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同
一看題目,讀者大概會說這還用問嗎?漢朝的江山不就是劉邦及其子孫的嗎?這話對不對呢?且看下文慢慢“分解”。
可先用排除法,看看漢朝的江山不是誰的。
肯定不是老百姓的。從春秋到秦漢到隋唐再到明清,老百姓只是被統治、被奴役的角色。李世民稱之為水,“水能載舟”之水,是用來專門承載封建帝王之“舟”的。魯迅稱之為奴隸,甚至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奴隸。張養浩稱之為苦主,而且是“全天候”的苦主,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講得真好。總之,在皇權時代,老百姓只是帝王的私產,只能牛馬般地奉獻和活著,毫無尊嚴和權利可言。
也不全是那些開國元勛的。按“血酬定律”論,元勛應該充分享受新江山的“福利”,論功行賞,拜將封侯,錦衣玉食。但也不一定,專制社會有個鐵律,共打天下易,同坐江山難。韓信、彭越、英布和李善長、徐達、藍玉等等,為漢、明立國建下不世之功,但最后都被誅殺了,乃至滅九族。最慘的是彭越,被劉邦剁成了肉泥。江山帶給這些功臣的卻是滅頂之災。
乃至都不是帝王及其子孫的。建文帝可是由洪武帝“任命”的第二位皇帝,血統百分之百的純正。然而,在龍位只坐了四年便被被人奪了江山,兒子被圈禁至死,本人下落不明。秦始皇的兒女無疑最有資格“坐江山”,然而,老爹駕崩后一年多一點,十二個公子在咸陽被斬首,十個公主在杜縣遭車裂。劉邦有八個兒子,至少有三個是被呂后害死的,淮陽王劉友在囚禁中被活活餓死。還有唐高宗的那些龍子龍孫,被武則天幾乎殺光。690年,武后勒令許王李素節(李治與蕭貴妃之子)從封地舒州(今安徽安慶)進京,出發時聽見有人家因喪事痛哭,感嘆曰:“病死何可得,乃更哭邪!”他進京剛到龍門驛便被縊殺,之后“悉誅其諸子及支黨”。此時此刻,真應驗了后世崇禎皇帝怒喝樂安公主的那句話:誰讓你生在帝王家!不要說擁有江山了,命都保不住。
那么,這江山究竟是誰的呢?準確地說是權力者的。誰掌權誰就有江山,權大的是大“股東”,權小的是小“股東”。有了權就有了一切,金錢、高宅、香車、佳麗、珍饈、美酒應有盡有。
漢文帝元年,有個叫竇廣國的年輕“農民工”,此時正在深山做苦力替人燒炭。小竇是清河郡觀津縣(今河北武邑縣)人,從小家貧且又是孤兒,先后被人拐賣了十多次。他聽說當朝新皇后是來自觀津的竇氏,暗想是不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姐姐呢?于是上書求見,經過一關關驗問后果然是真。于是,這位“農民工”一夜之間便從“昨憐破襖寒”躍入“今嫌紫蟒長”,朝廷“乃厚賜田宅、金錢”。此時,西漢的江山就是竇廣國的,至少他可以隨意享受這江山的紅利。
又想起了東漢的“五侯”單超、左悺、具瑗等人。他們原本只是宮中的低級宦官,但因助漢桓帝誅滅權臣梁冀有功,一下子都飛黃騰達了。且看他們的奢華和權勢:在洛陽“皆競起第宅,以華侈相尚”,連仆從也乘坐牛車且有騎馬衛士護隨。兄弟姻親均“雞犬升天”當上了刺史和太守,于治地瘋狂搜刮一時都成了富豪。此時,東漢的江山就是這幾個太監的,至少他們是“股東”之一。而像趙高、王莽、司馬昭、武則天、魏忠賢這些人,那就是“大股東”了,甚至當上了“董事長”。其實,按律這叫“謀反”,乃滅門之罪。然而,江山無言,它只聽權力者的,來自皇家、權臣、草莽、外戚、嬪妃、太監、響馬都沒關系。
江山和權力能帶來如此暴利和好處,這就誘發了無數野心家、陰謀家和政治流氓去奪取它,為此而不擇手段。重金美色、卑鄙無恥、陰謀詭計、弒父殺兄、宮廷政變、血流成河……無所不用其極。沒有道德底線,沒有規矩規則,沒有公理倫理,即使把萬千蒼生推入血泊之中也在所不惜。這種政治最終導致的結果是:全社會充滿了恐懼和危險,人人都生活在不確定中,不知厄運和不測哪一天會光顧自己,上至天子下至村夫概莫能外。曹雪芹為什么能寫出那么經典的《好了歌》,乃是因為歷史和現實給他提供的素材太豐厚了。
【原載2016年10月27日《羊城晚報·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