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河北省深澤縣橋頭鄉方元村小學
?
小學數學有效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趙 靜
河北省深澤縣橋頭鄉方元村小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都為班級學生數學水平參差不齊造成統一授課的效率低而無可奈何。本文重在闡述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進小學數學教學論文行科學地分層并實施分層授課、分層練習、分層輔導,以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應有的數學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數學上得到充分地發展。
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新課標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所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然而學生自身存在各自的差異,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實施分層教學。
所謂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個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以面向全體學生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立足點,從充分欣賞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精神出發,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去,分層次有效遞進,讓每個學生學會基本知識,全面提高素質。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突出重點抓住關鍵,精心設計來幫助學生盡快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去。例如:游樂場的門票原來每張30元,“六一”期間八折優惠,購買一張門票能省多少元?教學中,首先弄清打八折是什么意思,把什么看做單位“1”,接著讓學生思考,這道題應怎樣解答?當學生回答第一種解法后,再問:“還可怎樣列式解答?”引導學生先求出節省的百分率,再求節省了多少錢?這樣精心設問,有的放矢,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去思維,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很快理解和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教師、教材三者之間的互相作用和互助交流,才能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學生對新知疑惑不解,產生問題時,就要抓住時機釋疑,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中,針對教學的疑點和難點,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組織大家交流展示,讓各層次的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啟發,共同提高。優秀生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也使自己的知識更有條理,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培養,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受到群體教育的影響而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1.教學目標分層次。
教學目標是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它支配、調整和控制著整個教學過程。《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所以,教學目標應層次化,我常把教學目標分為基本目標(多數學生能達到的基礎教學目標,能正確理解掌握基礎知識)、中層目標(在理解知識的同時,初步培養能力)、發展目標(學有余力的學生發揮他們潛能的提高性教學目標,著重發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三組。而正確制定區分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是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前提,課前老師應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和教材、分析班級學生實際情況,抓住重難點,在備課中針對教材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準確把握本節課的教學要求,制定分層的教學目標。
2.指導學習分層次。
在教法選擇時,應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困生主要采取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對優等生主要采取抽象思維的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分層次地指導學習,使教師的教適應各個層次學生的學,促使教與學互動。
3.作業練習分層次。
“作業練習分層次”是指教師在設計練習、布置作業時,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各種情況,設計出不同的、適合各層次學生的作業練習,從而幫助、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效地完成練習,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確保學困生能掌握基礎知識,達到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中等生可以在保證基礎知識扎實的情況下有較大的進步,在靈活運用方面有所提高;而優等生則能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拓展,使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訓練。還可以把作業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面向所有學生,側重于鞏固基礎知識練習,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選做題,面向學有余力的學生,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較高層次要求。一堂好的數學課應根據學生的差異性,精心設計層次化的練習和作業,供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自主選擇,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在作業的批改方面,也應體現層次性,對于學困生的作業經常是當面批改,這樣可以與學困生面對面的交流,進行個別輔導,讓學困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而對于優等生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監督、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達到共同進步。
4.分層評價,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以其在原有知識水平上進步的大小作為評價學生成效的一個基準,這是分層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各層次達標學生給予表揚,讓有進步的學生及時遞進到高一層次,鼓勵學生向高層次努力。讓所有學生保持良好的上進心態,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分層遞進,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學習,在探索中獲取成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立足點。在課堂教學中,只有以全體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精神,參與學習過程,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最大限度的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使每個學生得到尊重,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
綜上所述,雖然分層教學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它有著彌補班級授課制不足的天然特性,只要教育教學工作者認真研究分層教學,找出解決分層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對策,使分層教學在新的教育時期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