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思
(中國人民銀行湘潭市中心支行,湖南 湘潭 411100)
?
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銀行間市場業務發展狀況及對策
謝 思
(中國人民銀行湘潭市中心支行,湖南 湘潭 411100)
銀行間市場業務在幫助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優化資產配置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多元化利潤來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經濟增長放緩,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逐漸將銀行間市場作為利潤增長的主攻陣地,但其參與銀行間市場所存在的障礙和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銀行間債券市場;同業拆借市場;地方法人金融機構
(一)資產負債率高企,潛在經營風險不容忽視。近年來,全市法人金融機構資產負債率維持較高水平運行,其中三分之二的機構1超過了90%的水平。截至2016年8月末,全市法人金融機構資產負債率平均水平為91.99%,同比下降了1.53個百分點。較高的資產負債率預示著,在整體宏觀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法人金融機構的潛在經營風險較高。
(二)資產負債配置以存貸款為主,銀行間市場參與程度仍顯不足。從資產端來看,2016年8月末,全市法人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及墊款占資產總額49.92%,開展銀行間市場業務所產生金融資產占資產總額25.09%。從負債端來看,吸收存款占負債總額95.14%,開展銀行間市場業務所產生金融負債占負債總額1.46%。由此可知,我市法人金融機構銀行間市場參與程度不高,尤其是負債管理能力較弱,資金來源渠道的多元化有待提高。
圖1 湘潭法人金融機構存貸款利息收入與 銀行間市場業務收入貢獻率對比圖
(三)銀行間市場創收能力增強,機構經營理念逐步轉變。2016年1-8月,我市法人金融機構通過銀行間市場獲得的收入為4.22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比為30.51%,同比提高5.65個百分點。如圖1所示,銀行間市場業務為銀行營業收入總額的貢獻率2逐步提高,而存貸款利息凈收入的貢獻率顯著下降,這也促使決策層在整體資產配置上逐步向資金營運部門傾斜,在人才培訓和技術設施上體現出對資金營運部門的支持力度加強。如湘潭農商行近兩年通過引進專業人才、增加人才儲備、安排人員培訓等方式加大了對金融市場部業務的支持力度。
(一)內控管理措施合規有效。截止至2016年8月末,我市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成員為湘潭農商行和湘鄉農商行兩家,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為湘潭農商行、韶山農商行、湘鄉農商行、湘潭天易農商行(原湘潭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目前正在申請辦理變更債券交易賬戶名稱的手續)4家,其中韶山農商行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丙類賬戶,其余3家為乙類賬戶。各銀行間市場成員內控管理較為嚴格,均制定了內控管理制度,明確了崗位職責權限和授權授信管理流程及業務操作規程和風險防控機制,建立了前、中、后臺崗位的嚴格分離和權責清晰、相互監督的組織架構。并且,各從業人員均通過參加市場業務培訓和實踐,具備了市場業務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和風險管理手段,其業務操作流程合規、文件資料保存齊全、風險防范及時有效。
(二)同業拆借業務起步晚發展快。由于湘潭市同業拆借市場成員僅2家,且湘鄉農商行于2015年10月才加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湘潭市同業拆借業務起步較晚,2015年市場成員才首次開展同業拆借業務,但發展較為迅速。截至2016年8月末,我市同業拆借市場成員參與銀行間同業拆借交易129筆,合計104.31億元,同比增加81.06億元,增幅達348.65%。分方向看,同業拆出資金42.41億元,拆入資金61.9億元,凈融入資金19.49億元。分期限看,同業拆借期限主要集中在1天和7天。
(三)債券回購業務保持較好增長態勢。近年來,湘潭市銀行間債券回購業務成交金額逐年增長(見圖2),2014年和2015年分別成交652.99億元和3887.94億元。而2016年1-8月,全市市場成員累計成交2413.71億元,同比增加685.55億元,增幅達39.67%。分方向看,累計融出資金2084.04億元,融入資金329.67億元,凈融出1754.37億元。
圖2 2014年-至今湘潭市債券回購業務累計成交額
(四)現券投資業務穩步增長但操作較為保守。近年來,湘潭市市場成員現券投資業務保持穩步增長但整體發展策略偏保守,各機構的操作主要以買入持有至到期以及用于回購質押為主。截至2016年8月末,全市市場成員持有債券余額55.81億元,同比增加31.06億元,增幅達125.49%。分品種看,成員單位所持債券主要為利率債,余額合計31億元,占現券投資余額的55.55%;AA以上企業債余額22.45億元,占現券投資余額的40.23%,目前市場投資方向仍以穩健為主。
