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敏
河北省高邑縣職工子弟學校
?
高效語文課堂的探索
李素敏
河北省高邑縣職工子弟學校
高效課堂教學是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從課程改革的角度講,是指在班級授課中實現(xiàn)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最優(yōu)化。而40分鐘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教學效益的最好、教學效率的最高是每位教師努力追求的目標。
這里結合我個人在教學中的一些感悟,談一談自己在這方面的一些做法及想法:
備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這是每一位教師都熟知的。而怎樣的備課才是最有效的呢?我們學校實施的三級備課就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所謂三級備課是指初備、集體備和細備,初備是指教務處組織教師在寒假期間鉆研教材,制定好教學計劃,定好教學目標。放寒假前,學校布置好教材通研的任務,我們五年級同學科的八個人,每人備一個單元,先自己通讀教材,再在寒假學習時集體討論;在寒假三天的集中學習中,學校抽出一天的時間進行集體備課,八個人輪流主講,共同制定好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進度。集體備是指在教務處的組織下同學科的幾個人提前一周集體研究下周備課時的教學方案。集體備課的重點是學生情況分析和教法學法探討,以及教學重難點的確定及突破。而細備是指教師根據(jù)各班學生實際情況和自己獨有的思考充實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這樣以來既集思廣益,形成共性:又發(fā)揮特長,形成個性。
通過三級備課以后,教師對上課的內容,有了充分的準備,避免了拿著課本進課堂邊講邊備的現(xiàn)象,有效地避免了“低效”,為高效教學作好了鋪墊。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只有在課前親密與文本接觸,認真地解讀文本,制定恰當可行的教學目標,并完成詳細的教案,才能胸有成竹地應對各種動態(tài)的生成情況,才能對癥下藥,游刃有余。
磨刀不誤砍柴功,學習知識同樣要作好準備工作。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好課前預習也是很關鍵的一步,而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也會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的自學能力,養(yǎng)成一些自學的習慣,這樣不僅能提高聽課效率,更能培養(yǎng)自己的思考能力,對智力的開發(fā)是十分有益的。經(jīng)過我們同年級同學科教師的商量,我們覺得五年級的學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好課前預習:
(1)圈劃寫(把文中的生字、多音字連詞圈出來。用“——”劃出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和四字詞語,摘錄2-3個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或重點句子。)
(2)解詞(找出不懂的詞語或重點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方法:可聯(lián)系上下文、查字典、詞典,查課外資料、上網(wǎng)……)
(3)查找資料。包括作者的資料、與課文相關的內容等。
(4)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大體了解文章主要內容;結合課后的問題讀懂課文,不明白的地方,打上“?”,上課時再解決。
預習時,教師要作充分的指導.從預習內容上,要指導學生前后聯(lián)系、融會貫通、擴展延伸;從預習方法上,要指導學生多讀、深思、會問、善議、精評;從學習習慣上,要指導學生逐步做到一絲不茍、持之以恒。充分的課前預習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根據(jù)石家莊市的高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我們扎扎實實地開展好課堂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有這樣幾點感悟:
1.重視第一課時的教學。
從教學目標來說,第一課時應該解決基本的字詞,能夠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新課標指出,字詞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盡管隨著年級的升高,字詞教學的特點逐漸減弱,但字詞教學仍屬于六年一貫的教學目標,仍須重視和認真完成。
學生進入五年級了,他們已經(jīng)做好了課前預習,我們可以在上課伊始檢查學生對一些詞語的認識及理解,對于出現(xiàn)錯誤的重點字及多音字,再重點講解,鞏固訓練;有時也可以一上課就進行聽寫,并請部分學生上黑板聽寫,同桌互改,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間相互點評、改錯,了解易錯字,給時間進行改錯,書寫生字詞。
字詞教學是基礎,我們要在第一課時,在平實的教學中體現(xiàn)字、詞、句、讀的有效指導與訓練。
第一課時教學還有一個主要任務就是要讀通課文,做到字音準確,不漏字,不添字,不顛倒,能夠通順地朗讀課文,學生只有在把課文讀通的情況下,才能初步感受課文內容,才能初步把握課文脈絡,因此,“讀通課文”是下一步進行深入閱讀、理解、探究、品味的基礎。從另一個角度講,良好的閱讀開端會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的閱讀心境,提高深入閱讀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性閱讀,與文本形成良好的對話,成為一種積極的閱讀行為。
2.抓好品讀感悟。
從教學目標來說,第二課時,通過品味詞句,更深地體驗課文情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不是教師的展臺,而應該是學生的展臺,教師要用樸實的語言穿針引線,用樸實的教學風格來引領學生,在賞讀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實現(xiàn)語言素養(yǎng)的積淀。
這樣,在重點字詞的理解上,在重點句子的賞讀中,都體現(xiàn)了扎實求實效的特點。教師不是用分析來理解,而是在反復賞讀中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去表達,學生的能力在這種自主性的探究中自然形成。
在教學過程中,抓好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的能力及語文素養(yǎng)也會在遷移默化中形成。
追求高效課堂教學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更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命。讓每個學生都能健康成長是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作為一個青年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于實踐,善于總結,就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