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繼潔+李華宣+++肖紅+++武悅
摘 要:在改革開放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經濟詞匯、短語及相關表達隨著中國日新月異的經濟發展而頻繁更迭。而正確地對其分析及翻譯越來越重要。本文從英漢兩種語言切入結合實例,分析這些新表達的特點;比較目前流行的翻譯手段和方法,總結行之有效的翻譯技巧。
關鍵詞:中國特色經濟詞匯 翻譯特點 翻譯技巧
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對全球經濟的貢獻進一步提升 ,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詞匯在國內外報章雜志中也日益涌現。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語言文化差異、語言之間的不可翻譯性等多方面因素,中國特色經濟詞匯的翻譯和表達成為英漢翻譯中的一大難題。
一、中國特色經濟詞匯翻譯特征
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的交流。中國特色經濟詞匯根植于中國文化的土壤之中,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不斷地涌現。因此我們在漢譯英的過程中選用英語詞匯時不能不考究它們的內涵和價值取向.不可有絲毫的馬虎。近年來中國特色經濟詞匯的翻譯呈現出以下特點:
1.中國特色經濟詞匯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例如,在“大鍋飯”的體制下 ,容易產生心理的不平衡和人際沖突。本句中“大鍋飯”具有明顯的計劃經濟時代特征,它不僅僅意味著從一個鍋里吃飯,是特指人民公社運動期間出現的勞動人民都到公共食堂去吃飯的體制。是建立在絕對平均主義基礎上的制度,所以翻譯為“everyone eating from the same pot”就沒有表達出它的時代特征,而將之翻譯為 “Egalitarian practice of everybody eating form the same big pot”則更為恰當。同樣還有“小康社會”翻譯的變化,在 2002年提出并將之翻譯為“ well-off society”。然而兩年后政府報告中將其改為“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更貼切表明了小康社會的經濟內涵。
2.中國特色經濟詞匯多使用修辭手法
例如:“龍頭”企業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of each industry;釘子戶 Nail House residence;people who refuse to make house for development;工業反哺農業 Industry Financing Agriculture;看不見的手 Invisible hand
以上例句分別使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在將漢語翻譯成英語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翻譯的有效對等。
3.中國特色經濟詞匯通常包含中國傳統價值觀
例如:海爾集團是一家定位于“百年企業,世界品牌”的世界級企業,在全球各地均有分支機構……堅持“客戶至上,勇于創新”的企業理念。
As a world class enterprise positioned to be “a longstanding flagship player and a world-famous brand”, Haier group (boasts a global presence, committed to the corporate philosophy of “Customer first, aggressive in innovation”.
“百年企業”如果翻譯為“ a century-old enterprise”將會產生歧義,海爾成立于 1984年,何來百年企業?而將百年企業翻譯為 “ a longstanding flagship player”則表達出漢語中百年企業的內涵:持久發展,經典傳承。
二、中國特色經濟詞匯翻譯技巧
(一)選詞法
在理解原文時,由于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行文用字在表達方式上的差異,對于一些詞及短語的理解必須進行上下文地推敲,尤其是在經濟商貿方面的翻譯,有些用詞與日常用詞有很大的不同,譯者需要通過上下文找出其內涵意義,并使用恰當的詞匯通順流暢地表達出來。
1.多詞同義例如“一次性”:一次性筷子 throwaway chopsticks;一次性注射器
disposable syringe;一次性補助 one-off grant;一次性付款 lump-sum settlement;一次性費用 non-recurring expense
2.一詞多義:
例如英文中“joint”的翻譯:
共同投標 joint bidding;共有財產 joint estate;合股銀行
joint bank ;合資企業 joint venture;連帶債務 joint debt;聯合行動 joint action
(二)增譯
增譯法指根據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在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或句子,以便更準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這種方式一是保證譯文語法結構的完整,二是保證譯文意思的明確。例如“一帶一路”如果直接翻譯的話,讀者很難了解其內涵,必須進一步解釋,說明。其他例子還有:
摸著石頭過河 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we were creating an entirely new social and economic society and there is no previous experience to draw on.
(三)轉換法
英語是屈折語,漢語是非屈折語,英語傾向于多用名詞,因而敘述呈靜態;漢語傾向于多用動詞,因而敘述呈動態。例如:
依法行政,扎實推進 Progress was made in rule-of-law administration
持證上崗 Go about ones duties with his certificate
三、結論
中國正在處于高速發展的時代,新的經濟政策、經濟名詞層出不窮。所以對于譯者來說,總結中國特色經濟詞匯翻譯中的特點,運用恰當的翻譯技巧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