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英
河北省新樂市東長壽學校
?
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李 英
河北省新樂市東長壽學校
本文簡要論述了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旨在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使學生對高深、空洞的數學知識產生興趣,不斷增強主動探索的能力。
小學生;思維能力;培養
發展思維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方面,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激發與引導學生的思維更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體驗,談談課堂上對促進學生思維的幾點有效地做法。
語言和思維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人的思維的開始、中間過程、結果,都要以語言來定型。即先要提出思維的目標,以確定思維的對象,接著在思維過程中,需要對思維的動向進行表達,以顯示其邏輯,及至最后的思維結果,也要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另一方面,語言的磨練也促進思維更加精確。
1.教師“說”——確定思維方向。
思維具有廣闊性,而小學生的思維又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盲目性。要充分有效地發揮課堂40分鐘的效率,使學生積極而有序地思考,就必須明確思維的目標。思維的方向確定后,學生才能在強烈求知欲的驅使下,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去發現規律,解決問題。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課題內容一轉入,教師即可出示:A、(6+4)*10 B、6*10+4*10然后要求學生:(1)口算算式結果,并敘述兩個算式的意義(即A式表示6與4的和與10相乘,B式表示6與4分別和10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實際這兩式意義的表達已孕伏了乘法分配律的敘述過程;(2)比較兩式的異同并觀察兩式的最終結果,得出(6+4)*10=6*10+4*10。教師在學生已學乘法交換律的基礎上直切課題,展現新知,而且使學生明確了這堂課的思維目標——乘法分配律。
2.學生“說”——培養思維能力。
學生“說”,可以是學生對思維對象的集體討論,也可以是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某個思維對象的思考探索過程。這里闡述后者對學生思維能力的促進作用。如在教學“正歸一應用題”時,教師例題展示后畫行程圖標示出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并讓學生從線段圖上弄清數量間的關系,然后根據這一關系來說說解題過程。如要求“8小時行多少千米,首先要知道1小時行多少千米(即速度)。速度未直接告訴,但可根據3小時行駛150千米求出速度(即路程/時間=速度)。最后用求出的速度乘以8小時(速度*時間=路程)完成解題”。學生通過整個解題思維過程的敘說不但理清了思路,解決了問題,還同時通過語言(即“說”)將思維外部語言化,使學生的思維逐漸變得有條理,發展了學生科學嚴密的邏輯思維。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情緒低落時的思維水平只有情緒高漲時的二分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愉快的最佳的心理狀態,從而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在激發學生的興趣時,有許多方法可以使用,但都不外乎是創設情境,誘發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熱情和興趣;以及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在心理上形成由好奇而引發的自主探索的動力。
1.創設情境,誘導學生進入思維境地。
情境的創設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也可以由教師通過圖片、實物、投影等多種手段進行情景創設。例如: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我先給學生發練習本(每人2本),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小組有幾本?如何計算?討論后5人小組的會這樣匯報列式:2+2+2+2+2=10(本),于是我緊跟著問:全班45人老師共發掉多少本?又該怎樣列式?有學生回答說“45個學生的本子加一起”,馬上有學生反對說“45個2相加列出的算式太長了”,于是我順水推舟說: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種新的計算方法,這種計算方法會把“45個2相加”的算式變得很短,你們想不想學?就這樣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的知識的探索中,這時學生的課堂思維也處于了一種非常有利的積極思維狀態,在這種思維狀態下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就變得輕而易舉。
2.組織游戲,激發學生學習思考的興趣。
一個正常的兒童一定會更樂于接受在饒有興趣的游戲中認識世界,并在其中吸取生長所必需的各種經驗。教師要懂得讓學生通過游戲對學習產生興趣,把單調、重復、雷同、抽象的數學知識與數學思維游戲化,讓學生在游戲中思考探索,從而掌握更多的知識,使興趣得以升華。例如:教學“一個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時,我在課的一開始組織了這樣一個游戲:請每位男生準備好一個最簡分數,自己先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算算看能否化成有限小數,把結果記在心里,然后在課代表的口令下出示自己準備的最簡分數,而我在他們出示卡片后迅速將所有男生分成兩組,并向全班宣布我是按他們手中的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分的,同時告訴他們哪組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和哪組的分數分子不能除盡分母無法化成有限小數。這時所有的男生驚呆了,一會兒下面有女生也開始驚呼:哇,老師,你真厲害!趁著這個火侯,我讓學生對這兩組分數進行觀察,討論……通過各個途徑和方法去找到這兩組分數各自的特點和彼此間的不同,從而找到規律。當然,過程中教師的適時點撥還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有利于學生找準切入口。整個游戲活動過程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對這份知識產生興趣,從而促使學生情不自禁地去主動探索思考,誘發了學生潛在的主動思維意識。
數學這門學科,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門非常枯燥的學科,特別是其中的邏輯思維抽象而乏味,要使學生對這些高深、空洞的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并主動去探索,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想辦法去誘發學生主動思維的意識,只有學生有了自己想要思考的意識才能讓學生的學習變成他自己的事,從而知識的獲得和技能的掌握就變得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