鄶鐳
摘要:在語言學習中,文學欣賞是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在英語教材中也適當的添加了一些英國文學作品來讓學生去品位去欣賞,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實際的英國文學欣賞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語言知識的訓練比重還是非常大的,對學生文學作品學習以及人文素養的培養還是比較缺乏的,本文主要針對的是英國文學欣賞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英國文學;文學欣賞;問題;對策;分析
一、英國文學欣賞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選文中文學作品少
文學欣賞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一些簡單的英文原著,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是我國現行的教材對文學欣賞這一塊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要求,人文性體現的不是特別的明顯,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很難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閱讀教學比較側重于技能方面的訓練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目前的英國文學欣賞教學中,教學閱讀技能訓練依舊占據著整個文學欣賞教學的主導位置。忽視了語篇語義的教學。對課文的處理顯得比較粗糙,只是重了教學的速度,但是卻沒有注重教學的質量。這也就使得學生的閱讀效率大大降低。而為了完成語言教學的目標,教師一般很少有時間著重去講解課文中作者想要體現的內涵,而這種行為對學生去感受語言之美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學生體驗不到文學欣賞中的藝術魅力,久而久之就會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
二、教學中忽視文學欣賞教學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文學欣賞理解問題
文學欣賞是教師、學生、作者以及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更是思想與心靈之間的交流,教師在這其中不僅是學生的引導者,更是平等對話的人員之一,教師還要為學生的閱讀時間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為學生的閱讀提供有利條件,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大部分的英語教師對文學欣賞的理解都只是停留在了閱讀現象的表面,傳授的也都是相對比較突兀的知識點,也正是因為英語教師對文學欣賞本身存在淺顯地理解,使得教師與學生不能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更為深層次的欣賞和討論,也就很難激發出學生的欣賞能力。
(二)教師知識結構問題
現階段一部分英語教師對英美文學方面的知識并不是很了解,如果要是進行文學欣賞的話,教師的能力就顯得力不從心。此外,由于我國的英語測試重點還是在對語言知識和技能的考察上,因此教師為了提升教學效率,就自然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和對語言技能的訓練上,這也就造成了教師在語言知識方面的功底非常深厚,但是在進行英國文學作品欣賞的時候,就相對比較困難。教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查閱相關的英國文學資料,才可以更好地進行文學欣賞教學,如果只是對涉及到文學作品做一些相對淺顯的講解,并不去深入剖析文學作品內涵,這樣就會使文學欣賞教學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三、提高文學欣賞教學水平的相關對策
(一)樹立正確的閱讀觀
閱讀不僅僅是認知的過程,更是情感升華的過程,閱讀的真正目的是讀懂隱藏在文本中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表達,從而形成一個閱讀上的共鳴,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是從字面上去理解文本,而是能夠創造性的去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進而深入的了解文本的深層內涵,提升學生審美的境界。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始終保持一個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中關鍵的一環,我們的英語教師要將其逐漸轉化為學生穩定的學習動機,可以說閱讀動機和學生興趣的培養是文學賞析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離開了興趣和動機的話,文學賞析的能力發展就會受到限制。由此看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影響英語語言學習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這一階段,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語言測試和閱讀活動去探究語言的內在魅力,發現英語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層次美,進而提高英語學習的質量。
(三)提升教師的英語文學欣賞水平
在文學欣賞教學實踐中,教師所承擔的責任會越來越多,教師不僅是學生的引導者,更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實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充分關注學生的閱讀態度主動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尊重學生的觀點,鼓勵學生去分析并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整個文學欣賞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學生自身對閱讀的理解會比較松散,思維容易混亂,有了教師的引導,學生的閱讀就會有條理,但是教師也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并不能夠以教師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在培養學生英語文學欣賞的同時,教師首先要成為一個文學欣賞的學習者,這樣才能夠有的放矢,更好地指導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這也就對廣大教師的文學欣賞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結語
英國文學作為文學欣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也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廣大英語教師在不斷提高自身文學修養的同時還需要充分激發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文學作品賞析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舒江.“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之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7).
[2]孫緒華.“瘋狂英語”瘋狂流行的認知闡釋[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S1).
[3]楊彩梅,寧春巖.本族語、目標語和中介語三語相交的二語習得理論模型[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4).
[4]肖云南,楊璐.模因理論在第二語言環境下運用的可行性理論研究[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