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曜廷 曾娟 陳凱
擇業、就業、創業當下正成為許多年輕人熱衷的話題。但如何更好地擇業、就業,或創業,同時困擾著千千萬萬的年輕人。隨著每年日益增加的畢業生人數,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依舊不容樂觀。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導致許多高校畢業生難以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在擇業及就業方面,相當數量的高校畢業生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態,或就業后發現與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遠,或覺得自己的能力無用武之地。高校畢業生擇業就業時的這類想法容易讓他們產生消極的心理情緒,從而對自身的擇業和就業都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極影響。本文主要就高校畢業生擇業、就業、創業及相關環境、前景、問題等的研究,為即將準備擇業、就業或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們提供參考借鑒。
一、高校畢業生的擇業與就業
1.擇業及就業的定義。
所謂擇業,就是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或職業理想及職業能力,從社會各種各樣的職業中選擇一種作為自己從事職業的過程。一般情況下,任何一名具備勞動能力的人,都必須進入社會,在社會各種各樣的工作領域選擇一份適合自身的特定職業。在這一看似簡單的選擇過程中,擇業者必須充分考慮到個人的需求、興趣、能力,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等諸多因素。所謂就業,就是依法從事某種有報酬或勞動收入的社會活動。
2.高校畢業生擇業觀的變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不同時期的高校畢業生對于擇業的態度有著明顯的不同,高校畢業生的擇業觀可謂是時代變換的晴雨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不同時代的鮮明特征。如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高校畢業生雖然已經開始逐漸形成自身的擇業觀和擇業意識,但需要服從國家的分配。而到了80年代末,高校畢業生在擇業的時候開始更加注重適合程度與個人成長。隨后,從90年代開始,高校畢業生在擇業方面開始關注職業的穩定性及酬勞等。90年代中后期至今,高校畢業生在擇業方面逐漸開始強調和注重個人能力的發揮及個人才華的展示,所以在擇業的時候與具體某項工作相比,更加看重整體的平臺或發展空間。從此可以看出高校畢業生的擇業觀散發著強烈的時代氣息。
3.高校畢業生擇業和就業的特點。
如今的大多數高校畢業生,崇尚自我為中心,雖然敢想、敢說、敢干,但是缺乏社會生活的經驗,以及寶貴的實際操作及實踐經驗,更多看重的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及才華的展示,太想凸顯自我的心態讓他們在就業的時候只愿成為主角,擔心一旦成為配角的話會埋沒自身的才華,會被大材小用。所以,如今的高校畢業生在擇業的時候“高不成、低不就”就成了普遍現象。
4.面對擇業,面對就業。
萬事皆難以十全十美。對于剛走出校門、步入社會生活的高校畢業生們,在進行擇業的時候,更加注重的應是自身能力的培養和鍛煉,而不是個人能力的體現和個人才華的展現;更加關注的應是行業及自身的成長性,而不是眼前的薪資待遇;更加在意的應是與職場同事之間的默契配合程度與團隊精神培養,而不是主角或配角的擔當。就業時,應努力做到工作認真細致、虛心好學、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二、高校畢業生的自主創業
1.自主創業的背景及原因
創業是發現一個商機并加以實際行動使其轉化為具體的某種形態或產品,從中獲得利益并實現價值的一個過程。隨著《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的頒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目前,創業儼然成為大學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教育部也發布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
同時,隨著大學擴招,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每年都在增加,千千萬萬的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步入社會,走向不同的工作崗位,加之此前畢業后待業的畢業生及原本社會中尋求工作的人群,整體的待業人數不斷增加,導致就業難的問題日趨嚴重。于是,在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下,近年來,許多高校畢業生開始萌生自主創業的想法。
2.自主創業的相關問題
自主創業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取決于創業者的綜合能力強弱。就現有大多數高校的學科設置而言,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不論是在教材內容或知識結構,還是課程體系或成績評價的設置上都過于傳統,一定程度上都滯后于培養及教育目標人群的變化,這使得多數學生在校期間很難有一個適合的環境鍛煉及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
在資金方面,高校畢業生面臨著比其他社會人士更為嚴峻的問題。這不僅體現在高校畢業生剛走出校園的時候基本是零資產的狀態,更體現在高校畢業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社會人脈關系,從而很難從社會中尋求到用于啟動創業項目的投資資金。
經驗的匱乏很大程度阻礙著高校畢業的創業之路。由于缺乏相關的經驗,多數高校畢業生在創業初期常常步履艱難。這一般體現在人才團隊的組建和管理,以及對市場發展的預判和變化的把握上。缺乏此類經驗的高校畢業生往往容易忽略一些潛在的創業風險,從而導致創業項目的失敗。
三、解決高校畢業生擇業就業創業相關問題的對策與思考
1.學會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現今的年輕人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崇尚個人價值的體現,思考問題相對極端。因諸如此類的原因,使得年輕人很容易錯過原本屬于自身的一些機會,容易導致事情向不好的方向發展。高校畢業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應該學會冷靜思考,換個角度或從多個角度看待原有的問題,這樣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例如,就擇業、就業、自主創業而言,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一個整體,選擇了擇業和就業,并不意味著放棄了自主創業。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行業進行就業,努力學習,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培養團隊協作精神,這些都是在自主創業中不可或缺的能直接或間接影響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2.端正態度
高校畢業生不論是在擇業、就業,或自主創業的過程中,都應該抱著再學習、再鍛煉、再提高的態度虛心且耐心地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一步一個腳印地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在日常工作中日積月累地完善自身的優缺點。
參考文獻:
[1]司文學.大學生擇業意向對就業影響的調查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3(08).
[2]馮炎蓮.當代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念的分析與對策[J].職業圈,2007(01).
[3]孫光宗,陳曙紅.當代大學生創業調查與對策建議[J].當代教育論壇,2009(10).
[4]薛丹.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J].商業現代化,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