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秀
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鎮第六小學
?
對小學語文生活化的思考
李桂秀
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鎮第六小學
小學語文教學是為學生生活服務的,小學生掌握了更多的理論知識,能在生活中減少走彎路,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為社會作貢獻。同時生活也是小學生最容易接受的一個方面。因此,我認為,把小學語文教學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才能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減輕學生負擔,讓小學生輕松、愉快、自主地投入到學習,還能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方面應把握以下幾方面:
1.語文教學生活化,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被譽為當代教育思想發展中一個里程碑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鮮明地提出了基礎教育“為了生存”和“學會生存”這一主題;面向21世紀的“德洛爾報告”則更明確提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是教育的四個重要支柱。更重要的是,基礎教育被視為“走向生活的通行證”。基礎教育關照生活世界,回歸生活,注重生活的教育意義和教育對學生生活方式的建構,成為世界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基本特征。然而多少年來,我們的基礎教育脫離了學生的生活世界,遠離了學生的生活世界,導致了學生對人生與社會自主思考的忽視,導致課堂教學缺乏生命的活力,導致教育喪失生活意義。總之,與人的“生活世界”分離的教育難以體現教育全部的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無法給予學生“走向生活的通行證”。正是從此意義上,回歸生活世界,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與重建的根本依據。
2.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回歸生活。
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一種工具。具體地說,讀(包括聽)是通過語文認識生活和學習怎樣生活;脫離生活,讀就變成無意義的活動,吸收和鑒賞都失去辨別優劣美惡的基本標準。寫(包括說),是運用語文反映生活、表述自己的見解,并服務于生活;脫離生活,寫就變成無源之水,技巧就變成無所附麗的文字游戲。而與生活相結合,則讀有嚼頭,寫有源頭,全局皆活。
語言不僅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動,心靈活動。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就必須將所教所學的語言有效地介入學生的生命活動、心靈活動?人的生命活動、心靈活動依托于人的生活,語言介入生命活動、心靈活動的唯一途徑就是介入他的生活。而“語文是一門得天獨厚的課程,因為它本身提供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最大可能,提供了實現他們作為一個人的生命活動、心靈活動的最大可能。讀、寫、聽、說本身就屬于他們的生活形式,本來就是實現生命活動、心靈活動的主要渠道,因而語文教學可以順水推舟地把作為學習形式的讀、寫、聽、說自然而然地變為學生的生活形式。也就是說,本來是生活中作為實現生命活動、心靈活動手段的讀、寫、聽、說,與語文教學作為教學手段的讀、寫、聽、說融而為一,讓學生在語文教學的讀、寫、聽、說活動中實現成長,實現完美的自我。我們應當而且必須使兩者合流,我們也能夠使兩者合流。”語文教學只有認識到學生是人,是生活中的人,回到學生的生活世界,生命世界,才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才能使教學充滿著人文關懷。才能有利于提高學生使用語文工具的能力,才能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感、發展學生個性。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語文教材是語文課程資源的一部分,課堂以外的學校、家庭、社會都蘊藏著豐富的語文教學資源。語文教學內容,從教的方面說,主要指教師為達到教學目標而在教學的實踐中呈現的種種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學中對現成教材內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重構”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所以,語文在完成本學科所規定的教學需求的同時,還要聯系現實生活,對教材作處理、加工、改編乃至增刪、更換,自覺地調整語文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語文教學內容要突破“以課堂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的局限,拓展到學校、社會中去,把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發生意義的關聯。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構建開放性、活動性、現實性的教學內容,突出語文教學特色,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課堂生活是學生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命歷程之一。這一歷程對他們一生的發展方向和生命的有意義的建構都具有不可磨滅的影響。隨著教育在人一生中地位和作用的增強,課堂生活對人的終身發展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生活化的語文教學關注是學生的課堂生活質量,它拒絕封閉的課堂生活方式,提倡創新和充滿生命活力的開放的教學方式。皮亞杰的知識建構理論指出:“學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在主動的活動中建構自己的知識。”也就是說,學生走進教室時并不是一無所知的白紙,而是在日常生活、學習和交往活動中,已經逐步形成了自己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和看法。
小學語文教育需要回歸到生活中去。只有生活,才是小學語文教育的源頭活水。我們需要在自己的小學語文教育實踐中,真正實現小學語文教育的生活化。只有如此,才能使學生在感知生活、體驗生活、探究的生活的基礎上,才能引導學生真切理解語文和生活之間的內在關聯,教師才能真正地實現寓語文教育與教學于生活之中,在生活中提升語文教育與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