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以其哲人的智慧、教育家的博學穿越時空,把中國與世界聯系在了一起??鬃拥慕逃枷爰爸鲝埐粌H影響了中國,而且影響了世界。下面僅以孔子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的教育主張為例,談談其對本校實施的“弘揚文昌精神,開展經典閱讀”縣級語文課題研究的指導意義和啟示作用。
一、有教無類,一視同仁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在中國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均享有崇高的地位。在春秋后期,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不分國別、種族招收弟子,對于傳播華夏進步文化起了積極的作用??鬃印坝薪虩o類”的招生原則,打破了貴族壟斷學于官府的格局,開創了平民辦學之風,為當時造就了一大批有用之才,為后世提供了意義深遠的教育思想。他的這一教育主張,對我們今天來說,就是不應因為貧富、貴賤、智愚、善惡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對象之外,誰都有一視同仁地享受教育的權利。因此,我們這一課題在選擇研究對象時,不管年齡性別,不管智力好差,實驗班級學生全員參與,在三年的研究期間從沒有放棄過一個學生。
二、因材施教,展現特長
孔子主張“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的教育思想??鬃拥囊虿氖┙痰慕虒W方法,對于當前實施素質教育大有啟示,對我們課題研究的實施過程也有不少啟發。我們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活動的內容、活動的安排、成果的提取等方面做了不同的要求,從而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實現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同培養的目的。
第一,以趣為導,分層實驗。
只有在以興趣為動力的條件下,才談得上教育的效果;不講興趣的教育,造就出的不是庸才便是蠢材。因此,課題組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自己挑選感興趣的閱讀內容。有的挑選國學經典,有的挑選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有的喜歡毛澤東詩詞,有的喜歡國外作品……題材廣泛,豐富多彩。
第二,根據特征,區別對待。
對不同的受教者給以不同的活動安排,因生制宜,區別對待,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學思想的精髓,也是這一思想得以落實的保障。它既應成為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特質,也應該是學生才能有效培養的捷徑。在課題實施中,我們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認知水平,提供不同的讀本:七年級上學期以《初中經典讀本》中的《弟子規》《二十四史格言選》《人文上杭》《孟子》《中國歷代文賦選》(上)《中國歷代詩、詞、曲選》(上)為主;八年級上學期以《初中經典讀本》中的《弟子規》《二十四史格言選》《人文上杭》《孟子》《中國歷代文賦選》(下)《中國歷代詩、詞、曲選》(下)為主;九年級上學期以《水滸》《傅雷家書》《培根隨筆》(下)《格列佛游記》《簡·愛》《聆聽天籟:讀讀泰戈爾》及巴金“三部曲”之《家》為主。
第三,注意方法,揚長避短
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在發現其興趣、優勢后正確引導,揚長避短。在學生自由選擇讀本閱讀后,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要求寫作水平較好的學生寫讀書心得,閱讀水平一般或更差的學生做讀書筆記或者手抄報,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了學習鍛煉,得到了提升發展,這樣既完成了閱讀目標,更提高了課題研究的有效性。
第四,講求實效,靈活多變。
在目的明確的情況下,教學或者檢測的手段、方法、內容可不拘一格,無論作怎樣的探索都是有益的。在課題實施中,成果的呈現方式多種多樣:知識競賽、讀書心得、手抄報、???、黑板報、演講比賽、詩詞朗誦……通過這些方式的呈現,調動了學生活動的積極性,也使課題研究提高了一個層次。
三、教學相長,共同提高
孔子“教學相長”思想為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提供了理論基礎。“教學相長”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和學生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其重要的作用是通過師生活動,學生向教師學習,教師也要向學生學習,達到共同提高的教學目的。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理念,正是這一思想的體現。三年來,課題組師生本著邊探索邊實踐的原則,課題實驗在結出理論碩果的同時,在實踐中更是成效顯著。
第一,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年下來,課題實驗使閱讀成為學生酷愛的生活方式,閱讀成為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實驗不僅使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更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他們不再僅僅依賴于課堂,更多地自發地延伸到了課外,書寫了厚厚的閱讀筆記,背誦積累了大量名篇名段。學校處處可見由閱讀而呈現的各種活動:手抄報展、名著閱讀論壇、讀書匯報會、演講比賽、隨筆交流會……閱讀已成為學生個體生命的過程和酷愛的生活方式,這是課題實驗帶來的最大成效。
第二,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機會也比過去大大增加。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已經成為學生的主動行為和自覺要求。與此同時,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寫讀書筆記的習慣,修改作文的習慣等都有所進步。學生在讀讀、寫寫、畫畫、背背、抄抄的過程中閱讀能力、動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學生通過背誦經典詩文提高了記憶力、注意力,提高了學習閱讀、寫作的水平,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提升,在相關的語文知識或征文比賽中,實驗班學生多人多次獲得市、縣、校獎項。
第三,提升了教師的教育教學及研究水平。
課題研究開展以來,師生們少了些浮躁,多了些書香,群體素質悄然提高。實驗教師的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轉變,業務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在學校語文組,經典閱讀教學理念已深入人心,在課題實驗過程中,老師們通過參加培訓、開展實驗、上研討課、寫實驗心得體會、交流經驗等途徑迅速成長起來,成為學校教學的骨干力量。課題組還收集、整理了不少研究過程中的其它物化成果。
第四,推動了校本教研的深入開展。
課題組在實驗過程中,結合校本教研,定期舉辦各種研討活動,營造了濃厚的校本教研氛圍,帶動了學校的整體教研。每位教師都在教研中學習著、反思著、培養著自己科研的熱情和嚴謹態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獲。
第五,促進了語文教學質量的顯著提高。
課題研究使學校的語文學科在縣統考和中考中立于不敗之地。實驗班的學生整體語文成績優于非實驗班。在課題組帶動下,全校研討“經典閱讀”的書香氛圍異常濃厚,帶動了全校學生整體語文素質的提高。學校語文成績在縣統考及中考中連續三年居同類學校排名前茅,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在政治思想、意識形態、行為規范、教育理念、學習方法、修身養性、治國安民以及歷史、經濟、為政、禮儀等等各方面,都有精辟的論述。在今天,我們應推陳出新、取其精華,使這一寶貴財富對現代人所從事的教育教學改革發揮應有的指導和借鑒作用。
本文為上杭縣第五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課題《弘揚文昌精神 開展經典閱讀》階段性成果。
(陳燕香 福建省上杭縣蛟洋中學 36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