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敏++李棟++劉榮?オ?
摘要: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對于學校建設發展還是對于學生自身全面發展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生違紀行為的發生,從側面反映出了學生管理工作尚存漏洞的與問題,因此,為了改進與完善學生管理工作,也為了更好的為全校師生服務,我們結合自身對于學校學生違紀行為案例的思考,試圖去找尋學生違紀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而深入探尋其深層次的原因,提出相關的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學生管理工作;違紀
學生違紀行為的發生,是學生管理工作存在漏洞與問題的體現。學生違紀行為的發生,將會給學生自身帶來人身財產安全的隱患,甚至災難,也會對學校造成不良影響和損失。學生假期出租房遇害案件,學生私自爬蒼山迷路即“3.28事件”,學生被卷入傳銷案件等等,一系列離我們并不遙遠的學生違紀案例,歷歷在目,觸目驚心,一方面,我們為這些學生感到惋惜與痛心,另一方面,怎樣能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保護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管理秩序,減少學校不必要的損失,值得深思。痛定思痛,結合學校學生違紀案例,我們從多種角度進行了一些與學生違紀原因相關的思考分析,立足當前學生管理工作所存在的漏洞與問題,提出了一些關于推動學生管理工作發展進而減少或避免學生違紀行為發生的合理化建議,以期能促進我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完善,同時,也衷心希望本論文的研究結果能夠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盡一些綿薄之力。
一、對于學生違紀原因的思考
學生違紀的原因不是單方面的。結合學校自身實際情況,立足對學校發生的學生違紀案例的思考分析,現將學生違紀原因具體歸納為以下幾各方面。
(一)班主任、輔導員推諉扯皮
在一些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突發的事件上,比如學生生病、失聯等,有些同一班級的班主任、輔導員之間往往會相互推諉扯皮,這一方面會嚴重降低事件處理的工作效率,甚至有時候會因未在第一時間及時解決導致事態更加嚴重,最終使得學生人身財產遭受不必要的傷害,給學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另一方面班主任、輔導員之間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會嚴重影響班級班主任、輔導員在學生心中的權威,使得學生產生對老師的不信任感,而這將直接導致班級凝聚力、向心力下降,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的積極性也會隨之下降,歸屬感也隨之降低,甚至有一些學生對于班風班規由重視變成了漠視,這無疑在隱形層面增加了學生群體違紀行為發生的機率。
(二)學生本身素質不高,認識不到位
學生綜合素質不高,這就導致一部分大學生在一些問題的認識上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甚至有的學生不能理性正確地作出判斷。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學生違紀行為發生的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應引起重視。只有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才能提高,才能正確認識事物,也才能作出正確行為選擇,避免違紀行為的發生。而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需要教育的引導,因此學校相關部門應該大力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工作,完善相關的教育環節,努力提高學生的素質,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
(三)學校相關部門對學生教育落實不到位
學校相關部門對學生的教育落實不到位,比如校規校紀教育、安全教育、性教育的缺失或者敷衍等,這些對學生的教育看似微不足道,實則事關學生自身安全、學校切身利益。古有云:“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相關部門對學生教育的缺失或者敷衍,如果不及時作出調整與完善,勢必將助長違紀行為的發生。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以身作則,做好本職工作,對于學校下發的政策文件及時進行宣傳并落實到每一位學生身上。同時,在此也呼吁相關制約監督體系的建立完善。
(四)制度建設跟進不到位
學校相關的制度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有時候學生丟垃圾造成的下水道堵塞,會給清潔工人的工作造成極大困難,也會讓學校產生本不必要的財政支出。學校的制度建設應該有預見性、前瞻性,不要等到事情發生后追究責任的時候才想到制度建設的滯后問題。同時,制度一旦制定出來,如何讓制度得到落實,也是值得相關部門思考的事情,如何實施,由誰監督,怎樣改進等等,都要想到,更要付諸實踐,因為制度只有真正得到執行,才能在執行過程中發現漏洞、問題,才能改進,才談得上制度的改革完善,否則制度完善就只能是空談。
(五)學生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和漏洞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當代大學生所面臨的環境越發復雜,這值得引起每一個學生管理部門領導老師的重視。在學生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的漏洞,比如學生管理部門分工不明確,在針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還不夠,對接受心理咨詢的學生也不能進行有效的后續觀察,在對學生的處分過程中忽視了相關的教育引導等,因此,很有必要在借鑒國內以及國外一流大學的學生管理經驗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完善學生管理工作的具體環節。
二、關于改進和完善學生管理工作提出的相關合理化建議
隨著社會的發展,影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各種因素也在不斷地發展著,變得越來越復雜。因此需要緊跟時代步伐,緊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發展的潮流,不斷找尋自身不足,不斷去尋求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完善,以減少或避免學生違紀行為的發生,保護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取消班主任,輔導員年級制管理
在其他一些先進高校中,大學生的管理完全由輔導員一人承擔,這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潮流。針對學校班主任、輔導員相互推諉扯皮的現象,借鑒其他先進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經驗,建議實行輔導員年級制管理模式,直接取消班主任,由輔導員進行學生日常管理工作,這樣一方面由輔導員直接管理年級班級事務,方便了領導的管理也提高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人員的精簡,將會大大降低學校財政的支出,節約資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費。精簡人事,提高效率,努力為學生管理工作建立起一個上下順暢的綠色通道。
