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9日,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勝選,市場不確定情緒加劇。當天美元指數下跌,與此同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股市大跌。歐洲主要股市也下跌超2%。新總統上臺后,將會對世界經濟帶來什么影響?
特朗普的經濟“藥方”
對于美國選民最關心的未來四年的經濟政策,特朗普在競選時開出了他的政策“藥方”。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毫無從政經驗,執政沒有“過往記錄”可循,而且從歷史情況來看,總統候選人在競選時拋出的主張和勝選后的具體施政情況并不完全一致。
從競選綱領來看,特朗普注重經濟增長,明確提出將美國年均經濟增速提升到3.5%以上的目標,主要通過大規模全面減稅、放松政府管制、大力發展傳統能源等措施來拉動經濟增長。與此同時,特朗普將美國當前經濟困境歸咎于“糟糕的”貿易協定,以“美國優先”為旗號推行貿易保護主義,以期推動制造業崗位回流美國。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特朗普的上述論調只是競選說辭,當選后可能會迅速回到支持自由貿易的政策立場。但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亞當·波森對此并不認同。他說,總統候選人會比大家預想的更可能做他們在競選中所承諾的事情,至少在任期開始的最初兩年,外界普遍低估了這一可能性。
全面減稅是“特朗普經濟學”的一大亮點。特朗普承諾啟動自上世紀80年代羅納德·里根執政以來的最大規模稅改,將聯邦個人收入所得稅率由目前的七檔簡化為12%、25%和33%三檔,將最高聯邦企業所得稅率由目前的35%降至15%,同時廢除遺產稅。
但特朗普并未說明如何彌補減稅的資金缺口,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特朗普大規模的減稅計劃將導致美國聯邦財政收入大幅減少和公共債務繼續攀升,同時主要針對富人的減稅計劃也會令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和城市研究所聯合設立的稅務政策中心分析發現,特朗普的稅改方案將提升2017年美國經濟增速1.7個百分點,但十年后會拖累美國經濟增速0.5個百分點。如果將移民改革計算在內,特朗普任期內的美國經濟年均增速則將降至1.7%,無法推動美國經濟增長回到金融危機前3%以上的水平。
該機構預計,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方案將令未來十年美國公共債務進一步增加5.3萬億美元至28.4萬億美元,到2026年公共債務占GDP的比例將升至105%,公共債務狀況將繼續惡化。
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美國選民希望將增強本國經濟增長排在政府與國會優先政策的首位,其后是改善教育體系、提振就業市場、提高社會安全福利和降低醫療保健成本。觀察特朗普開出的經濟政策“藥方”,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美國經濟低速增長和公共債務繼續攀升的局面將持續。
在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方面,特朗普當選或拉低美元匯率,不利好出口股、資源股,但利好油價。市場普遍相信,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當選后,上屆政府的政策或有不少修正,此不利于經濟的穩定和增長。實際上,美國在共和黨總統任期下,經濟較為波動,相反,民主黨總統任期下的美國經濟表現較優勝,在過去三屆美國總統任期內,民主黨治下的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大致獲得正增長,或轉負為正。隨特朗普上臺,市場對美國經濟信心會減弱,美元匯率中短期或將出現向下趨勢,以美國市場為主的出口股料受沖擊。
特朗普當選,不明朗因素增加,縮減了市場的風險胃納,對股市相關性較高的資源股或不利。特朗普當選或對金融股帶來影響,金融監管或會出現改變,這將對金融業帶來沖擊。
特朗普當選將對環球油價帶來刺激,美國經濟與石油關系密切,由于共和黨與石油商關系相對較為密切,在共和黨總統任期期間,石油價格往往表現較為強勁。民主黨總統執政期間,石油價格則表現較為平穩。
會沖擊中國經濟嗎?
在對中國經濟影響方面,預料特朗普當選之后,中美雙方在一些熱點問題上的分歧不會消失,未來的摩擦可能會增多,這無疑會對中美兩國未來的貿易、經濟深度合作帶來負面影響,進而或會引發包括A股、港股在內的亞洲金融市場的股市波動頻發。
特朗普當選雖然在短期會對中國經濟、股市帶來一些沖擊,但根據過往經驗顯示,美國對華政策基本上只有國策而無黨策,無論是誰上臺,哪個黨執政分別不大,這次很有可能也不會有意外,仍舊會延續“好不到哪里去,也壞不到哪里去”的態勢,對華政策尤其是經濟政策延續性較大,美國很大程度會維持現狀。
因此,料特朗普應該不會輕易與中國發生激烈沖突,在貿易問題上也不至于和中國爆發大規模貿易戰,兩國經濟合作互動模式不會出現劇烈變化,現有的中美高層交往和對話機制也有望延續。
由于環球經濟仍低迷,身處地球村的美國會受波及,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有助增加全球總需求,助力全球經濟向前,是對現有國際秩序、發展路徑和方式的有益補充,預料在特朗普任內,他或會改變上屆政府對“一帶一路”、亞投行的抵制立場,改為增加接觸,甚至是與中國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