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昊(吉林財經大學體育教研部吉林長春130117)
中國街球文化發展漫談
□王 昊(吉林財經大學體育教研部吉林長春130117)
本文通過研究街球在國外的起源與發展到在我國的興起,結合街球運動在中國當前的發展情況,討論街球運動在我國將來的發展趨勢。
街球運動發展
在美國多元文化的背景和客觀社會環境的雙重影響下發展起來的街頭運動往往由于不受正規場地的限制而具有廣泛參與性。“街頭籃球”這種與正規籃球比賽截然不同的形式正是因此油然而生。節奏感強烈的音樂伴奏使其富有極強的感召力,在這種氛圍下參與打球的青少年在場上運球進攻的動作極具美感與創造性。久而久之,隨著時間的推移,憑借街頭籃球富有創造性與表演性,并與音樂以及夸張的穿著相結合的諸多特色,不僅美國本土街球運動逐漸形成了一種新興的文化——“街球文化”,并且在世界各地火熱蔓延。
1.1、大眾的傳統印象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大力開展,人民經濟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相對傳統封閉的大眾視野也被逐漸打開,人民更加主動地接觸國外的前沿文化,這種改變將習慣于做外來事物“看客”的人們逐漸轉變為活動的參與者。以往人們觀看籃球運動不免被其職業性與正規性所震懾,想親身參與其中難免有些“恐懼”,大家通常將籃球視為一種只允許專業運動員參與的運動,因此長時間以來普通民眾受到許多專業因素的影響而很難去籃球場打籃球。
1.2、街頭籃球初入中國
隨著街球運動傳入我國,人們對籃球運動有了一個新的認識,2002年,NIKE(耐克)的一條名叫“街舞風雷”的廣告在電視上的播出,許多青少年被廣告中夸張的大幅度變向運球、蝴蝶穿花般的胯下運球以及節奏近乎窒息般的運球速度所吸引。同年另一個國外運動品牌AND1在美國舉辦了全美街球巡回賽,并將其制作成AND1mixtape光盤進行發售,國內青少年通過光盤看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運球過人動作,并首次了解了Grayson Boucher(教授)、Philip Champion(辣醬)等美國著名街球手,在多重視覺沖擊下,青少年紛紛走上球場對其進行模仿創造。可以說正是由于NIKE和AND1兩個美國運動品牌的推廣介入,街球運動在中國播種下了希望的種子,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投入到了這種富有表演性以及創造性的籃球比賽形式中。
1.3、街球運動在中國的展開
一項運動的火熱開展必須有一個旗幟性的代表人物領跑,就像美國有Grayson Boucher(教授)、Philip Champion(辣醬)、骨頭收集者等著名街球手一樣,國內也需要代表性人物來促進我國街球發展。作為中國街球領軍人物,吳悠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吳悠來自北京,是中國最早接觸街球運動的“球手”之一,憑借自身純熟的運球過人動作以及175cm身高能扣籃的驚人之舉虜獲了眾多青少年的青睞。隨著街球愛好者隊伍的逐漸壯大,吳悠以及Hot Dog、周銳等其他國內知名街球手開始組建街球隊伍、舉辦街球活動以及街球巡回賽,通過活動以及比賽吸引更多青少年的注意力,讓街球運動在國內得到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街球運動在我國的逐漸推廣和品牌效應的逐漸形成、北京吳悠的CL smooth crew等知名街球團隊的帶領均使廣大以街球運動為共同愛好的青少年在不同的比賽中得以交流和促進,使我國街球運動逐年呈良性發展態勢。

表1 國內知名街球團隊一覽
2.1、街球團隊——以北京CL smooth crew為例

表2 北京CL smooth crew比賽活動一覽表
作為最早的街球團隊之一,吳悠及其團隊在保留街球運動精髓的前提下,結合地方特色組織球迷互動活動,在全國各地進行街球巡回表演賽,與球迷拉近距離。這種互動理念使街球運動在全國的聲勢不斷壯大,而表演者在與球迷的互動中逐漸弱化自身作為“球員”的作用,潛移默化地使更多人參與其中,讓街球活動形成廣泛參與的常態化。街球運動離不開比賽,離不開訓練,為此,吳悠和CL smooth crew團隊舉行中國街球制霸賽以及選拔賽給熱愛籃球、想在賽場上展示自己的球員一個很好的機會,并因此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自己獨特特色的街球賽事。
2.2、中國街球運動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
街球運動的精華在于其觀賞性以及創造性,而其中的觀賞性恰恰源于街球運動本身的無限創造性——一種新的過人方式或者一種新的no look pass(不看人傳球)的誕生。這種新的方式不僅使表演增色不少,而且在街球比賽中這些突破、花哨的過人動作雖然造成對手的被“晃”然而則被認為是一種友好的“挑釁”這種挑釁激發著比賽選手不斷的去競爭,去創造。
街球運動的創造性與競爭性恰恰正是眼下我國青少年所缺失的品質,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街球運動當中,可以充分地塑造青少年的獨立性格、培養其在競爭中不言敗不放棄的精神。由此可見中國獨有的街球文化特性讓青少年更易擺脫對他人的依賴,使自己更加自信。
