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飛陸
江西省武寧縣武寧一中
?
談開展高中英語創新教學
董飛陸
江西省武寧縣武寧一中
當今世界是個創新的時代,二十一世紀的高中英語教師應當在這個時代站在潮頭,為學生的創新發展辟路架橋,運用創新型的教學策略和創新型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二十一世紀的棟梁之才。
高中英語;創新教學
新教材要求教師教學活動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啟發學生思考,提倡創新,給學生提供思維和想象的空間。在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上,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為目標的教學貫穿于整個教學中。新的教材和課標不僅要求教師向學生傳授系統的英語知識,更要培養學生英語技能。為此,教師有必要對課堂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及時進行全面系統的反思和重新認識,這有助于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困難,自己教學過程中的成績和不足,發揚成績,改進不足,提高課堂質量,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探索出一條既符合新教材的要求又適合學生特點的新的教學模式。
興趣是成功的關鍵,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站在三尺講臺上口干舌燥地講課,學生在下面被動聽課。這樣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學生很難有興趣學習,對于控制力比較好的學生可能會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被動記筆記,對于控制力不好的學生不是在課堂上呼呼大睡就是和其他學生左顧右盼,教學效率不高。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學生對于這樣的教學模式早已經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為了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教師就應該激發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新課標要求,在高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趣味教學引入英語課堂中,為學生樹立新的思想觀念,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不斷克服困難,在學習的時候能夠積極向上、健康樂觀。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的英語能力已經基本定型,學生在學習方法和學習思路方面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每一個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對于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然后根據每一個層次學生的英語能力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學會因材施教,這樣能夠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英語口語練習,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來展示自己,使學生個性化得到發展。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差異:女生長于記憶單詞、規則,男生長于閱讀思考;有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很強,有的學生擅長書面表達。作為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根據所教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指導。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在遵循《高中英語課標》的基礎上,我們英語老師必須使課堂成為充滿活力與創意的學習場所,使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這里就包括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課堂教學技術層面上的問題,二是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問題。英語課程改革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志、網絡信息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情景教學改革注入了活力,將學生置身于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去領悟語言,操練語言,運用語言,效果一定會更好。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利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手段,同時也是活躍英語課堂氣氛的重要教學模式。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多地練習英語聽說能力,并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對英語的聽覺更加敏感,不斷養成良好的英語聽說習慣。同時,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并為學生提供機會,例如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英語口語練習的機會。英語課開課之前,教師可以利用課前五分鐘講一個英語小故事;可以對本堂課的主要內容進行要點概括,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師要針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等。同時,通過英語組織教學還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平臺,學生會在這個訓練平臺上充分展示自己,形成英語語感,從而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思維。
學習效果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或稱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因。在外語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筆者認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是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呂叔湘說過:“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激活了。”“激活”二字的一個重要內涵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把學習當作一件樂事,當成一種需要,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是師生之間的關系,建立和諧、民主、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是激活課堂的前提。課堂上,教師除了使用各種教學藝術激發學生的興趣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驗到尊重、信任、理解、寬容與關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指導和幫助。教師采用這些激勵性語言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好的自信心。教師還要創造條件和各種機會,為學生鋪設成功的舞臺,通過各種課內外交際活動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
總之,作為教師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地認識自己、發展并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培養出更多的符合時代要求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合格的新型人才,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1]李月萍.淺析高中英語課改下如何進行創新教學[J].中學時代.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