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陽
[摘 要]高等院校是人才的集中地,也是科研發展的溫床,加強高校環保工作管理,對于以人為本樹立健康環保的觀念,推進綠色、節能、環保發展有重要意義。盡管高校環保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環節,但在當前高校管理工作現實中,不難發現其中的不足之處。環保宣傳工作不到位、抑或部門之間配合不合理等問題屢見不鮮,影響了高校環保工作的開展,進而影響了高校建設的完善與人才觀念的發展,成為當前社會普遍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環保工作;高等院校;管理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282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國家對于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的加強,高校管理者也逐漸意識到了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積極措施進行改善,雖然取得初步成效,但也進一步暴露出新的問題,想要環保工作有突破性進展就要在理論與實踐上全方位的進行創新性改革,轉變認知觀念。本文旨在通過對高校環保工作的探究,探索如何進一步完善高校環保工作管理方法的策略性思考,以期對高校環保工作的發展做出有益啟示。
1 關于對高校環保工作意義的探討
1.1 高校建設發展的必須高校環境污染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其一概括為實驗室污染,是由課程實驗后殘留下的污染問題,涉及一些化學原料、醫療廢物等的污染;其二概括為生活污染,是指校園內的學生因為生活所需造成的污染,這部分包括購物袋、外賣餐盒、快遞包裝袋等。高等院校是學生群體聚居的地方,對于網購、外賣等較為追捧,也使校園成為了較為集中的白色污染地。基于這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在校園開展環保工作有現實意義。
1.2 高校對于社會應盡的義務在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成為我國“十三五”發展規劃,其中綠色發展就是強調發展的同時要注重環境保護,可見環保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作為為國家培養人才、輸送人才的高等院校,環保工作的開展,實際上也是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現今國家對于環保工作越加的重視,開展環境保護工作,促進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以此來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這樣不僅會推動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同時也會帶動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高校培養環保意識高的人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環保意識,能在未來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并且得到更大的發展,帶動社會的進步。
1.3 有助于環保觀念的傳遞柴靜在她的霧霾調研《穹頂之上》說過“沒有任何一個政府能夠獨立治理霧霾”,也就是說,環境問題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我們全體參與。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重要的人才集中地,加強高等院校人才管理工作,有助于環保觀念的推廣與傳遞,使作為未來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學生群體能夠將環保理念內化為自身的一種素養,為環保事業做貢獻。
1.4 有助于環保技術的創新現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重視度不斷提升,人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導致環境污染較為嚴重,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環境保護工作。要從高校做起,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工作的教育,能夠讓其了解環保的重要性,并且不斷進行環保實踐活動。不斷創新學生的環保思維,讓學生主動進行環保工作。創新來源于生活的需要,在高校加強環保工作,可以借助于高校的科研平臺,激發一些技術的創新,既是對人才的一種實踐性培養,也能為環保事業提供新的技術、新的理念等方面的支持。
2 關于高校環保工作管理方法的思考
2.1 提升環保意識
現今來看,高校要想提升環保工作管理的質量,那么首先要做好的是提升環保意識,以此來促進人對環境保護的關系認識深入。并且能夠在生產工作中充分考慮到環境問題,從而來采取可持續的措施進行環境的保護。
首先,培養師生的環保意識。若學校的師生具備較強的環保意識,積極主動帶頭參與到學校環保中來,從而來保持校園環境,會促進校園環境的改善,從而來營造一個干凈、舒適、和諧的環境。
其次,加強環保工作力度。一些科研實驗、校辦工廠、醫療裝置等都會產生較大的廢氣及廢水等,若是不及時處理,那么直接會影響到學校的環保質量,同時也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危害。所以,針對這種狀況,必須加大管理力度,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最后,有計劃地設置環保課程。將環保內容作為重要教學內容,不斷提升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以此來讓全校同學認識到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來。
2.2 加強制度建設
作為一個龐大的組織,環保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作為保障,以確保其合理性與權威性。規章制度首先要與國家和地方的環保法規相一致,與地方環境特色以及校園建設相協調的制定。規章制度主要針對校園整體規劃、校園環保管理部門協調,以及學生應當遵守的校園規章制度等三個方面。所制定的規章制度要求事無巨細地將校園內涉及環境的問題納入其中,并且有明確的獎懲規定,形成校園監督體系,相互監督與完善。
2.3 加大宣傳力度
對于高校的環保工作,宣傳工作必不可少,校園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宣傳的人群主要包括教師與學生,宣傳相對簡單,凝聚力大,宣傳效果明顯。在高校進行宣傳的目的是使環保意識深入每位學生的心中,等學生走入社會后也能將這種意識進行傳遞。做好校園宣傳活動要牢牢把握幾個平臺,首先是學生活動平臺,其次是校園媒體平臺,最后是教師教學平臺。
把握學生活動平臺,就是要利用校園內的學生活動進行環保宣傳,通過學生自己的形式完成宣傳;把握校園媒體平臺,主要包括校園網站、校報、校園宣傳欄,以及微博、貼吧等校園內部的媒體平臺,進行宣傳工作,對環保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把握教師教學平臺,就是要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滲透環保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形成影響。
2.4 開展課題研究
環保實際上是與當今國際形勢緊密聯結的一個話題,經濟社會要想長遠發展,就需要關注環境、綠色、生態的發展,走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高校作為人才的集散地,要充分利用學科優勢與實驗室資源,進行與環保相關的課題研究,對環保的發展做出有效的推動,鼓勵學生發揮創新意識。對于學生的一些創新,可以加以引導,對于一些專利產品,可以在校園內先小范圍適用等,總之要調動人才的力量,發揮高校創新優勢。
3 結 論
高校環保工作的發展,對于高校的管理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對社會發展能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由于高校自身的一些優勢,對于環保工作的推進有強烈的促進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環保工作的開展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明顯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費萍萍.加強化工高校環境保護途徑初探[J].化工高等教育,1997,4(11):70-72.
[2]謝云成.ISO14001與高校環保型校園建設初探[J].廣州環境科學,2009,3(7):35-38.
[3]周好富,王春穎.淺談環保檔案管理的現狀與管理方式[J].蘭臺內外,2015,1(2):75.
[4]郭秀青,張鳴.可持續發展戰略思想與高校人才的培養[J].思想理論教育,1996,12(5):22-24.
[5]張蘭蘭.試論化學實驗室的安全分析以及環境保護規范管理措施[J].化工管理,2016,2(4):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