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娟+陳一紓+華培興+孫雪萍



摘 要:本文通過對云南中醫學院近幾年畢業碩士研究生的就業率、專業需求、就業單位流向、就業地區流向、專業對口度等方面分析我校碩士研究生近年來的就業態勢,設置問卷調查了解研究生對當前就業形勢的認識、對就業決定性因素的選擇等,分析了邊疆高等中醫藥院校研究生的就業情況及影響高等中醫藥院校研究生的就業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西南邊疆 中醫藥院校 就業狀況
人才是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重要資源 ,也是衡量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指標。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用知識創造價值 ,實現價值的理念越來越被大家所接受。特別是在祖國邊疆地區,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需要大量高層次人才。云南中醫學院作為云南省唯一的中醫藥研究生教育培養單位,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曾一度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近年來,高校培養模式的改革、學生的選擇觀念的改變,研究生就業的“雙向選擇”制度等,在尊重個人的擇業自由和用人單位的自主權等多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同時也產生了許多新問題、新情況。本文本以云南中醫學院近幾年畢業碩士研究生的就業狀況為例,分析了邊疆高等中醫藥院校研究生的就業特點,分析了影響邊疆高等中醫藥院校研究生的就業的因素,并提出幾點解決對策。
一、云南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就業特點
1.云南中醫學院 2011-2015年研究生就業基本情況及分析研究生就業基本情況統計表(表一)
從表一可以看出,云南中醫學院 2011年—2015年研究生就業率基本上保持在 96%以上,每年的考博率不超過 5%,表明我校整體就業情況尚可,學生不需要通過選擇考博來緩解就業壓力。但 2015年就業率僅為 81.15%,分析就業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為:社會整體就業形勢不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
訓制度建立后,所有新近醫療崗位的本科及以上學歷臨床醫師均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因 2015年規培招錄計劃有限,部分學生不能進入規培導致就業率降低。
2、云南中醫學院 2011-2015年研究生不同專業社會需求情況及分析
說明:各專業需求情況按一級學科進行統計,其中中醫學和中西醫結合又分為基礎類和臨床類進行統計。
從表二可以看出,中醫學(基礎)專業的研究生近五年就業率均保持在 94%—100%之間,相對穩定,說明中醫學(基礎)專業的社會需求沒有較大變化。中醫學(臨床)專業的研究生 2011-2014年就業率保持在 98%—100%之間,就業率較高,說明臨床類研究生的社會需求量較大; 2015年就業率驟然下降原因可能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政策有關。中藥學和藥學專業就業率,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表明狀況兩個整體就業形勢不好,社會需求量沒有增加,同時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共同導致就業率下降。
3.云南中醫學院 2011-2015年研究生就業單位情況及分析
從表三可以看出,近五年來我校研究生主要就業單位集中在醫療事業單位,比例在 54.94%—67.94%之間;其次為企業,比列在 11.90%—22.22%之間。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和其他類別的教學單位也是學生青睞的就業單位。同時,我們也觀察到就業單位為醫療事業單位和高等學校的比列逐年有所下降,而到企業工作的比例逐年有所增加。分析其原因為:
(1)由于事業單位人事改革,工作穩定性降低,導致到事業單位工作比列下降。(2)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招錄考試的競爭激烈也使得研究生到事業單位工作比列下降。(3)招生類別所占比例變化。專業學位主要培養的就是應用型人才,學術學位主要培養研究生人才。進年來我校研究生招生計劃中專業學位比例逐年增加,而學術學位比例逐年降低。因此畢業生中應用型人才的比例逐年增加導致到企業工作比例增加。
(4)研究生就業觀念的轉變。根據我校研究生專業的特點醫療事業單位、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應該是畢業生理想的就業4.云南中醫學院 2011-2015年研究生就業地區情況及分單位,然而現實中的就業競爭和實際的經濟利益使得一部分析學生選擇容易就業,收入相對較高的企業先就業。
從表四可以看出我校畢業生在省內和省外就業就業的比市好,可吸引部分大部分在此就業。列各占一半。這和我校招生生源關系密切,我校在校生中云在省外就業的研究生主要集中在非省會城市,所占比列南籍生源占將近 1/3,省外生源占 2/3。大部分畢業生還是更占 30%左右;而省外省會城市的就業人數比例僅為 20%左右。傾向于回生源地就業。分析其原因可能因為省外就業壓力較云南省大,省會城市固
