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彩霞
長期以來,在“尊師重道”思想的影響下,一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味強調學生的服從,導致學生被動地學習,從而導致整個課堂非常枯燥乏味。尤其是高中歷史課,由于知識點多而雜,一些學生如聽天書一般。因此,我們要改變這種局面。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在教學實踐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自覺地走近文本,了解歷史、研究歷史,激發學習興趣。那么,如何才能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主體,增加課堂活力呢?下面,筆者從四個方面談談認識。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成才的基礎,是學生獲取新知的內在動因。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置于歷史事件的場景中。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游戲、音樂、問題等創設多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任何教學情境都必須根據所教內容進行創設,這樣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以高中歷史《“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這一課為例,這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以及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觀點,并且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等問題。為此,教師可以創設多種教學情境。比如,在導入環節,采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思考。教師提問:同學們思考一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思想是什么?學生回答:儒家思想。教師接著問:儒家思想出現在什么時候呢?學生回答:春秋時期。教師再問:春秋時候的思想界出現一個怎樣的局面呢?學生回答:百家爭鳴。通過問題的遞進,引出課題。再通過導學案,讓學生根據導學案中的問題,比如,“百家爭鳴”的含義。形成的社會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呢?自行讀課本尋找答案,再講解具體知識點事,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音樂情境。比如,講解孔子這個代表人物時,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視頻播放,并配合音樂營造較好的氛圍,加深學生的感知。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主動地走近文本教材。
二、搭建合作平臺,加強學生交流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歷史常識和事件,很少關注學生本身,特別是教會學生掌握探究歷史的方法更是鮮有問津,導致學生學得辛苦,但效果卻不容樂觀。因此,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其中,搭建合作平臺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學生交流,促使學生對問題思考。創建合作平臺的形式有很多。比如,一幫一,優帶差,學習小組,等等,從而真正讓學生全身心參與課堂,真正融入課堂。
下面以高中歷史《鴉片戰爭》這一課為例,針對這一節課的內容。教師將4~6人分為一組。組隊之前,先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能力、基礎等情況,力圖做到優勢互補。比如,讓性格內向和活潑的在一組,讓歷史基礎較好的學生和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合作學習,并且每一組里挑選出一個組長,負責組內的學習活動及紀律。上課時,讓各學習小組根據黑板上的問題進行學習,比如,分析鴉片戰爭的影響,兩次鴉片戰爭的比較,等等。最后,以小組形式展示學習成果。因此,教師一定要深入學生,了解每位學生的特點,合理搭建合作平臺,才能促進學生交流與思考。
三、設計有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和教材的重難點,設計出一些具有啟發性、思考性、靈活性、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積極探索問題,從而真正讓歷史課堂成為彰顯智慧、激活潛能的舞臺。
下面以高中歷史《辛亥革命》這一課為例。教師在教授這一課時,考慮到學生對這一歷史事件比較熟悉,因此,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思考,是什么條件導致辛亥革命的爆發呢?當時,導致革命興起的條件有很多。比如,經濟基礎、階級基礎、思想基礎,等等。學生不一定能夠獨立解決,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深入地剖析文本,尋找那個年代的相關輔助資料,如故事、活動、名言以二元體影像資料,等等,并與同學交流探討研讀,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得到進一步增強。因此,問題的設計要注重質量,能夠發散學生思維,特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狀態,積極獲得知識。
四、建立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發展
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一個科學多樣的評價體統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更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之一。有的時候,教師往往可以借助不經意的善良的評價激發學生的潛能與學習熱情,評價的方式可以多樣化。例如,老師單一的點評、組內學員互評、組與組之間互評等方式。也可以采用一些新穎的評價方式,比如,“成長記錄袋”、“悄悄話信箱”、“學習獎勵卡”等。
以高中歷史《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這一課為例,這一課的內容較多,知識點有些難度。不僅要了解中央集權制度、郡縣制,以及專制主義封建中央集權制度形成過程,而且要知道秦朝政府組織中的權力分配情況等問題。學生需要時間理解消化,因此,教師利用導學案,讓學生根據導學案,看教材開展課前預習。然后,在課堂上隨機點名檢查學習成果,特意挑選了一位厭學的學生,有意識地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他回答出來了。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表揚,他非常高興,有滿足感和被認可感。接下來的學習,他的勁頭更足了。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組與組之間的評價,讓學習小組相互檢查學習作業,并且對對方小組提出意見。因此,教師評價的方式可以多樣化,評價的態度要真誠,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肯定學生身上的閃光,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
總之,歷史課是有趣的。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心中要有學生,不可喧賓奪主,要積極地拋棄落后的教學理念,打破傳統的講學模式,采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從而讓歷史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獲取知識、收獲幸福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