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平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實施,教育部以及社會各界人士都更加注重對學生體質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以及對技能的探索能力是教育界目前的培養目標,其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就需要在體育課上進行培養,而趣味籃球運動的體育教學方法則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運動的興趣,還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本文主要對趣味籃球教學的優勢進行闡述,對趣味籃球的教學方法以及組織形式進行探究,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改善學生的健康狀況。
關鍵詞:趣味籃球 教學 體育學科 運用
前言: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能力成為了教師工作的重點,如何更好的提升學生自主、創新意識和能力是每一個教學工作者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再加上國家對學生健康的重視,而體育學科又是唯一一個讓學生放松、玩耍的課堂,因此,在體育學科上增強學生的身體活動能力、提高身體素質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在進行教學活動中的重點。趣味籃球是一項團體性的體育競技,即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又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個人的體魄、心理素質以及靈活運用的能力,故而將趣味籃球運動教學法應用在體育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健康而言是具有積極意義的。[1]
一、趣味籃球教學的優勢
1.增加師生之間的聯系
趣味籃球運動教學能夠很好的增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誼,加深師生之間的練習,由于在進行教學活動中,需要教師主動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以及游戲的主動性,因此,在趣味籃球運動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小游戲,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來進行教學,以增加互動性為教學的主要手段來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推動學生個體技能的增加以及學生之間團體合作能力的加深。
2.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并激發學生創新型思維模式
在傳統的籃球體育教學中,通常都是在教師做完一組動作的示范之后,再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練習間隔時間越久,動作的記憶就越模糊,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學習,還難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教師對動作解析講述時風趣幽默,引導學生對動作進行聯想、回憶、分析和學習。通過趣味性教學,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發出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2]
3.緩解學生心理壓力并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對學生進行籃球運動教學時采用趣味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籃球教學環境中進行籃球與運動的學習,使學生改變枯燥乏味的籃球學習訓練觀念,因此,趣味性教學法可有效地緩解繁重的學習環境對學生造成的學習壓力和心理負擔。學生心理不再受到內在因素的干擾和阻礙,就會更加容易接受體育教師所傳授的教學內容,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到教學訓練中來,對籃球技戰術更容易了解和掌握。
二、趣味籃球運動教學的組織形式
趣味籃球運動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是增加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運動所帶來的放松感,通過一些小型的趣味籃球運動競賽,來增加學生的競技思想,提升學生的個體的技能以及團體的合作能力再通過學生之間的成果以及技巧交流,來增強學生彼此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互幫互助的思想,進而更好的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學習。例如,體育教師可以組織一場投籃比賽,在分組之后,每組派出一名同學進行競技,在相距投籃區2米的地方進行投籃,要求每組的學生都要參與,不得代替出場,在比賽結束后,統計分數,分數最多的一組為勝者,并在投籃競賽之后組織技巧研討會,由學生自行發言,說出自身的感悟。
三、趣味籃球運動教學的教學方式
1.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在進行趣味籃球運動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帶領至一塊空間較為寬闊額區域,在此區域中,由教師進行籃球技能的展示,通過標準的動作以及花式的籃球玩法來增加學生對籃球運動學習的興趣,并可以通過教師與學生(會玩籃球的學生)之間競技展示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欲望,此后再進行籃球運動的教學。
2.教會學生控球并進行球的傳、搶游戲
籃球教學的首要環節就是教會學生如何進行運球,規定運球的場所,在教會學生運球的基本要領后,組織學生兩人一組進行運球,若球被擊出場外或沒接觸到球,則離開場地,由場外學生補進,繼續游戲,在通過一輪傳球以及搶球的游戲后,調轉學生所扮演的角色,即原來搶球的學生轉變為運球的學生,而原來運球的學生變為此次的搶球人員,此種方法有利于鍛煉學生的運球以及控球的能力,一般情況對籃球初學者而言有較強的鍛煉能力。
3.教學學生躲閃運球以增加學生的控球能力
在籃球的運動中,學生除了會傳球、運球、搶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掌握另一項技能,即躲閃運球。將學生合理的進行分組后,要求每組學生圍成一個圓圈,圓圈內有3~5名學生,圈內的學生每人手中有1個球,由圈內的同學將球運至圍圈同學處,圍圈同學原地搶球,運球者進行躲閃,被搶球者下場與搶球者互換位置繼續游戲。此種方法能夠有效增加學生的躲閃運球的能力。[3]
4.組織學生進行籃球賽
在所有學生將籃球的基本技能學習完畢后,有教師組織一場小型的籃球比賽,在分組完畢后,兩兩對決,以先投籃數達到3個者為勝,勝者之間繼續較量,以此來選出最強的一組。對于最終的勝利者,教師可以給予精神上的鼓勵,以及物質上的鼓勵(給最終勝利的一組分發筆、本、以及一些文化用品等)。通過籃球運動,來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彼此間的溝通,娛樂身心,進而更好的享受運動所帶來的樂趣。
結束語:
籃球運動是一個競技性、合作性以及創新性較強的一項體育運動,其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緩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壓力,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將趣味籃球運動教學應用于體育課堂上,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還有利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聯系。本文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來對趣味籃球運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的,其一,對趣味籃球教學的優勢進行闡明,即增加師生之間的聯系、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并激發學生創新型思維模式以及緩解學生心理壓力并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以此來說明為何選擇趣味籃球運動教學;其二,對趣味籃球運動教學的組織形式進行概述,以分清趣味籃球運動教學的教學步驟;其三,對趣味籃球運動教學的教學方式進行詳細的探究,即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教會學生控球并進行球的傳、搶游戲、教學學生躲閃運球以增加學生的控球能力以及組織學生進行籃球賽,以此來推動趣味籃球運動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梁修. 傳統式與理解式游戲教學法在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的比較研究[J]. 隴東學院學報,2012,03:49—52.
[2]胡迪輝,賴新明. 游戲教學法在中小學生籃球意識培養的教學研究[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04:57—58.
[3]劉翠蘭. 游戲教學法在高職院校田徑教學中運用[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2:127—128.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