3.1、街球運動促進了我國籃球參與程度
任何一項事物都不可能獨立存在于社會當中,一項事物的產生與傳播必將帶動相關事物的發展。街球運動傳入到我國之后,不僅拓寬了青少年健身強體的途徑,與此同時由于其自身特殊的屬性,街球運動在培養青少年獨立性格、與他人溝通及團隊協作能力都有著積極作用。然而縱觀街球運動在我國的發展情況,其積極作用不僅僅體現在青少年身上,同時還為我國帶來了更深層次的影響。
美國街球運動在中國的傳播不可否認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籃球文化。這一影響具體體現在普通大眾對于籃球比賽的關注程度,街球運動的傳入培養了我國人民對于籃球運動的觀賞能力,使籃球運動從小范圍的專業運動進而受到更廣泛的關注。從相對另類的角度詮釋籃球魅力的街球運動,讓更多人群關注籃球運動并參與到籃球運動當中。
3.2、街球運動促進了我國籃球比賽賽事推廣
籃球運動傳入我國之后,人們對籃球比賽的認知多年以來局限于全場比賽的“5打5”,同時人們在思維觀念上也長期適應于傳統正規籃球比賽的模式。以往群眾們能接觸并觀賞到的籃球比賽無論是賽會制的比賽還是聯賽形式的比賽都是由官方組織,形式過于單一。然而在街球的領域,籃球比賽的形式是多樣化的(例如我國早期的各種贊助商舉辦的3v3比賽例如肯德基全國3v3籃球比賽、新浪3v3籃球比賽,乃至摩托羅拉2v2比賽等等)。在此形式的基礎上,由于街球比賽不受正規籃球比賽的限制,比賽中場上球員和球員的距離較近,這一變化大大增強了球員與場下觀眾的互動,因此在街球比賽的場地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觀眾參與到遠投比賽、技巧比賽甚至是一對一的單挑賽等形式當中,如此豐富多彩的比賽形式在以往的籃球比賽中是見不到的,這種不受束縛的比賽形式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走上賽場。
3.3、街球運動帶來的相關經濟影響
由于街球運動本身具有獨特的觀賞性,在場地以及裝備的選擇上都與正規籃球比賽大有不同。在文化方面,人們可以通過街球比賽了解到美國的嘻哈穿著與音樂,間接刺激了潮流文化的引入與發展;另一方面,街球最早由體育品牌的廣告引入,隨著多年的發展人們對街球運動慢慢熟悉并參與的同時也加大了對籃球品牌相關球衣球鞋的消費,例如NIKE以及旗下的Air Jordan系列和AND1等等,這些品牌在街球領域的開拓改變了以往人們對體育運動服裝的認識。由于各大品牌通過街球領域的加大拓展和服飾的潮流特性,人們不但在從事籃球運動時使用此類服裝,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在巨大商機的促使下,籃球市場上國內與國外的廠商也逐漸加大合作,在經濟領域上有效地刺激著體育運動的發展。
顯然,盡管綜上可見街球運動在我國呈良性發展態勢,但由于諸多客觀原因,我國街球運動也有很多可以改進的方面。學校是青少年健全人格和強壯體魄的培養地,作為這一主體,學校及專業訓練隊應加大關注度、增加投入力度、建立一個除了官方聯賽與校園籃球以外專門屬于街頭籃球的平臺,讓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參與到籃球運動,增加籃球人口,促進專業籃球的人才梯隊建設。
其次,縱觀國內比賽以及推廣活動運營的地域選擇,我國街球運動發展呈現南北分配不均的分布,因此在組織方面應更加有意地進行城市選擇,逐漸縮小南北差距,形成更強大的全國街球氛圍,并憑借自身影響力得到官方體育部門的大力支持。
同時,目前我國街球領域仍舊仰仗國外體育運動品牌投資,國內街球比賽也基本由其贊助,雖然具有與國際接軌的優勢,但這一現象對于我國本土體育品牌在籃球市場的占比有著很大挑戰,因此借助自身價格優勢,國內品牌可以更多開發相關產品,搶占市場份額,真正實現我國街球運動的經濟建設。
街球運動產生于美國,是一項多元化融合的體育運動,具有強烈濃厚的美式體育風格。隨著國外知名體育品牌的有效傳播和美國民間街球手在國內的逐漸聞名,中國街球運動也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氛圍,并誕生一系列突出人物和街球團隊,同時由于街球比賽大多是在世界各國的籃球聯賽的淡季,由國內街球個人以及團體舉辦的街球比賽彌補了球迷在夏季無球可看的局面,給更多基層的普通人群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今天,憑借大眾媒介的普遍應用,街球運動也漸漸走進大眾視野,被越來越多人關注,街球運動參與度和消費程度與日俱增,因此更應該在諸多有利條件下大力推進中國街球運動發展。
[1]余尾,謝昌雄.從籃球文化建角度反思我國街頭籃球運動[J]消費導刊,2008,1.
[2]王廣偉.街球文化的發展及流行解析[J].浙江體育科學,2014,7.
[3]付文軍.街球文化屬性之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11.
[4]王瓊.街球運動的演變論我國街頭籃球文化的發展及發展方向體育文化導刊,2015,9,9.
G812
A
1006-8902-(2016)-11-LXY
王昊(1988-),男、助教,吉林通化人,吉林財經大學體育教研部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