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平
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水鎮學區北關小學
?
巧設導入情景 營造文學氛圍
薛淑平
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水鎮學區北關小學
毋庸質疑,語文課本中的文學作品都是編者精心選擇的教學精品。而如何讓學生走進他們,“領進門”就成為語文教師教授文學的重要一環。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的開端即新課的導入部分,變成為語文教師“領進門”的首要步驟。這一步驟富有調動學生積極性、集中學生注意力、滲透新課主題、帶入情境、奠定整個課堂的感情基調的作用。因此,語文教師對文學作品教學的開場白就應多下工夫、仔細推敲。巧設情境的導入不但牽動學生的思緒、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綜合分析、歸納總結、推理判斷等多種抽象思維的形成與發展。
興趣是學生探究知識的巨大動力,是知記、創新的精神源泉,但興趣不是生而有之,如何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對文學的仰視轉化為學習文學的樂趣。就成為文學作品教學成功的關鍵要素。而不同年齡的產生不同的認知能力和感知水平。小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占主導時期,因而,可引用典故或名人逸事導入。
比如,講授太陽一課中,開頭可引用《后羿射日》這個典故吸引學生,說明太陽離地球遠,學生自會興趣盎然。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任何新知識的學習都是建立在對舊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老師應抓住新舊知識的連接點,采用復習導入的方法,有目的、有步驟的向新知識過度。這樣,學生頭腦中知識就連接成網,對新知識的接受也會感到自然容易。
例如學習《別踩了這朵花》這一課可以這樣導入:“花花草草花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課前同學們也預習了,這篇課文是講朵蒲公英的,蒲公英是我們都知道的,那么為什么引起冰心奶奶的關注呢?它到底是一直怎樣的花呢?那么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咱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這樣就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多媒體輔助教學圖文聲像并茂,充分展示了知識的形象面,給課堂增添了無窮魅力,并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興趣。對學生品位感情、思考文章主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誰是最可愛的人?》時,先放映反映1998年抗洪題材的影視作品《驚濤駭浪》的片段,讓學生從視覺上領略解放軍戰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和偉大的胸懷。例如:教《藤野先生》、《蘇州園林》、《中國石拱橋》、《狼》、《皇帝的新裝》等文章時將課文內容以圖片的形式投影出來,提高了教學效果。
現代的學生,視野極為廣闊。電視、DVD、手機、歌曲、網絡已經成為幾乎每個中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四大件。對這些媒介里的信息,學生們更是耳熟能詳。語文教師若是能抓住這一特點,把部分課文的導入用時尚前衛的內容形式表現出來,則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化解師生間教與學的障礙,貼近學生內心,順利進入新課的教學。
例如,教授《學習雷鋒好榜樣》我一上臺就唱《學習雷鋒好榜樣》,問學生歌中唱的是誰?學生都能說出:“雷鋒叔叔!”我借機說:“是啊!雷鋒叔叔做了一輩子好事,他已經去世多年了,可書上卻說雷鋒叔叔和我們怎么樣呢?”學生高聲答道:“在一起!”老師再激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這樣又自然地進入了新課的學習。另外,還可使用廣告語、時尚詞匯等作為導入語。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起點,因此課堂導入的設計在教學目標上要把握好方向,在設計形式與內容上要增強趣味性,在思維訓練上要具有啟發性,在知識深度上要講究可行性,為完成知識傳授、能力的培養及思想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開端。一個個情景的設計,把學生引入思考的空間隧道,學生的思維欲罷不能。這時,學生就會以積極的態度參與探究、合作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