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海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51-02
初中政治教學作為初中課程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以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我國初中政治教學現狀,探析改善我國初中政治教學質量的對策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初中政治教學的現狀
1.1教師提問和學生回答問題方面。當前初中政治教學中,在教師提問和學生回答方面存在著問題。通常,政治教學不會提問學生問題。有些教師認為這樣會導致教學內容不能按照規定時間完成。實際上,即便課本上的知識講完了,學生的接受和學習效果也不會太好。灌輸式的模式在政治教學中經常上演,長期下來教師就不愿意去提問,這其實是對學生不負責任的表現。另外,有些教師提出問題不合理,簡單的問題學生不愛回答,復雜的問題學生不會回答,也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可以說,在提問問題方面,教師應該引起注意。問題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于復雜,應該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學習情況提問,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1.2教學方法和手段陳舊。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教學方法上沒有引起重視,認為只要灌輸給學生,學生在考試中能得到高分就是優秀。然而,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僅不能提高教學水平,還占據很多不必要的教學時間。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一些教師還不能適應進行多媒體教學。甚至有些教師認為教學方法的創新,就是用投影儀代替黑板,PPT課件代替傳統板書。實際上,政治課堂教學方法的改變并不是內容呈現形式的更新,而是融入更多的知識點進行自我總結和補充。
1.3政治教學內容和現實實際有脫節。通常情況下,初中政治教學內容是以學科的知識體系嚴密性為依據進行教學的,這樣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脫節的,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按照書本內容講授,不能結合社會現狀。很多時候,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提高,變的消極厭學。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接觸各項信息資源的速度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初中生由于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期,還不夠成熟,對于接觸的信息并沒有足夠的分析和篩選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將政治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2.提高初中政治教學的對策
2.1教學中注意揚長避短。增強有益于提高學生素質的信息量,注意引導學生訂一些適應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報刊、雜志,引導和激勵學生進行有益的課外閱讀活動,有計劃地組織學生收看有關的電視節目;加強與家庭、社會聯系,齊抓共管,互相協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教育學生正確對待網絡,不要迷戀網絡游戲,不要泡網吧,不要接受網絡中所宣傳的黃毒睹的負面信息,互相監督提醒,走健康成長的道路。
2.2重視提高老師人格魅力。有道是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而且更有長流水。所謂是師高徒弟強。所以,教師要加強學習,自覺充電,知識中要有新的血液,要重視知識的新陳代謝,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讓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先做到;讓學生不做的,教師一定不能做。這樣才能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熏陶學生,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耳濡目染,以教師為榜樣,做一個正直的、樂觀的、遵紀守法的一代新人。
2.3教師思想要與新教材同步。新課程為增強時代氣息,淡化了固定的學科體系,注重強化實踐環節,刪減了一些教學內容,如生產觀點、階級觀點、群眾觀點等;對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這些離現實太遠的章節也讓它讓位,繼而補充了與現實結合比較緊密的"三個代表"、"要和平、求合作、促發展"、"西部大開發"等富有時代性的現實內容。教師要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密切配合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教活新教材。
2.4合理布置課后作業,鞏固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之后,應該合理布置課后作業,以鞏固教學質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作相應的改變。當然在作業形式上可以多樣化一點,作業難度適中,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減輕學生學習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