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今年三月,朱敏(化名)發現年逾六十的母親有些不太對勁,平日里并不怎么用手機的老人,開始頻繁玩微信。大學生王瑤(化名)也發現,自己的母親變得神神秘秘,手機不但加了鎖屏密碼,有時洗澡都要帶著。
家人們悄悄發現,老人保守的秘密,源自手機里一個名為“和諧愛國8群”的微信群。這是什么群?老人不愿意說,“群里有規定,不能跟別人說。”
朱敏無法理解,自己在親生母親的口中,怎么就成了“別人”。直到有一天,母親問起了她的銀行卡號和身份證號,老人告訴她,這是要報單(在群里填寫詳細個人信息)。“報個名兒,將來就能領錢。”
一番追問下,老母親開始給她上課,講起自己正在參與的“民族大業”。簡單說來,這是一項“分錢”的事業,發放總額數以兆億計,這些錢來自歷朝歷代的老祖宗秘密存在海外多國的皇家資產,要發給那些有責任、有擔當、充滿正能量的愛國人士,每人可以拿到數百萬元。
而想要得到這筆“善款”的方法,就是在群內“報單”,交一點材料費或者手續費,就可以領錢。比如對方稱,一個項目要交八元六角九分手續費,善款批下來后參加者每月都會有兩千元的生活費。甚至,只要交八十二元辦理會員認證,就有可能獲得一千萬元扶助金。
和朱敏一樣,不少“民族大業”受害者家屬們都有被洗腦的經歷,迫切希望一夜暴富的老人們覺得,有這樣的好機會,應該讓全家人都參加。多名家屬稱,自己的父母是被同事、朋友拉入局,而不少老人此前就經歷過直銷、傳銷類的理財騙局。通過已加入成員的熟人圈,“民族大業”傳播迅速,實際參加人數難以計數。
以上述八元六角九分的報單費計算,僅一個四百人的群就要上繳近三千五百元。家屬們稱,類似的報單每個月會有十幾次,并時刻允諾,每項報單都有相應的巨額善款發放,如果不報,則面臨出局。
老人們會通過同樣的形式交上百元乃至數千元的報單費,據記者統計,僅這一個四百人的微信傳銷群,一個月報單費就達五六萬元。雖然老人們每次交的錢并不多,但匯集到騙子們手中,卻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事實上,老人們從來沒見到過任何善款,而報單的錢最終落入誰人之手,沒有老人知道。
作為兒女,朱敏和其他家屬們一樣,很快就質疑起了父母所從事的民族大業,大家上網搜索,得到的結果印證了他們的猜測:民族大業被大量法治報道提及,是一個存在了多年的騙局。
把報道發給父母們看,讓他們感到崩潰的是,面對主流媒體的負面報道,老人們根本不相信,似乎已經被打了預防針。
“她說那些都是打著民族大業旗號的騙子,全國一百個民族大業里面只有一兩個是真的,自己所在的才是正源。”
讓家屬們更驚愕的是,還有的老人被告知,民族大業是國家的秘密行為,是要藏富于民,筑起抵御外敵的經濟長城,國家只能正面打擊掩人耳目,再從側面扶持,那些被抓的大業領導人,其實都已經被秘密保護起來。
“有人被抓,但我們的群還在正常活動啊。”負面案例甚至會讓老人們更加相信自己所從事民族大業的真實性。在這種邏輯下,家屬們第一回合的反洗腦幾乎沒有效果。
民間反傳銷人士李旭稱,民族大業不屬于典型的投資分紅傳銷,難以通過經濟常識來反駁,老人們本身的固執也使得他們很難聽進勸阻。
【選自煙臺長安網】
插圖 / “套”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