在云南省內就業的研究生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昆明,所然具有更好的發展空間,但是激烈的就業競爭使得畢業生不占比列在 30.25%—44.57%之間;而云南省內各地州市就業比得不首先解決飯碗問題,因此省外就業的多集中在非省會城列僅為 11.11%—21.74%。分析其原因可能因為學校所在地為市。 昆明市,學生實習輪訓均在昆明各醫院中進行,學生比較容5.中醫學院 2011-2015年研究生就業專業對口易得到就業信息。此外,因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的情況及分析限制,省會城市經濟收入和個人職業的發展潛力交非省會城
從表五可以看出,云南中醫學院 2011年—2015年所畢業研究生所從事工作和專業具有相關性的比例均在 98%以上。充分說明我校絕大多數研究生在就業時,能夠根據所學專業來擇業,走上工作崗位后能發揮專業特長,崗位與專業之間聯系密切。
二、云南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就業調查分析
1.畢業研究生就業意向的選擇
從圖一可以看出,我校研究生畢業后, 53%的畢業生仍然首先考慮就業。就業欲望比較迫切,分析原因為我校生源大部分為農村生源,學生家庭經濟都不算富裕,并且從 2014級研究生開始實施全面收費政策,學生就讀期間經濟壓力也比較大。因此學生畢業后都需要首選解決生活問題,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但是,隨著研究生畢業人數逐年遞增,競爭壓力不斷增大,就業形勢嚴峻的影響,仍有 24%的調查對象選擇在畢業后繼續深造,考博士研究生。 13%的調查對象選擇在畢業后自主創業,也體現出今年來研究生就業觀念的轉變,摒棄了傳統觀念中畢業后必須當公務員或者進事業單位的想法。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有經濟基礎的畢業生也考慮畢業后出國工作或繼續深造,比例約占調查對象的 7%。
2.畢業研究生就業地區的選擇
從圖二可以看出,云南中醫學院畢業研究生就業地區的選擇相對比較局限,選擇昆明就業的畢業生約占總數的 33%,選擇云南省外的省會城市的占 34%;選擇云南省非省會城市的占 18%;選擇云南省外非省會城市的占 15%。由此可見,絕大部分研究生畢業后愿意留在省會昆明或選擇在生活水平比較高、經濟相對發達、工作環境好一些的省會城市就業,而選擇非省會城市的畢業生偏少,這種明顯的“大城市”傾向是畢業生就業觀念中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
3.畢業研究生就業單位的選擇
I. 其他
從圖三可以看出,畢業生研究生期望選擇的就業單位主要集中在醫療事業單位,占受調查對象的 46%,這主要原因可能是我校研究生學習專業主要為醫藥類,醫療事業單位專業對口,有利于發揮云南中醫學院研究生的專業優勢和特長,有利于后期的職業發展。其次是高等學校及科研研究所,占受調查對象的 27%,高等學校及科研研究所擁有從事教學和科研較好的平臺和相對較為寬松與穩定的環境,但隨著高等學校及科研研究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激烈的競爭,研究生進入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已越來越難。還有 10%的調查對象首選的就業單位為政府機關。其余類別的僅占 17%,這也反映出我校研究生就業方向比較單一,就業適合度較低。
4.研究生對就業形勢的認識
從圖四可以看出,我們在對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的調查中,云南中醫學院研究生認為造成目前就業形勢的原因是畢業生人數過多,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不足的占 29%,是自身綜合能力和素質不適應的占 28%,是所學專業社會需求量小且適應性不強的占 20%,是單位用人觀念不正確的占 17%。這顯示出,大部分的研究生認為研究生擴招導致畢業生數逐年遞增是導致就業競爭壓力增大,就業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同時學生也認識到自己就業競爭力的不足,能客觀的對自身定位。另一面也反映出學生擇業時期望值與現實有一定差距,許多非公立醫療機構快速發張以及二三線城市快速的經濟發展,都需要大量的醫藥類人才,這也為中醫藥專業的研究生拓寬了就業渠道,應引導學生正確樹立就業期望值。
三、進一步做好中醫藥研究生就業工作的對策
1.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就業競爭力
首先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研究生導師對研究生為學為人都能產生重要的影響,只有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才能保證和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同時,要充分發揮導師在研究生就過程中的作用。使導師幫助研究生客觀分析自身特點,確定未來的職業方向,進行科學的職業生涯設計。鼓勵導師充分發揮在推薦就業中的作用,積極舉薦學生,提高研究生就業成功率。
改進研究生培養模式。高等中醫藥院校必須以醫療服務的社會需求和市場為向導,改進研究生的培養模式,使培養模式多樣化,以滿足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多樣化需求。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應積極開展社會需求調研,通過研究生畢業生就業調查和跟蹤,以市場需求為向導,適時調整招生計劃和培養計劃,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加強課程,尤其是學位課程建設,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把教學課堂建立在基地、實驗室、企業等可以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地方,提高研究生自學能力、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拓展研究生素質,從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2.重視和完善研究生就業指導工作,完善就業信息服務
