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 樹
河北省武安市第三中學
?
借助多媒體搞活中學音樂教學
郜 樹
河北省武安市第三中學
中學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應當是讓學生具有較為準確的感覺和感受音樂的能力。然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很難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這些教學內容。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領域中的廣泛運用,極大地擴展了音樂課的教學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音樂教學;中學;多媒體;利弊
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啟示下,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我國當前各教學領域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部分老師已經在這方面走上了另一個極端,過于重視多媒體的材料展示,而忽視了教師自身技術素質及教學能力的體現,這是值得我們重視的新問題。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許多優于傳統教學的優點,因此越來越受到我們音樂教師和學生們的喜愛,逐漸成為音樂欣賞教學的主流輔助手段,同時更拉近了師生的距離,課堂師生互動較好,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標準下的音樂課堂應該如何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其更好的優化我們的音樂課堂,成為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如何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正確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提高課堂實效性呢?
1.音樂文件播放快捷方便。
音樂欣賞課需要播放大量的音像資料。傳統存儲媒體是錄音磁帶和錄像帶。由于我們每一堂課所需的音頻或視頻素材不可能恰好在一盤磁帶上,即使是,所需播放的順序也不可能就是磁帶上存儲資料的順序。上課時,要找到我們所需的音樂作品或重復播放某一音樂作品,就不可避免地要對磁帶進行快進或快倒,這往往會因為不能及時找到所需的素材而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另外,影碟機和光盤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雖然可以快速找到所需播放的音樂素材,但音樂欣賞課分析音樂作品往往需要播放音樂作品中的某一片段,使用影碟機仍然會明顯感覺到不便。利用多媒體系統以上問題就可迎刃而解。比如我在上《唱臉譜》欣賞課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深刻感受國粹京劇的唱腔、板式、行頭等,我可以在每種體裁的介紹加上一些圖片展示作為教學。
2.有利于學生展開豐富的聽覺聯想。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時感知的學習效果要比單一感官感知好。音樂欣賞多媒體輔助教學可實現視聽結合,多種感官的積極參與能更好地引發同學們的音樂想象,把握音樂形象,激起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在對一首樂曲進行情緒方面的講解和調動時,教師在講臺前講得津津樂道,而學生則可能聽的無精打采,并沒有和老師達成共識,這就是“教”與“學”的脫鉤,學生經常處于旁觀者的位置,沒有積極、主動參加。教師只是“講”,學生只是“聽”,講與聽不能融為一體,這就不能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為了解決這種脫鉤現象,我們必須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多媒體課件是輔助教學的工具,是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的一種手段。尤其對于音樂這種需要大量音頻與視頻在課堂中播放的課程,多媒體課件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使課堂出現了聲音、圖片、影像結合的動態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可以刺激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多媒體課件在音樂教學使用中也出現了很多需要解決與面對的問題。
1.教學過度依賴多媒體課件。
現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已經成為音樂課的主要途徑,所有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都圍繞多媒體課件的放映一一展開。如果一切順暢,這節課會是非常成功的,優良精美的課件會幫助教師將學生帶入創設好的情境中去,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是,當課堂無法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時候,教師又沒有及時調整課程內容的能力,就會遭遇尷尬的場景。
2.過度注重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忽視其他教學工具的使用。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應起主導作用,多媒體技術是為收到一定的教學效果而使用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如果盲目地依賴于多媒體技術而把所有的教學環節全部使用多媒體手段再現出來,那么教師就會成為多媒體技術的奴隸,他們將課下大量的精力投放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上,為了制作出精良的課件而忽視了備課、寫教案等一些課前基礎的準備,導致上課時淪為多媒體課件的講解員而起不到教師應有的主導作用。
1.根據教師的自身特點合理使用多媒體課件。
每個教師都有各自的優勢專長,有的可能聲樂強,有的可能鋼琴或者其他器樂強,還有些教師理論功底扎實,作品分析和創作能力強,因此在多媒體課件使用時,應當考慮如何突出專業優勢,用經典的音樂資料作為教學內容的補充。應以“揚棄”的觀點來看待傳統的教學手段,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正確處理好多媒體與粉筆、黑板、實物教具、語言表達之間的關系,讓多媒體與傳統常規教學媒體有機配合,從而正確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2.準確把握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與信息量。
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上切忌繁瑣、信息量過大,每頁用簡單、醒目的圖案與文字突出一個主題,作為教學環節的鋪墊和引導,一步一步實現教學目標。課堂上使用多媒體的比例要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中學學生自制能力差,過多的圖案與動畫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課件設計應該清晰、簡略,將更多的知識點貫穿在教學活動中,多利用簡易道具和肢體語言來刺激學生的想象和思維。例如上《京劇藝術》一課,考慮學生對中國傳統的戲曲可能了解不多,因此課前布置學生上網收集有關資料,并分組制作成小課件,課堂上讓學生走上講臺,通過多媒體形象地展示五顏六色的臉譜、京劇的歷史以及自己對京劇知識點的理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
在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正確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