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澤秋
四川省瀘州市工業技工學校
?
如何讓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活起來
羅澤秋
四川省瀘州市工業技工學校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和渠道,尤其是我們的職業類學校,課堂教學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學生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就英語教學而言,學生的語言技能和運用能力、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培養的。因此,讓課堂教學活起來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必要要求。
首先,要了解語言習得的基本理論,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多年來,外語教學研究人員不斷探索這樣一個問題:人們是如何掌握語言的?語言習得的研究發現,人們掌握語言的過程,總是能理解的比能表達的要多。換句話說,人們所能聽懂的,永遠比能說的要多;而所能讀懂的,又比所能寫的多。我們能欣賞小說和散文,但我們自己并不一定能寫的出來。另一方面我們讀的東西越多,我們的表達能力也會越強。為什么我們每個人都會講母語?為什么一個中國的小孩子到了說英語的國家很快就學會了英語?其實無非是他們有大量接觸語言的機會。所以我們說,學習語言,接觸語言的頻度比長度更重要。想一想我們自己的孩子在學習母語的時候,不到一歲就已經能聽懂許多話了,到一歲多時,能逐漸斷斷續續地說出一點話,其原因就是,孩子有機會頻繁地接觸母語。所以,教英語的時候,應盡可能地讓他們多接觸英語,而不必一開始就要求他們表達,或者非常正確的表達。這里說的“盡可能多的接觸”,包括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要想讓學生盡快開口說英語,就要盡可能多地讓他們接觸英語。無論是小學三年級開始也好,還是現在的職中學生,關鍵是接觸語言的頻度。但是學習外語和學習母語畢竟不同。在學習外語的時候,不一定非先在口頭上說的很流利,才能接觸文字。所以讓學生盡可能多的接觸語言時不應該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語言的難易程度。而且,還可以只要求學生理解,而不必立刻要求他們用說和寫的方式來表達。因為人們發現,只要學生理解了聽到和讀到的東西,即使暫時不說不寫,也是掌握語言的過程。只要學生理解教師的指令,并做出相應的反應,比如教師說摸鼻子,學生可以按照教師的指令做,實際上也是在掌握語言。這種方法對學生非常有效。
有些人認為學習外語要越少越好,要“少而精”,而且凡是書上有的就都要詳細的講,一定要學生全部掌握。其實外語學習完全可以“泛而雜”。如果人們能夠了解到在掌握語言的過程中總是理解的高于表達的,而且理解也是在掌握語言,這樣就會放心地讓孩子多見一些語言材料,無論是聽的還是讀的,而不必急于要求表達。在生活當中,尤其是大中城市中,每天都會接觸到許多英語,比如。文具、衣服、道路標志、電器等上面,就有許多英語。如果我們能利用這些,學生們就可能輕輕松松地學到許多英語。
在英語教學中,僅以課文為材料來提高英語能力是有限的,加上現行的課文教學篇目少,且閱讀課教學擔負著語言知識教學的任務,課文生詞較多,不適用于流暢閱讀的訓練。那么,我們必須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閱讀其它讀物,用來彌補課堂閱讀教材的不足。那么到底閱讀什么樣的讀物呢?哪些讀物適合職業學校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呢?這就要求教師能給學生正確的指導或指點。因此教師應幫他們精心選擇閱讀材料,如名人軼事、歷史故事、民間故事、幽默小品、日常生活、科普文章等思想性強、趣味性強的閱讀材料。還可以幫助他們介紹一些簡易的英漢對照讀物,如“書蟲”系列等。這樣,讓他們從較短的讀物開始,逐漸過渡到較長的文章,從較容易的讀物開始逐漸過渡到難度較大的文章。日復一日,每天堅持閱讀,他們的閱讀興趣自然就會得以提高,閱讀能力也就自然增強。不管他們是技能班的學生還是專業班的學生,只要持之以恒,廣泛的閱讀,就有利于他們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知識、開闊視野、開拓思路,更有利于他們了解英、美等國的文化背景,社會風俗習慣及英語特有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提高英語能力。
有些教師在組織小組練習時,總是擔心學生會表達錯誤,擔心學生的語言錯誤如果沒有及時糾正,可能會影響學生掌握英語,今后會不斷地犯相同的錯誤。實際上,學生并不是僅僅能模仿所接觸到的語言。在學習語言的時候,無論是母語還是外語,人們都會說出他們以前沒有聽到或讀到過的句子。經過一定的錯誤時期,這些語言的錯誤就可能被改正了。如果我們能理解人們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必然要經歷這樣一個不斷犯錯誤的過程,我們對于學生的語言錯誤,就可能采取比較寬容的態度。不一定有錯必糾,而應該采取鼓勵的辦法,讓他們盡可能多的實踐。我經常對學生說:The mortem is takes you make, the better student you will be.(你犯的錯誤越多,你將來就越是好學生)對勇于實踐的任何嘗試,我們都應該采取鼓勵的態度。也要明確的告訴學生,錯誤是不可避免的。要在課堂上創造一種輕松、幽默、寬容的氣氛,讓學生們對任何人犯的語言錯誤都一笑了之。心理語言學家認為,當人們的心理壓力小的時候,他們學習語言就非常好。如果人們的心理壓力很大,甚至緊張、焦慮的時候,即使他們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在做練習,但是所學的語言卻不會進入頭腦中,而是被過濾掉。
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教師有效地進行教學的一個主要因素。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是學生簡捷掌握知識的必要條件。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教師要開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真正意義上的英語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