(二)開放一些相關課程,社團開展相關活動
學校應該開設一些與學生自身安全、成長相關的必修課程,一改原先將此類教育設置成為選修課程的方式。既然事關每個大學生的安全與成長,那就應該進行廣泛宣傳與教育,課程量按照具體情況設置。同時,在課程設置上也可以突出地方特色和地域特色,比如在安全教育上將蒼山防火、自救知識,少數民族文化禁忌,防范毒品注意事項,防震知識等列入其中,這樣就大大加強了課程設置的實用性。同時,學生管理處下轄的各個大學生社團,也應該起到相應的作用,相關學生干部應該以身作則,切實搞好社團活動,在事關學生安全與成長的方面多開展一些社團活動,比如在有關安全方面,社團可以在每個上半年、下半年各舉行一次全校范圍內的大型的安全教育活動,在與學生成長有關方面,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社會獻愛心活動等類似活動。
(三)建立完善與學生管理工作相關的制度體系
學生管理工作是一個綜合性工作,要處理很多大大小小的復雜的事物,因此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學生管理工作;同時,學生管理工作時刻都處在變化發展之中,因此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管理工作。制度是一切工作得以順利實施的保障,因此要推動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完善,制度建設是關鍵。首先,制度建設要全面系統,更要具體細化,這與學生管理工作的特點是分不開的,因為學生管理工作內涵廣,事務繁多,只有將制度細化,才能保證學生管理工作的穩健發展。其次,制度建設要有預見性和前瞻性,先于新的問題發生而建立制度,而非新的問題發生后再去建立相關的制度,雖然“亡羊補牢猶未晚”,但是“未雨綢繆”能避免一些對學生自身人身財產的傷害,也可以避免學校不必要的損失。最后,就是要充實學生管理工作制度中與制約監督學生管理工作相關的內容。“權力過于集中而又得不到約束是產生腐敗的深層原因,而實施有效監督是預防腐敗的關鍵。”[1]以確保各項制度真正得到落實,以保證學生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行。
(四)制度上建立完善學生違紀相關獎懲措施
古人云:“欲知平直,則必準繩。”學生管理工作也是一樣,要想讓學生管理工作正常運轉并得到長足發展,就必須不斷改革與完善相關的制度。“規章制度既是行為的范例,又是行為的禁止。”[2]學生管理相關制度是“準繩”,同樣可分為獎懲兩類。學校在有關學生獎勵制度上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借鑒吸收其他先進高校的經驗。比如在好人好事表彰上,可以借助校園廣播電視部門,在校園公共場合采取隨拍暗拍方式,找尋那些平凡普通卻有愛學校愛同學之心的大學生,進行宣傳進行表彰,此舉靈活機動,更可以小博大,在學生群體刮起仿效之風。在有關學生處分的制度方面,一方面要結合地域特色、地方特色、學校自身情況進行相關處分細則的嚴格制定,確保處分權實施的程序規范,因為“處分權的行使只有按照嚴格的程序規范,才能消除慣性思維和個人偏見,進而從根本上避免處分的隨意性和偶然性。”[3]另一方面應積極在制度中加入對被處分學生的后續思想教育以及相關矯正幫助的內容,體現人文關懷,處分制度不僅要重視處分過程,同時也要重視處分后的教育引導。
(五)設立學校社會工作部門
“學校社會工作通過能力建設介入學生工作,一方面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為傳統的學生工作模式在資源整合、能力建設與績效產出等方面存在欠缺,所以要引入學校社會工作的方式。”[4]學校社會工作部門的設立,將有利于我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運用社會工作相關理論,改善學生學習環境和條件,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提高適應學習和生活的能力,通過與學生及家長以及學校和學校所在社區的聯系與互動,協助預防和解決學生問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形成“家庭—學校—社區”三者間良好互動。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運用社會工作相關的專業方法和知識去進行相關的學生管理,大大提高我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專業性,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家庭—學校—社區”互動幫助學生建立起社會化人格,家庭、學校、社區三方共同監督學生學習與生活,共同關愛學生成長,無疑將大大減少學生違紀現象發生的概率。
(六)建立完善社區學生管理工作體系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本就不是一個一元體,而是包涵著多種元素的集合體。學生管理工作涵蓋著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要分分秒秒關注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又要時時刻刻關懷學生的成長發展,所以說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既然是綜合性工作,那就不能用單一視角狹隘地看學生管理工作,而應該發散思維,用多元化視角審視學生管理工作,全方位洞察能改進和完善學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學校是社區的一份子,學校的發展離不開社區的發展。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層面看,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與發展,同樣也離不開自身所在的社區。因此建議發揮學校所在社區的作用,聯合社區內各種社會機構、群體、組織等共同致力于學生管理工作中來,共同服務于學校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社區內的法院、派出所、軍隊、學校、村委會等等,我們都可以聯系聯合起來,形成學生管理工作的集群模式,進而可以發揮集群優勢。具體實踐上,也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比如可以定期讓學生參加法院審判會以增強學生們的法律意識,可以協同社區內派出所加強學校警衛建設,可以聯合村委會讓學生參加社區衛生服務以增強自身服務意識、主人翁意識等等。動用各種社會資源,形成學生管理工作的社區網絡,營造學生管理工作的社會化體系。一旦這種網絡和體系得以建立起來,那無疑會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力度與深度,也無疑會在保護學生人身財產安全以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立足長遠,放眼未來,社區學生管理工作體系的建立,是有利于學校可持續發展的。
[參考文獻]
[1]黃美建.基于法規制度建設的高校反腐倡廉思考[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13,10(05).
[2]趙劍,黃永奎,呂霞.高校學生處分制度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瓊州學院學報,2012,12(06).
[3]單正義.高校學生處分制度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昌吉學院學報,2012(02).
[4]梁華,于福君.學校社會工作介入高校學生工作策略研究——基于鞍山師范學院的思考[J].理論界,2012(09).(作者單位:大理大學,云南 大理 6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