屬于自愿且部分人參加的培訓,高校中一般都不在教務處的課程安排中。而相對緊張的教學資源和對于集中培訓的要求,往往又需要多個學院或專業(yè)的學員在同一時間參加培訓,授課就要在所有學員都沒課的時候進行,排課難度較大,很多時候要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教學效果就會收到影響。
2.基于計算機客戶端的網絡教學優(yōu)缺點
網絡教學有諸多好處,如節(jié)省教學資源、學習時間相對自由、沒有聽懂的內容可以反復重新看等。但網絡教學也有其缺點:缺少了面對面的交流,學員有時候看幾遍課件還是不太理解;課件、視頻往往是提前錄制好的,無法根據學生的專業(yè)、年齡等特點區(qū)別施教;學習要滿足有電腦,對于部分貧困生來說,低年級很可能不買電腦,給學習造成是問題;盡管突破了課堂教學的時間、空間限制,學習時間相對自由,但是任要在有網絡接入的地方,利用電腦進行學習,受到一定限制。
3.基于微信客戶端教學的優(yōu)缺點
以微信為平臺進行黨課教學,其優(yōu)缺點除了與計算機客戶端類似的部分,還有自己獨特的地方。首先,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絕大多數人不會把電腦隨身帶在身上,但現在很少有人不帶著手機的,哪怕去衛(wèi)生間。因此通過微信教學,可以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提高時間利用率。其次,更方便地雙向交流。微信本身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交流,因此通過微信,可以更實時、方便地與教師、與其他學員交流,可以點對點交流,也可以在微信群中交流,教師可以方便地答疑解惑,同時掌握學員學習狀態(tài)。第三,與電腦相比,普及率更高,成本更低。微信教學也有自己的不足,比如適合較短的、基礎知識方面的教學,而對于完整、連續(xù)、深入的觀點灌輸或理想信念教學則略顯吃力。
教育工作者應該揚長避短,發(fā)揮“微信”獨特優(yōu)勢,同時與課堂教學相結合,達到昀佳教學效果。
四、“微黨課”發(fā)展建議
將適合片段化教學的黨課內容制作為“微黨課”,通過圖片、文字、語音、視頻等形式,利用微信公眾號定時推送。之后輔助推送習題、補充教學內容等。教師還可以制作適于微信完成的在線作業(yè),了解學員的學習效果,進而對課程進行補充和改進。
“微黨課”較適宜就某個專題做成系列課程,單課的閱讀或學習時間不宜過長,以求更好的利用時間和達到昀佳教學效果。比如對于《黨章》的講解,可根據其內容結構將課程分為黨員、黨的組織制度、黨的中央組織、黨的地方組織、黨的基層組織、黨的干部、黨的紀律、黨的紀律檢查機關、黨組、黨和共產主義青年團的關系、黨徽黨旗 11節(jié)小課,每節(jié)課對于一個問題進行相對深入的解答。
“微黨課”除了可作為獨立教學內容,還可以作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輔助。受客觀條件所限,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可在課后推送補充內容及擴展讀物來提升教學效果,同樣,也可利用微信來布置作業(yè),檢驗教學效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