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旺
前言:一次旅行,讓我來到這座小鎮,鎮中的一個墓碑引起了我的興趣,聽這里的老人講述遙遠的傳說,探尋天使的秘密。
幸福鎮應當是上帝最引以為豪的創造物,這里的居民勤勞勇敢,圍繞鎮子的金黃色的麥浪就是他們汗水的結晶。鎮上沒有饑餓和貧窮,鎮上的每張臉都有被油浸過一般的紅潤,這里的居民都安居樂業,幸??鞓贰K麄兙o緊地團結在一起,就像親兄弟似的,偶爾真的有哪家有點困難,小鎮的居民你幫一把,我扶一下,就又是充滿希望、樂觀的一天。因此,在幸福鎮永遠都是晴空萬里,居民的笑聲總可以沖破僅有的一點陰霾。人文主義的博愛是這座小鎮的座右銘,他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就足以戰勝一切困難。
然而,小鎮上不知何時流浪來了一位老人,這位老人蓬頭垢面,衣衫襤褸,他總是窩在鎮政府的樓根處。無論是誰從那里經過,都會用目光向他“致敬”,而小鎮的大善人也會隔三差五去“慰問慰問”這位流浪者,這個老人也欣然接受。但令人不滿的是他每次只說一句謝謝便了事,全無真心感恩戴德之意,最可氣的是這個人一點也無上進心,每天守著那“一畝三分地”,不知在搗鼓什么。久而久之,鎮政府就有人不滿了,總不能讓小鎮上的人白白養著這樣的人。最終通過小鎮的人文組織開會研究,決定給他三畝地,一處草屋,讓他自己動手勞作。在星期一的公民大會上公布了這個決定,鎮上的居民都很高興,認為這樣才符合小鎮一直所崇尚的人文主義精神。然而事與愿違,這位老人仍只是淡淡地謝一句,便又窩在他的新家中埋頭鼓搗他的玩意。小鎮的人對此頗有不滿,每當有人拿著小鎮的人文主義教義去“教育”他時,他也只是神秘地一笑:“我在尋找真正的大愛而這是個秘密。”
日子如流水般過去,老人的三畝良地,長滿了高高的蓬草,草屋也破落得不成樣子。居民們由一開始的不滿到憤怒直到最后的漠視,只有幾位大善人不忍,時常資助他,也是為了發揚小鎮的人文主義:可是老人的笑容卻一天天越發燦爛起來。所以,小鎮上曾經私下瘋傳老人是個惡魔,是來毀滅幸福鎮的幸福,只不過鎮上的居民秉承著人文主義精神的博愛,把這件事也只當謠傳罷了。
陰霾漸漸地逼近了幸福鎮,外面的小鎮都染上了一種奇怪的瘟疫,好多名醫都束手無策。外面人心惶惶,好多人到處逃難,深怕下一個被死神召喚的就是自己。幸福鎮由于地處偏遠,還未遭波及,所以頓時大量的難民逃到幸福鎮。幸福鎮的居民緊急召開了公民大會,最后以全票通過、一人棄權的結果決定接納這些難民。鎮民每天忙著照顧病人,給他們以無私的愛,用真心去拯救這些人。而事與愿違,死去的難民越來越多,鎮民也有不少染上了這種怪病,眼見一個又一個無辜生靈的逝去,而鎮民信奉的人文之愛在這時也無能為力。小小的人文之愛在巨大的災難面前第一次露出了它的怯懦,鎮民的信仰動搖了,人文的愛真的能拯救世界嗎?
這時,有人想起了那位沉迷于小玩意的老人,想起了他是惡魔的傳言,想起了他的棄權。有人認為他是假裝棄權,不僅不幫忙,還以他自己的所謂大愛來貶低鎮上的人,并偷偷地用他的小玩意來危害鎮上的人,提議用火把他燒死以平息這場災難。然而,心存人文之愛的鎮民,還是阻止了這件事的發生。
但那位老人什么也不知道,他晝夜不停地工作。終于在那個早晨,當陽光的第一縷劃破天際時,他成功了,他畢生的心血終于可以挽救人們了。在老人把藥分發給大家時,人人都贊他是天使。幸福鎮重新迎接光明,而老人卻倒在了地上。感恩的鎮民團團圍在他的床前,老人說:“這就是我的秘密,人文的小愛固然重要,但是科學的大愛才是人生的真諦?!闭f完欣慰一笑,便溘然辭世。
最后,鎮民為老人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來彌補老人生前的不幸,在他的墓碑上刻著這樣的字:天使的秘密,人文的小愛固然重要,但是科學的大愛才是人生的真諦。
后記:那位老人應該是落入凡間的天使吧。我決心做一個同老人一樣的天使,把這個秘密告訴越來越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