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梅花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09-01
小學語文教育的任務就是打好基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使小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自己的手和大腦,運用自己的智慧和體力,為培養具有高素質的公民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打下基礎。小學語文有這豐富的人文內涵,這些人文內涵對小學生的精神世界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1.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進入21世紀以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密切,語言的魅力也成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小學語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基礎階段,對于學生的認知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這個階段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的熱情,能通過語文的學習感受到語言的藝術,讓學生主動的探尋語言之美、文字之美,通過語文課文培養學生鑒賞美的能力、良好的品德以及高尚的情操。并通過小學基礎階段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好基礎,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2.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方法
2.1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學思想和教育手段的有效結合,能有效地促進現代教育目標的實現。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可見,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把現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手段相結合,堅持"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才能創造更加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
2.2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枯燥,教學方法和模式比較單一;多媒體輔助教學則可以節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教育心理學家研究指出,"多種感官并用學習效率最高,視聽并用的理解記憶率,遠遠大于光看、光聽的記憶率"。可見,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還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小學生智能的發展。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既可以用于課堂教學,也可以用于課外輔導,它所顯示出的巨大優勢,往往令常規教學望塵莫及。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在突出教學的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刻舟求劍》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設置相應的動畫效果,讓學生先觀察,然后再問學生:"古人到了岸邊會找到劍嗎?"由于觀察了直觀、動畫的圖片,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更能夠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如《海底世界》的相關視頻,不僅讓小學生在欣賞魅力景象,更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多媒體教學可以集圖、文、聲、像、動畫等手段于一體,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如在教《皮球掉進池塘了》一課時,先讓小學生說說電腦屏幕上打出的兩幅圖的內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畫面,同時放出一段輕松愉快的音樂,讓小學生邊聽邊看,邊想象。有了前面兩幅說話的內容作基礎,又創設了情境,小學生在充分發揮想象的同時,也激活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2.3語文教學具有涉及領域較多,知識面較廣的特點,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可以豐富其教學內容。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把各個教育資源有效地結合起來。如遠程教育資源的內容有國家配發的光盤、有衛星網播發的資源、有因特網下載的資源等。小學語文教師要對當地教育資源和遠程教育資源進行加工和整合,使其符合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求,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
3.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3.1要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好習慣。課前預習能夠幫助小學生對這節課先做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在老師上課時,就可以著重地聽自己預習時遇到的難題了。課后復習,是對于所學知識的鞏固,讓小學生把知識掌握的更牢固。
3.2要養成勤于思考和全神貫注的好習慣。小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過程中,不能總是依賴老師、依賴參考書,依賴別人給的答案,一定要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得出答案,這樣得到的知識才是自己的。但要注意的是,獨立思考的前提是要先學會全神貫注的聽講。
3.3要養成參與課堂活動的好習慣。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一定要打起精神,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這樣除了增長知識,還有助于鍛煉自己的能力。要養成大膽發言、敢于質疑的好習慣。許多小學生把教師當成自己的偶像,教師所說的、教師所做的都是對的,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師有時候也會說錯、講錯。在這時候,就需要小學生大膽的站出來糾正教師的錯誤,其實站出來也是需要膽量和勇氣的,所以小學生要養成敢于質疑的好習慣。