增強研究生就業指導工作的主動性。加強職業規劃教育和就業心理輔導。幫助研究生轉變擇業觀念,了解自我個性、特長和潛質,了解研究生階段的特點以及個人職業發展的相關性因素,明晰在學習實踐活動和未來職業生涯中實現自我期望所必須具備的條件等等。學校要營造鼓勵學生到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靈活就業的氛圍,也要鼓勵有研究潛力的研究生進一步深造。還要幫助研究生轉變所學專業與從事工作的一致性的傳統觀念,鼓勵自主創業,多途徑拓展就業渠道。
完善就業指導信息服務。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就業信息宣傳力度,及時向畢業生宣傳介紹用人單位招聘信息和向用人單位推薦畢業生;進一步完善學校就業網站建設,將研究生就業相關信息納入學校就業網站統一規劃建設,實現與相關就業網站的互聯互通,擴大信息量。
3.鼓勵研究生培養單位擴大與用人單位的聯系,開拓畢業生就業新渠道
鼓勵研究生培養單位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建立廣泛的研究生實踐基地,鼓勵各研究生培養單位將省內外高等學校、醫療單位、科研院所、衛生管理事業單位、制藥企業等等發展為聯合培養基地,提供研究生多方位的實踐培訓,通過聯合培養研究生架起學校和相關單位之間的橋梁,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為研究生的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
4.通過“三助”工作,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
高等中醫藥院校的研究生,除了扎實的掌握專業知識外,還應注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因為綜合素質才是就業之本。因此,我校應進一步加強研究生“助管、助教、助研”的“三助”工作,在學生學習之余,盡可能提供綜合實踐機會給研究生。學生可通過“三助”在工作中了解進入就業后的工作到底需要哪些能力。在“三助”工作中,加強語言表達、文字表達、人際溝通,交往禮節、應答技巧等人文素質的學習。在三助部門老師的指導下力求成為思想道德素質良好,具備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合作能力,適應就業市場需求的復核型人才。
四、結語
在當前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新形勢下,需要相關各方面統一認識,增強憂患意識,共同重視畢業研究生就業工作,充分了解研究生的就業觀念、思想意識、內心需求,把握研究生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困惑并加以幫助和克服,了解社會對研究生的要求并加以教育和引導,廣泛利用各種形式和途徑,構建暢通高校的研究生就業指導體系和信息服務體系,加大研究生學業與職業規劃力度,促進研究生成才和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 卜麗,劉洋. 農業院校碩士研究生就業狀況分析與對策[J].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9,11(4):438-440
[2]梁書靜,張思琴,曲琳,陳紅.完善就業工作,提升就業質量.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4),5-7
[3] 李娜,譚慧敏. 高等師范院校研究生就業狀況分析及對策[J]. 中國大學生就業,2013,61-63
[4] 林素文.高等農林院校研究生就業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J]. 南華大學學報,2007,8(1):90-93
[5] 譚機永,鄧硯,肖強.廣西醫科大學研究生區內就業態勢分析及建議[J]. 高等教育論壇,2008,6(3):167-169
[6] 劉祥英,胡桂英,柏連陽,等. 農藥學專業研究生就業狀況調查分析[J]. 高等農業教育,2012,6(6):80-82
[7] 楊秀蘭,趙智,薛磊.醫學院校研究生就業現狀調查分析[J].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8,17(2):135-138
[8] 劉太勝.我國研究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及應對措施[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8(8):184
[9] 程雯,王京,霍彬.臨床醫學研究生就業現狀調查與研究[J]. 衛生職業教育,2012,17(20):116-117
[10] 王云秀.研究生就業調查與建議[J].教育與職業,2012,17:91-92
[11] 王丹,張益民,羅鐵輝. 醫學專業研究生就業狀況分析與建議[J]. 數理醫藥學雜志,2013,26(2):178-179
[12] 周華發.地方院校研究生的就業困境與出路[J].衡水學院學報,2012,14(6):118-120
[13] 朱珊. 論碩士研究生就業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2,27(4):98-101
[14] 劉祥英,胡桂英,柏連陽,等. 農藥學專業研究生就業狀況調查分析[J]. 高等農業教育,2012,6(6):80-82
[15] 卞潔新.女研究生就業難的原因與對策分析[J].社會研究,2012:69-70
[16] 許星. 淺談農科類研究生就業現狀及解決辦法[J]. 大學教育,2012,1(2):26-27
[17] 莊莉. 碩士研究生就業競爭力分析及其提升途徑[J]. 高校輔導員學刊,2012,4(2):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