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松
兩排衣衫襤褸的大涼山村民,前面一排蹲著的是老嫗和孩子,后排站著的是村民中的男性。他們人手一張從城里來的公益主播發的百元大鈔,接受他們的擺拍。拍完之后,主播們再把錢收回,放進錢包,上車走人。
如果不是“公益主播”的“同行”內訌,這種丑到令人發指的嘴臉,很少有機會傳到網上。這次被以“黃雀在后”的形式,推到公益穿幫主角位置的“宿州杰哥”,不僅沒有丑意,反而在直播平臺振振有詞地回應:“我做假公益我敢承認,但你們怎么不承認呢?”
有爆料者證實了直播平臺利用大涼山區貧困村民為道具,斂財為真、公益作假的幕后規則。除了“宿州杰哥”“黑叔”,主播“ok哥”“山東梅姐”“花花”等,無不是團隊式公益作假的高手。他們一邊利用大涼山區村民的貧窮,一邊利用在線觀眾的同情心,“每天收到的禮物價值五千到一萬元不等”。
在這些或舌綻蓮花、或扭捏作態的“主播”眼里,其實身后和臺前,站成兩排的,都是被他們玩得團團轉、足以讓他們噗哧笑出聲來的“傻子”。身后一排是大涼山區老實巴交的村民,主播們知道,貧窮的村民無非是道具,讓他們感動,只需要帶點不值錢的食物打發一下就行,拍了照把錢收回,你還想怎么著?臺前一排是被主播們在大涼山村民面前的“慷慨解囊”感動得熱淚盈眶的粉絲。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主播們掙到的就是滿滿一口袋。所以,網上來錢最快的騙術,就是主播販賣別人的貧窮與眼淚。
我國社會上那些被假借公益之名而慷慨行善、卻發現屢屢上當的民眾,不是因為他們缺智,而是公益環境生態、網絡直播平臺嚴重缺法。整個直播平臺,只要能夠弄到錢,怎么邪怎么來,怎么惡怎么來。沒有三觀可以,只要來錢就行。如果說色情、不雅,亮瞎的是貪圖色欲者個體的眼睛,那么,類似大涼山公益作假的直播,傷害的則是整個中國的貧窮群體,以及更多為這個群體掏心掏肺又掏腰包的善良群體。
【原載2016年11月6日《錢江晚報·時評·個論》】
插圖 / 偽慈善 / 尹志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