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彥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梅花鎮劉家莊小學
?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巧妙應用
劉 彥
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梅花鎮劉家莊小學
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于語文教學,利用信息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及其強大交互式特點,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教學過程提供了形象的表達工具,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真正地改變傳統教育單調模式,使學生直觀、形象的接受知識,使學生樂于學習,教學效果非常顯著。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科學整合,為語文教學搭建了一個愈發廣闊的平臺。
計算機信息技術利用計算機的交互科學性、反饋性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融圖、文、聲、像于一體,是具有智能化的雙向教學活動過程。信息技術的應用同時也大大地簡化了教師的操作,使得教師能集中精力于教學本身,從而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1.利用信息技術形象、直觀的效果,解決難點。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由此可見,聞見是教學的基礎,借助計算機教學能有效地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用計算機展現出來,調動學生視覺功能,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讓學生最大限度得發揮潛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學效率,激活學習的內因。例如:弄清形近字母如:b-d、p-q、ei-ie、ui-iu等是拼音教學中的難點。有許多學生分不清楚,經常出錯。多媒體在這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如區分b-d時,可以設計馬兒在沙漠上飛奔后留下的腳印以及馬兒跑步時“得得”的音響效果,讓學生在觀看“d”型的馬蹄印時,牢記“d”的字型,在聽聲音時記住“d”的的讀音。學“b”時可以直接借助錄音機,拉長天線顯示“b”形,放出廣播的聲音感受“b”音;還可以用動畫直接顯示“6”慢慢變形為“b”,強調“像個6字bbb”,反之就是“d”。區分“ei-ie”時可設計字母“i”和“e”左右跳動,排隊報數。誰在前面先報誰的“名字”,后面的那個字母的名字輕輕帶過。
拼音教學中還有一個難點就是單韻母ü和jqx相拼時以及和y組成整體認讀音節時省略兩點的規則。因為學生直觀思維強,看到ju、que、xuan、yue等音節時往往認為是jqxy和u交朋友。這里可以專設一個故事動畫:字母ü和u是好朋友,可是每當他們碰到j(雞)媽媽、q(戚)老師、x(西)奶奶、y(易)爺爺時,頭上帶著兩個圓圓角的帽子的小ü總會很大膽地迎上前有禮貌地拖下帽子向他們問好;而小u卻因為膽小,老是躲得遠遠的,從不上前去和他們打招呼。所以jqxy特別喜歡小ü。在這個充滿童趣的動畫故事中,學生明白了jqxy不和u相交的規則以及和ü相拼時ü要省略兩點的規則。同時也賦予了這個規則新的色彩和趣味性。
2.信息技術有助于學生對古代詩歌的理解。
現行的中學語文教材中,古代詩歌占有一定的比重。這些詩歌語言精練,意境優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小學生知識面狹窄,生活閱歷淺,表象儲備貧乏,對詩歌中所描繪的社會時代、人物思想、風土人情感到疏遠,因而古詩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古詩教學中采用電化教學媒體并合理運用,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想象能力,還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如《望岳》“造化鐘神秀”中的“鐘”字用得十分絕妙,但僅憑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始終難以理解,而錄象地恰當運用就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學時,教師先提問:“鐘”字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什么不用“集”而用“鐘”呢?緊接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象,畫面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巒疊嶂,景象美不勝收,錄象將古詩中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動態畫面,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學生學習興趣極為濃厚,他們積極觀察、思索,很快從動態畫面中領悟到“鐘”字的妙處,通過此環節的教學,學生不僅理解了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使他們體會到語言文字的深層含義和感情色彩。
信息技術課件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景,豐富多采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能動能靜的教學情景,能使學生的多種感官接受刺激,促進學生的綜合運用和提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
1.圖文并茂,培養學生觀察力、記憶力和想象力。
如教學朱自清的《春》一課,課文語句優美,用詞精確,有一種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讓學生感受到這一切呢?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做了如下設計:(1)配樂示范朗讀,把學生帶進優美的情景之中。(2)學習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四幅畫面時,用課件展示春的千姿百態,引導學生觀察,體會春的美好。(3)配樂欣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以說促寫,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計算機進入課堂,為學生的說創設了情景。以指導學生寫《留在記憶里的童年》為例,讓學生觀看有關的課件,當屏幕上展示出童年時玩過的游戲,童年的可愛圖片時,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學生的思維被拉回到童真童趣之中,歡呼雀躍,他們想說的愿望也立刻被調動起來。這時教師再讓學生同桌相互解說、小組討論、大家交流,學生的話匣子一下被打開了,個個說得開心,也為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如果說語文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么信息技術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悅有趣的情景,從而提高了語文教學的質量。
通過教學實踐研究,使我認識到: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共同去研究、去探索、去實踐,語文教學就會利用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科學整合,開創出一片嶄新天地,語文教學的科學研究將跨入更廣闊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