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寧
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鎮中學
?
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王 寧
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鎮中學
自新課標實施以來,大部分英語教師都一直努力學習和實踐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更新觀念,改變教法,在教學中不斷追求改革與進步。但是,在英語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教師講得多,學生練的少,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有的教師盲目實踐新的教學理念,一味地追求創新,結果造成教學氛圍很好,而實際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等。因此,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仍是擺在許多中學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結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思考.對于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有許多想法,在課堂上如何進行語法教學、怎樣指導學生背誦、如何打好英語學習基礎等都成為本文所關注的話題。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學方法
新時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無疑是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場巨大變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教育界人士常常談論的論題。“教學”一詞中的教,在英文中為teach,有“給人示例”的意思。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師教得認不認真、教學內容有沒有完成。關鍵在于看學生有沒有學到有用的東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如何。如果學生學的糟糕,教師教的賣力、再辛苦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教學反思是很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能的方法。通過實踐、摸索,逐漸掌握了一套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教師應在新課程的發展和實施過程中樹立以下幾種教學觀,并不斷地認識自我、超越自我、發展自我。
英語教學應“基于教材,而不局限于教材”,這是一個基本原則,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認為的那樣,課本不是“圣經”,而是核心教學資源,它不是教學的一切,也就是例子而已。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不要僅僅去“教教材”,而要“用教材去教”。教師要有整合教材內容的能力,包括刪減、補充、替代、拓展等;牢記“三個未必”,即“教材上有的,沒有必要都教,教師要教的,沒有必要都讓學生記住,讓學生記住的,沒有必要都考”。
學生是語言學習的主體,是語言實踐的主體。沒有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教學一定是低效的。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和設計教學活動時,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目的。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考慮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教學全過程的機會;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內容,以及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活動形式,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不僅如此,在課堂上,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學習的指導,即幫助學生創設語言運用情景,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發現、參與、互動、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幫助學生解決語言困難、發現語言規律、獲得語言學習策略,指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等,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此外,教師還應思考教學內容,如何教學的問題,以及引導學生進行練習的內容等。
新課標理念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應當回歸到語言學習的本質,即語言實踐。在過去的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主要是因為教師讓學生花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做了太多的淺層次的、重復性的、沒有交際意義的語言知識練習,沒有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因此學生的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能力一直是脫節的。而新課標提倡一切能夠體現學習過程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參與,重視語言實踐過程中的互動與生成、合作與交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各種形式的練習,強化和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使之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不僅如此,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語言情景中進行語言實踐,這種實踐活動通常被稱之為任務。需要注意的是,任務不同于練習:任務是交際性的,而練習不是;任務是開放性的,有互動和交流,而練習是封閉性的,幾乎沒有互動和交流;任務有語言情景,而練習沒有;任務既有語言結果,也有非語言結果,而練習只有語言結果。由此可見,任務的本質就是語言實踐。走進教材了解內容,走出教材把握思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在深入了解教材的基礎上進行備課。但是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許多教師能夠“深入地走進教材”,了解教材的細微末節,如詞匯、語法、語音、課文內容等,但是很難從教材中走出來,不能從宏觀的角度去把握教材,備課時往往是看到什么就備什么,備一節上一節,不能就一個單元進行整體備課,無法調整或取舍單元內或單元間的教學內容,即無法有效地進行整體備課,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備課時,教師不僅應走進教材,了解教材的具體內容和具體要求,還應從教材中走出來,從宏觀的視角把握教材編寫的思路并形成課堂教學的設計思路。
用英語教英語,這應當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要求之一,應倡導。
盡量用英語講課,語速自然停頓恰當,不給學生在大腦中進行英漢轉換的時間。課堂上,教師如果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剛開始學生可能不太適應,但如果堅持做下去,學生的聽說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就會逐漸增強。讓學生對話表演,談論圖片、說喜歡的事物、講故事等,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聯系起來。讓英語課真正成為學生十分向往的興趣天地。新課程實施以來,初中英語教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情感,把學習過程真正交給學生——但是也出現了許多新問題,如把“對話”當做問答,把“自主”變成“自流”。獨自學習、探究學習等有名無實。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涉及到諸多因素,但核心因素還是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改進。此外,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也是當務之急。因此,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當樹立新的語言觀、教學觀、教材觀、學生主體觀和語言實踐觀等,全面把握并深刻理解教材,重視學生語言學習的過程,改進課堂教學設計,提升課堂教學能力,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