圖3 2014年-至今湘潭市現券投資余額
(一)受經濟下行影響,農合機構市場定位模糊化
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轄內企業經營績效不佳,銀行信貸需求減弱,且不良貸款率攀升,致使銀行將目光從信貸市場轉向銀行間市場,為追逐利益將銀行間市場作為當前提高效益的主攻陣地,而逐漸淡化了農合機構服務“三農”和小微企業的市場定位。據調查,我市湘潭天易農商行于2016年8月末同業融出資金凈額占各項存款的比例為40.22%,超過了監管要求30%的比例。
(二)受成員主體單一制約,市場參與程度較低
目前,湘潭加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成員的僅2家,占比為28.57%,加入銀行間市場成員的乙類金融機構僅3家,占比為42.86%,丙類1家,占比為14.29%。成員單位均為農商銀行,村鎮銀行均未涉足此業務。并且轄內韶山農商行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丙類成員,其交易要通過結算代理行代理,相關交易權限受限,資金投資的靈活性較低[1],再加之市場信息傳遞不及時,其展業積極性嚴重受挫,近幾年一直未開展銀行間市場業務。
(三)受專業人才匱乏限制,業務拓展能力不足
全國銀行間市場業務種類繁多、業務發展迅速,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在參與業務上缺乏經驗,分析技術、研判能力落后,人才結構和知識儲備不能適應銀行間市場業務發展的需求,制約了法人金融機構拓展銀行間市場業務的能力。如湘潭天易農村商業銀行,由于缺乏專業人才以及市場研判能力落后,現券買賣業務僅停留在買入債券以持有至到期,回購業務以逆回購為主,銀行間市場業務收益來源主要依靠資金融出賺取利息收入,致使其出現銀行間市場資金量大而收益不高的現象。
(四)受風控意識不強影響,業務操作存在風險
法人金融機構對銀行間市場業務的風險認識不夠,普遍存在“重交易、輕風控”的現象。如湘潭農商行的交易員有4名,后臺結算員有2名,而中臺風控員僅1名。此外,大部分法人金融機構把操作風險簡單理解為錯誤的人員操作,對制度漏洞、程序不合規、個人道德風險、系統安全等引起的風險認識不足,極大縮小了操作風險的外延[2]。調查顯示,湘潭農商行與湘潭天易農商行均存在后臺結算員兼任前臺交易員,中臺風險管理人員對前臺的風險識別、評估、控制以及定期風險排查等措施實施不到位的現象。
(一)合理確定市場定位,走符合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
法人金融機構應合理確定市場定位,堅持服務“三農”的宗旨,積極支持地方民營經濟發展,將主要資金用于滿足“三農”和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在此前提下,結合自身資金實力和發展特點,將富余資金拓展銀行間市場業務,并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銀行間市場業務經營策略。
(二)加大宣傳督促力度,提升參與銀行間市場的寬度和深度
大力培育市場主體,通過多種方式加大銀行間市場業務的宣傳力度,鼓勵法人金融機構加強內控管理,提高經營管理能力,不斷提高市場參與程度。非成員單位應轉變觀念,勇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積極調整發展模式和收入結構,努力成為銀行間市場成員。成員單位特別是丙類賬戶成員應不斷提升銀行間市場業務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提高參與銀行間市場的深度。
(三)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消除業務發展的人才約束
督促轄內法人金融機構加快銀行間市場專業人才培養,增加人才儲備。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快速提升本機構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建立銀行間市場業務交流平臺,鼓勵現有從業人員參加各類銀行間市場培訓班,提升業務運作水平,消除銀行間市場業務發展的人才制約。
(四)加強風險防控管理,促進銀行間市場的健康發展
提升市場成員單位風險防控意識,提高中臺風控員崗位職責的重要性,形成前臺、后臺嚴格分離和權責清晰、相互監督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督促成員單位完善風險防控制度和程序,健全風險識別、評估、監測和控制程序和手段以及風險報告體系。此外,市場管理機構應不斷健全市場規則,加大市場成員的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力度。
[1] 王鵬,顏志紅.郴州市農村信用社拓展銀行間 債券市場業務的問題分析[J].農村金融,2010(11).
[2] 倪素芳,王力敏,陳鳳琴,曹振.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參與銀行間市場業務效應的調查報告[J].中國貨幣市場,2009(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